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化妆品配方师:——我所知道的那些护肤品》
第5节

作者: 醇酯酚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干性皮肤的人怎么护肤呢?是不是就没得救了呢?一入秋脸紧绷绷的,身上还掉屑,既不舒服又不雅观。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皮肤变得滋润一些呢?有人甚至说,让我变成油性我也愿意啊,只要别掉皮就好了!那有没有办法呢?这个,作为一个配方师,很负责任的讲,想彻底改变肤质,护肤品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但用和不用,还是有很大区别。其实,选择一些高保湿的护肤品,24小时不放弃“抗旱”护理,可以人为的给皮肤创造很水嫩的状态。贵有恒、时间长了,差别就看出来了。在产品的选择上,像玻尿酸、胶原蛋白、Q10、神经酰胺、乳木果油、角鲨烯、胎盘素、海藻……等等都是现在的热门成分。这里我说下神经酰胺,事实上这东西有多好倒未必,我个人也觉得这个有点概念炒作了,据我所知很多护肤品里号称添加了神经酰胺,其实量都极微小,你去看下它成分表的排名就知道了,甚至有的根本都没加,因为价格很离谱的十万多一公斤(现在卖不到了,没太大用,谁还买啊,现在一般我们都不用这些“赔钱货”),其实就是增加原料的费用把价位给提上去。护肤品成分里最贵的我接触过的,是光甘草定(【SISLY】、【LAMER】、【白肌粹】等牌子都有),美白祛斑成分,十好几万一公斤,最初是日本人弄的,实验报告啊、临床研究啊,整的可齐全了,有个朋友投了2000万做这个,让我们去给他弄那个霜,最后实际发现并没太大用(原料成品一千多一公斤),做赔了。呵呵,被我们这么一说,很多人都觉得原来“这也没用、那也没用!”其实我的意思是,不要迷信那些广告宣传,有时,某一个“顶级”成分给一个产品带来的最大的“附加-值”,只是它的市场价-值。

  我们现在一般都不用那些花瓶一样的成分了,娇贵好看又没用,人家花高价买回去又没用,还会再上当吗。所以广告的力度一定要加大,没有昂贵的效果,也要有昂贵的感觉,让你至少能自我陶醉一下咯!
  对于保湿,玻尿酸、胶原蛋白、芦荟、海藻等是个人比较推荐的成分。胶原蛋白+玻尿酸,是一种非常好的配置,保湿又不油腻,无论是干性油性还是混合性,几乎各种肤质的人都能适用。而且性价比高。这两种成分价格不高不低,一般选好{贵}一点的可能会进口。比如我们胶原蛋白产品会选择小分子的,有一个500道尔顿定律,是说分子量500D的可以透皮吸收,试验室数据什么的我也无从考证,但实际运用中发现的确小分子的更好用。最开始我们是从日本进口的,据称是“日本最顶级的”胶原,后来在国内发现一家胶原的品质更好(无论是颜色、粉质还是溶解度),我们就偷偷把配方的胶原成分改成了国产的了,但是又不能拂人家的面子,就两种都用,日本那家的少添一点点,是个意思,呵呵呵。至于玻尿酸,我们一般都是美国进口的,但实际上国内玻尿酸最大制造商是正大福瑞达它也大量做出口的,眼药水里用的玻尿酸我们拿来做护肤品,当用在眼霜、眼膜里的时候,是非常合适的。眼药水都能用,刺激性是很低很低的了。胶原蛋白+玻尿酸再加一些植物提取液的复配成分,我认为是当下比较优质的保湿护肤品了。这个里边,玻尿酸也算是高档原料了,好的可以上万一公斤,配方再做到足量足料,几乎所有皮肤的保湿问题都能拿下。

  对了,说到干性皮肤想“变性”的问题。上面说起胶原蛋白做护肤品外用,其实我倒是觉得你不妨试一下内服,效果还好一些。现在护肤品很多时候都是在偷换概念,这个有用那个有用,往往最初都只是作为口服或注射剂,表皮的涂抹真的能“渗透”?要是这些东西能轻易渗透进我们的体内,我们长皮肤干嘛使,皮肤有很细密的结构,是我们身体对抗外物入侵的天然屏障。好多成分外用,只是为了烧钱。扯远了,说回胶原和玻尿酸,本来是人体皮肤结构的组成部分,美容注射用效果很直接。外用的话,你别指望它们渗进皮肤长成你自己的真皮了,但却是我们护肤品里很管用的保湿剂。尤其是小分子的,有一定的渗透力,部分的可以穿过角质层与上皮细胞结合,参与和改善皮肤细胞代谢,保持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改善皮肤细胞生存环境,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滋养皮肤的作用。不仅保湿啊,用一段时间,皮肤还显得亮白。因为皮肤细胞始终处于饱满的状态了啊。不过要真想让皮肤胶原层饱满起来,要内服,多吃胶质,像蹄筋儿、鸡爪,或者就干脆口服胶原产品,效率高一些。服用胶原怎么说呢,它其实只是服用一些肽,一些氨基酸集团,是你身体自己合成胶原的“材料”而已,但是的确看到有些人吃了胶原秋冬季干皮得到改善,细滑不紧绷,不掉皮了。是什么原理呢?我们的胶原组织中,胶原肽链含有大量的亲水因子,甘氨酸、羟脯氨酸、丝氨酸等(都是一些氨基酸,氨基酸在化妆品里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湿剂),它们处于胶原分子立体结构的表面,能吸收大量水分,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膜,皮肤就滋润了。所以当然是胶原层越厚,皮肤的保湿锁水能力就越强。此外,胶原层厚了,不爱长皱纹。有条件的可以一试。此外,适当吃些蜂蜜、杏仁露、蔬果(多吃胡萝卜)什么的,干皮至少有望变成接近中性的皮肤。

