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霸天下——五胡十六国的那些事儿》
第10节

作者: 邙山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中央军已经没剩多少,那就只好征召义兵了。司马越把檄文发下去,毕竟是晋惠帝御驾亲征,号召力还是蛮有的。队伍开到安阳的时候,已经聚集了十余万人马。虽然临时拼凑的队伍战斗力不高,但从数量上看还是蛮能唬人的,一时间邺城里人心惶惶。司马颖召集手下开会,有人就劝,既然是天子亲征,不宜抵抗,应该放下武器出城迎降。司马颖当即大怒,道:“皇上是被小人挟持逼迫而来,我怎能甘心束手就戮!”于是派大将石超领兵五万前去迎战。

  正好司马越军主将陈眕有两个弟弟在邺城,此时从城中跑来,说邺城已经人心大乱分崩离析了。得到这一好消息的司马越军随即放松了警惕,哪成想石超的部队突然杀到。五万打十万,两军战于安阳南四十里的荡阴,皇军大败。
  在混乱的战事中,连晋惠帝都受了伤。更糟糕的是,一见情况不妙,文武百官和侍卫立刻跑了个干净,北征的发起者司马越也跑了,只撇下惠帝一人在乘舆里彷徨无计。冷森森的枪戟在惠帝眼前晃动,箭矢雨点一般飞来。此时,一个瘦长的身影下了马,穿着朝服登上乘舆,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住了这个多灾多难的皇帝。
  朝臣们都逃了,但我不能逃。
  身为侍中,护卫皇帝是我的职责。
  君子杀身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仁。
  嵇绍,“竹林七贤”之首嵇康之子,在荡阴之战中卫难乘舆而亡,血溅帝衣,名列《晋书•忠义传》第一位。
  捡了一条命的晋惠帝被司马颖军挟持进了邺城。洛阳随即落入河间王顒的大将张方手中。

  荡阴之战对西晋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自此以后,宗王都督也好,州郡刺史也罢,甚至流民首领、强盗头头等等,纷纷占山头抢地盘,拥兵割据,互相攻伐,天下大乱。而晋室再没有建立一个能号令全国的中央政府,司马家的皇帝像接力棒一样辗转于各方割据势力之手,直到迎来他们最后的覆亡。
  日期:2010-11-09 22:29:28
  卷一 大漩涡(8)北征(下)
  此时是公元304年,距西晋灭亡还有12年。
  在四川,流民领袖氐人李雄驱逐了晋益州刺史罗尚,在“天地太师”范长生的辅佐下于成都建立了“大成”政权;在长江以南,扫平石冰之乱的扬州刺史陈敏自封为大司马、楚公,割据江东;在河西走廊,凉州刺史张轨苦心经营,使河西四郡在中原丧乱之际成为难得的“避难之国”。这些人皆是一时之枭雄,他们的故事也很精彩,但是我并不准备讲诉。

  因为在十六国的历史上,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地方是中原。
  得中原者得天下。
  于是,此时的中原不再是繁华肥沃的乐土,而变成了虎狼出没的丛林。在这场强者生存成王败寇的丛林游戏中,第一个加入战团的非司马氏势力是幽州都督王浚。
  王浚,西晋开国元勋王沈之子(私生子),当年曾投靠贾后,后官拜宁朔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这个地方,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和辽宁,从汉代起,就是与游牧民族接壤的边疆。到西晋时,在这一带出没的游牧民族主要是乌桓和鲜卑。这两个民族都是从战国时代的东胡演变而来,汉代匈奴强盛的时候,都是匈奴的小弟。后来匈奴叫汉朝打得跑的跑,降的降,他们便趁机强大起来。

  王浚来到幽州当都督,觉得晋室衰微天下将乱,自己要想在乱世里混出点模样来,仅凭幽州这个人少、兵也少的资本是大大不够的,而周围的这些髡头辫发、食肉寝皮的游牧民族又贪财又好战,很有利用价值。于是王浚采用当年汉高祖刘邦用过的老法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段部鲜卑的大首领段务勿尘(少数民族的名字常常拗口,以后还会遇到)。

