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15 18:15:00
《有福气的人》
最近挺不太平,闹心的事儿一茬接一茬,好在师兄比我更麻烦,每次一不痛快了就回头看看他,立马舒坦了一截!
前阵子他值夜班时来了个急诊病人,白白胖胖的一位大妈,急性阑尾炎,疼的话都说不出来,蜷着身子躺在女儿怀里,问什么都答不上来,只剩下哼哼唧唧哭的力气了。120拉来的时候,急诊室的人只伸头看了一眼,就直接给师兄打了电话让准备手术室,说起来整个过程都挺顺利的,直到师兄出刀后才发现情报有误= =|这位大妈不仅是阑尾炎,竟然还带着黄体破裂,师兄不敢大意,一边指挥护士出去通知家属一边打起精神又来了一刀,谁晓得一出手术室,不但没得着个谢字,还被告知已经被投诉,要赶紧去院部值班室汇报情况……
平日里精得跟只兔子似的师兄,这时也傻眼了,稀里糊涂的挨了领导一阵教育后明白过来——敢情人家属不认同诊断,说自个儿明明是阑尾炎入院凭什么给做了黄体手术?!不仅鄙视他“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反而要状告医院强买强卖!
这下可囧大发了,看着人家上蹦下跳的引经据典,领导没辙,师兄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病人入院时只缴了2千块钱,别说两个手术费了,连基本的药钱都不够,可是人家心气儿足、韧性儿大,死活不续费不出院,连卫生局的分管局长都给招来了,还是不松口!无论多少医学证据表明师兄是有效判断,人家就是一口咬定没有提前告知、违背了病患知情权(真的很无奈,从前我以为只有在美剧中才能见着这样的人呢= =|)
“看见没,救人就是能救犯法!”我们主任现在张嘴闭嘴就是这句话,整个科室被挤兑跟孙子似的。
虽然法律顾问一直胸有成竹的说错不在咱们,完全可以对簿公堂,可是即将退休的老院长为人实在太宽厚:“算了,现在这世道,没人管你在不在理,这事儿无论闹的再大也只能供人茶余饭后嚼嚼舌头!最近几年国内医疗纠纷太多,孰是孰非已经辨不清了,与其自个儿往风口浪尖顶,还不如吃个闷亏息事宁人呢……”于是乎,整场闹剧以医院免费治疗并将先前所交款项全额退回而终结了,哎!
师兄因为这件事一直不爽,每天拉长着脸,下巴都挂到脚面上了,大家伙儿也跟着憋屈,往常其乐融融的气氛全没了。就这么死气沉沉的过了两天,有天上午刚去接班,师兄忽然又活过来了,离大老远的就朝我张牙舞爪的扑了过来,我一惊——这小子不会是压抑过度得了癔症了吧?
“你猜,谁来了?”他一脸兴奋,完全不顾我的反应就自问自答起来,“徐老师已经到老干部病房去了,刚跟我在食堂吃的早餐!”
“什么?”我愣了愣。
“包子油茶呗,食堂的早点就这两样合我心意!”
“去你的!我是问他为什么会来啊?”
“嗯——好像是有个挺了不起的离休干部住进来了,上头有指示,要尽全力治疗,咱们这边几个科主任都去会诊了,徐老师是院长特意请来的!”
“哪个干部这么牛啊?我先查房,弄好了也过去学习学习!”我匆匆与师兄告别,看着他一蹦一跳的往干部病房去了。
看过以前的故事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师兄和我是同门,徐老师则是我们学院一朵奇葩,不仅在脑外科领域是公认的天才,而且善教学,带出来的学生几乎全是外科骨干,我们从前在学校曾有幸听过他的大课,实况教学时也几乎看的都是他的手术现场录像,说矫情点,他简直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偶像^_^
偶像来了自然情绪高昂,无奈主任被召去会诊了,我一个虾兵蟹将要守阵地,哪儿也去不了,一上午急得抓耳挠腮,盖章时差点砸断大拇指= =|好不容易熬到午饭时间,师兄终于带着新情报回来了,没想到,竟然是个噩耗!
“别干着急了,徐老师走了!”他一脸坏笑。
“为什么啊?”我噌一声站了起来。
“老干部那手术不了,他留在这帮不了什么忙,所以就走了呗!”
“什么病啊?连徐老师也没辙?!”
“嘿——病倒不稀奇,就是人太精贵了,不好乱动。”他又卖起了关子。
这回我偏争了口气,打死不问,看谁先绷不住!
果然,一根烟的功夫,他有些急了:“离休干部咱们这边也没少接待,是吧?”
我故意不搭腔。
他脸皮厚,也没觉得臊得慌,自顾自说起来了:“不过这回这位可是重量级的,赵爷——你听说过吗?!”
“赵子山?!”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上头竟然把徐老师都请来了,原来是这位老爷子入院了!
我爷爷也是老革命,按理说打那个年代出来的老头老太太们,基本上人人都衬得起一块英雄碑。只是最近这些年来人心不古,崇洋忘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回我坐在车里听广播,竟然还有人打市长热线要求降低老干部待遇,美其名曰“把有效的资源投入到更有前景的青年身上”!且不论他的提议有没有道理,单说这丫居然觉得老干部待遇是市长能决定了的,也足以说明他2的有多深了= =|可即便如此,却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赵老爷子如今享受的一切,就连旧城拆迁时,工程队走到他家老宅门口也不可思议的拐了一个弯,以至于现在紧靠着某国际连锁超市的竟然条灰头土脸的矮胡同,呵呵,这几乎已经成了我们这边的标志性建筑了!
每当路过那里的时候,我都会想象一下那个传说中的老英雄究竟是何等英姿,从小就听爷爷讲过很多他的故事,从前市外护城河那边还有个村子专门改名叫了“子山村”,就是因为鬼子来的时候赵爷带了个民兵小队足足牵制了他们一个钟头,给全村的老弱妇孺争取了安全转移的时间!可惜后来那场文化大运动的时候又给人强行改了回去,只不过改得了地图改不过人心,就我所知,直到现在仍旧有那边的村民每当逢年过节便拎着土鸡蛋来看望老爷子。抗日胜利后,老爷子又跟着一位封将的大人物打起了国共战争,依旧战功显赫,一度在总军区都出类拔萃,直到那场文化运动才退了下来(看,又是它!)。所幸的是后来总算平反了,而且过得也颇为滋润——因为上面的上面有老爷子不少昔日的战友甚至手下,所以上面对老人家很是照顾。
作为一个职业粉丝,我真的觉得当天自己幸运极了,竟然有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两位偶像,虽然有一个已经漏网了,但是另一个说什么也得抓住!
“赵爷住哪房?哪里不舒服啊?严重不?”我拽着师兄一通连珠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