  日期:2010-11-09 11:14:40
  接着讲熟龄肌的抗衰老。
  所谓的抗衰老,是广告界的概念。我们做幕后研发的一般不会强调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只有保湿剂、乳化剂、发泡剂、抗氧化剂……
  抗老化嘛 ,就是要皮肤水嫩、没有皱纹。说到底,还是两项工作:保湿+抗皱。
  保湿上面我大概其讲了。

  抗皱。皱纹能被化妆品“消灭”吗?皱纹有两种。干燥脱水引起的假性细纹,只要一补水就能立马改善过来。而深度皱纹,一般是由于真皮层胶原缺失引起的。这个老实讲,化妆品也无法逆转!已经长出来的明显皱纹,想涂涂抹抹就弄平它,无望。你要么想开点,要么只能去美容院注射玻尿酸、胶原蛋白,或者自体脂肪移植填充了,把缺失的真皮给撑起来。对了,还有一种,表情纹,比较麻烦一些,有肌肉的因素在,这个我没辙。还是劝你想开点,好莱坞那个乔治克鲁尼吧,好像我有次看报纸,说他脸上的皱纹还是整形医师精心设计过的。做人要尽兴。你不可能为了不出皱纹就忍住笑,当然川字纹还是要尽量避免,皱眉可不是什么优美的表情。

  那现在热门的护肤品里宣称可以抗老化的一般都是哪些呢?
  其实护肤品里所谓的抗衰老成分,多数是通过超强保湿、抗氧化、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主要是让老旧的细胞脱落,新细胞就长出来了)等功能来实现的。常用的有维生素C,维生素PP、辅酶Q10、左旋C,花青素OPC(强抗氧化剂、这个现在口服比外用多),这些个主要是抗氧化的;酸类(果酸、水杨酸、植酸,氨基酸,维生素A衍生物,核苷酸……这些个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还有上面胶原、透明质酸、等的保湿剂。这几乎已涵盖了当今最重要的抗衰老成分了。没那么复杂。(这里说下胜肽。现在好多护肤品都在打这个概念,说是可以抗皱。它就是一种类肉毒素,比如六胜肽/乙酰化六肽,最初是用在美容注射,阻断神经递质也就是切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导来消除皱纹的,注射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那外用的效果呢?恕我直言,几乎没用。我们做过不少胜肽类抗皱产品,原料进口,没问题,分量够足——做的精华液,也没问题。就是不管用。)此外个人比较偏爱的,乳木果油、金缕梅提取液、海藻提取液……都是现在很热门的成分,对皮肤细胞都能起到良好的滋养、修复和舒缓的作用。比如,这个乳木果油,在非洲就跟咱中国的万金油似的,包治百病。它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用在化妆品里,能够帮助我们的皮肤细胞更新。再配上胶原蛋白、玻尿酸,我觉得就很不错了。那些名目花哨的成分我们都试过,没用的,市场也会渐渐冷落它,比如现在都很少见EGF了吧,还有神经酰胺,试着没太大用,就不打这张牌了。

  抗老化,对于护肤品来说,不要寄予太大的奢望。保养脸跟保养皮鞋有点类似,随时间外界环境造成的伤害累积下来,脸皮越来越破这是不可逆的,但涂点鞋油让它至少看起来一直保持在近乎“新皮”的状态。这就够了。
  神仙妙药没有,重在365天坚持不懈的保养:保湿、抗氧化,还有防晒——下面我要讲。
  日期:2010-12-09 20:32:41
  今天来聊聊防晒。
  先从阳光说起,来温习一下小学的物理知识——

  太阳发出的光线,肉眼可见的,叫“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波长由高到低,能量由低到高);当然看不见的,叫不可见光,挨着红光、比红光波长的的叫红外线,挨着紫光、比紫光波短的的叫紫外线。防晒就是防紫外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