《国内著名高僧题名的中国悬疑力作:『窥天』》
第54节作者:
隔世醒人 张崇斌心机一动,突然决定要去探望下隐世老者。孔超和段涛听张总简单介绍了老者的脱俗不凡后,也对老人家充满敬意,强烈请求跟张总一起去拜访一下。张崇斌觉得这样也好,让他们认识认识这世界之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可是,当张崇斌一行人来到老人家的宅邸后却发现老人家不在。于是,张崇斌又转道去找梁子,看看老人家是否去徒弟那边了。
梁子看到张崇斌,还有他身边的两个人后,笑眯眯地竟一点没有吃惊的样子,直接把张崇斌等人让进屋内。当张崇斌问到师尊去了何处时,梁子回道:“师尊云游去了,每年这个时节,师尊都要出去的。”
“哦,真是不凑巧啊。”张崇斌有所失落地说道。
“崇斌兄弟,可别这么说咧,你们今天过来,我师尊在走之前就知道了,师尊就是师尊,果然正是三个人。”梁子掩饰不住有些得意的样子。
2011-1-6 17:49:00
“哦?是吗,梁兄,你是说师尊知道我们今天会来,而且还知道是三个人?!”张崇斌惊奇地问道。
“当然,而且师尊还留下个锦包,说若是机缘到了,你就能得到包里面的东西。”梁子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个紫色锦缎面的桃型小荷包。
张崇斌听梁子这么一说,顿感心中一暖,于是提出要看看这个锦包。
梁子却收敛一直憨笑着的面容,说道:“且慢,崇斌兄弟,师尊交代,你若能对上他出的一个上联,才算是机缘已至,那样我才可以把锦包给你。”
张崇斌听后一愣,段涛有些不太理解地直愣愣地看着梁子,孔超却在一旁有些忍不住地偷笑着……“怎么老有人喜欢给我出难题啊。”张崇斌也暗自笑问自己,但嘴上说道:“和师尊虽只有一面之缘,但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师尊赠言更是时时体悟、受益匪浅,我感觉自己和师尊的缘分渊深,请梁兄出示上联吧。”
梁子先从锦包的外层抽出一张纸条来,递给了张崇斌,只见上面书写着:自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天地唯西北高,东南低。以风水论,是右边白虎,太极盛矣。是以圣贤求道神明育德西北一边,以山高耸秀,出于天外故也。故“千里出重山”以为上联。
看见这幅上联,张崇斌第一个感觉就是老人家不仅知道自己今天会来找他,看来还预先知道了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群山连绵的贵州,不由地对老人家出的这道“考试题”思量起来:“也许,这锦包里藏有给自己此番远行指点迷津的谶言,就像上次老人家赠予的那首诗一样。能在近乎迷茫的离走之前,再得到来自智慧老人的启示,这种殊缘是可遇不可求的。”
想到这里,张崇斌再次仔细地看了纸条上的每一个字,揣摩着老人家所出这上联的背景寓意,如此,方好对仗工整合意。
文中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天地唯西北高,东南低”这些概念对于了解古代玄学的张崇斌来说,并不陌生。像这“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在《易经》里就有提到,通常的理解是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是相对于人类仰观俯瞻所察而言的;“天地唯西北高,东南低”则是古人对远古时候的一次天地异动乱象的记载,这在《淮南子》记载的就是:“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若按玄幻的说法则是《论衡•谈天篇》里所述:“共工与颛顼争帝位发生战争,结果不胜,怒触不周之山,将天撞了一个大窟窿,使天残地毁。”因为天地的这番变故,才有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古老传说。所以,这前面的文字分明是先示以乾坤周转定位;而随后的风水得势正位、西北山高通天以聚神明圣贤养德求道的示意,让张崇斌不禁联想到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看来,老人家连自己将去的目的地——“西藏”也了然于心,那么锦包里的东西一定是与西藏之行密切相关的!
2011-1-6 20:02:00
感悟到这些之后,张崇斌已明白对出这个对联的重要意义,于是开始全神贯注于“千里出重山”这个字联。看了几遍,他发觉这个字联看似精短意明,但却字叠意连串构精妙,看着“千里”两字相合可为“重”,“出”又与“重山”意合,而这“千里出重山”合在一起本身又是透着一定意境的短句……这分明是要绝对相配才行啊!
孔超和段涛在一旁也锁着眉头,苦苦思索着……不知不觉中,张崇斌似乎忘记了呼吸,这道“题”挑战了他的思维,这让他既兴奋又有点紧张,但大脑却异常活跃起来:“二十干王土”?不好,不知何意; “日月血明盟”?好像也不行,不完全对仗。
这时,孔超突然面露喜色,唤出:“三人品众口!”可是,梁子却摇了摇头……
段涛小声嘟囔道:“这也太难为人了吧,这下联到底是什么啊?”
看到这情形,张崇斌心里也有些没底了,于是对梁子问道:“你一定知道下联是什么吧?”
“我也不知道。”梁子竟然如此回答道。
“什么?连你都不知道,那我说出个下联,你凭什么来判断我说的下联对不对啊?!”张崇斌有些怀疑梁子是在捉弄自己。
“我虽然不知道完整的下联,但师尊交代很清楚哦,只要你对出的下联最后的两个字与师尊留下的一样,就证明你对上了。崇斌兄弟,我可以告诉你,我只知道下联的最后两个字。师尊说过,如果感到为难,就让你多体会自己的心情,别的我不能多说咧……你再好好想想吧,以你的悟性,应该可以对出的哦。”梁子也有些替张崇斌着急了。
“自己的心情?”听了梁子的话,张崇斌自问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还用说吗——“着急”,但这却是不冷静的一种表现。“不对,老人家能留下这句话,是个提示,是给自己最后的机会,这需要冷静下来才有可能把握住的。本来,今天过来是要和老人家道别,这次分手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突然间,张崇斌似有所感,这分手告别正是此行目的,那么,“分手”能否就是这个下联的最后两个字吗?
张崇斌的大脑又迅速飞转起来:这“分手”的“分”字可以拆为“八刀”两字,那么“分手”呢?……“掰”不正是“分手”吗!灵光一现,张崇斌马上排出“八刀掰分手”的下联,默想着这个下联,再与“千里出重山”对照……
张崇斌努力控制住内心的激动,面带微笑对着梁子平稳地说出:“‘八刀掰分手’,你师尊一定是留下‘分手’二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