  后来三王征义兵讨伐赵王伦的时候,王浚一来怕境内的军民应征有损自身实力,二来觉得胜负难定应该观望,于是派人阻截檄文,严禁幽州民众应征。由此,王浚便和成都王颖结下了梁子。司马颖暗中指使幽州刺史和演杀掉王浚,谁知计谋失败,反被王浚杀了和演。这一来两人便正式撕破了脸皮。恰好此时东海王司马越奉帝北征,荡阴一战司马颖俘虏了晋惠帝,王浚便借机出兵,同时联合了都督并州的东嬴公司马腾,两人合兵一处,带着鲜卑、乌桓兵南下杀奔邺城而来。

  得到消息,司马颖有点发慌。慌的倒不是王浚和司马腾的联合,而是他们手底下那些野蛮善战的游牧骑兵。这些人从小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骑马,还不会骑马的时候就学习拉弓了,弓马娴熟不说,打起仗来还不要命,以战死为荣,战斗力那叫一个强。正在愁得转磨磨的工夫,身边的一位将领站起来道:“如今王浚和司马腾率众十余万而来,士气旺盛,恐怕不是邺城的宿卫兵和近郡士众所能抵挡得了的,我愿为殿下回去召集五部,以赴国难!”

  司马颖望了望这个五十来岁年纪、生了一副好胡须的人,问道:“五部之众,当真能够征发吗?就算能够征发,鲜卑乌桓也不容易对付吧!我觉得还是暂时退回洛阳以避其锋芒,然后再传檄天下聚兵征讨,你看如何?”
  那人答道:“殿下乃武帝之子,又有大功勋于皇室,威名远播,四海之内,谁不愿为殿下前驱效死?征发五部又有何难?王浚、司马腾这些位卑德薄之徒,怎能和殿下您相比?如果殿下您退出邺城,便是示弱于人,别说洛阳未必能到,就算到了洛阳,有河间王顒和张方在,殿下您还能掌握实权吗?况且鲜卑乌桓虽强,却未必比得上五部,我愿为殿下率两部平司马腾、三部摧王浚,誓取此两人项上人头!”

  这一番话在情在理、掷地有声兼连吹带捧,说得成都王司马颖好感动。这可真是板荡识诚臣,没想到我帐下居然有如此忠心正义之人。司马颖立刻决定,派此人回去召集五部。
  此人一出邺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他望着西北的天空,云彩变幻不定。
  这一次龙归大海、虎入山林,在前方等待着我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此人便是本书最前面提到的那位匈奴人,他的名字叫刘渊。
  五部,指的是五部匈奴。

  匈奴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在经历了西汉初年冒顿单于的全盛时代、汉武帝时期惨烈的汉匈战争以及长期的内乱和分裂后,到了汉魏之际是彻底的衰落了。曹操乘机将入塞匈奴划分为五部,每部由贵族为帅,各散居沿边郡县,其中尤以并州(今山西北部)所居最多。五部匈奴虽然仍保留了原来的部落组织,但长期与汉人杂居,有些人便放下了马鞭拿起了锄头,从牧人变成了农夫。若如此下去,过上百十来年,匈奴人也就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但匈奴人并不甘心就此沉沦。他们的体内,还流着天之骄子的血,他们的灵魂,时刻与长生天同在!守着庄稼吃饭虽然安稳,却哪里比得上驰骋草原的自由与潇洒?而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天下大乱,正是我匈奴人复兴霸业、纵横四海的好机会!
  刘渊,你是我们匈奴人中的豪杰,做我们的首领吧!
  让我们跨上战马,拿起猎弓,聚集在你的狼纛之下,共同去追寻那无上的荣光吧!
  就这样,晋末的乱局从宫廷内部开始,先是外戚与皇后争权,继而是宗王混战,斗争的漩涡越卷越大,由洛阳而至方镇,由中原而至边疆。漩涡越大,乱事越深,最终在这种种乱事当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悄然来临。
  这个时代,叫做五胡十六国。
  (第一卷完)
  日期:2010-11-10 11:58:29
  卷二 灭晋(1)单于天降(上)

  刘渊,字元海。
  从这个名字上,我们丝毫看不出他是个匈奴人。这是因为从东汉开始,入塞的许多匈奴人纷纷改换了汉姓。而单于家族挛鞮(音低)氏,自称是冒顿单于与汉朝公主之后,遂冒姓为刘。
  所以刘渊不是个普通的匈奴人,而是匈奴贵族中的贵族。他的父亲,是左贤王刘豹。关于刘渊的出生,史籍上的记载十分奇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