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8-15 10:09:21
f.
柳厂长天天打电话催我重新入职,我也一直没有答应。一来Kathy跟我分手我没有心情,二来我还没有从之前所发生事情的震撼中清醒过来。所以,一直拒绝着柳厂长。直到有一天,柳厂长告诉我,周康几乎要将公司逼上绝路了我才真正的开始考虑这件事情。
我说过,我一直对四十岁以上成功的男人心怀敬畏。上次周总从头至尾所设计的一整套几乎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但同时,不服气的性格又使得我蠢蠢欲动,心里面的一个声音在激荡着我不安分的心,那个声音在告诉我:我有没有胆量去跟这么一个老奸巨猾的人去较量一番呢?
这个念头终于占了上风,我同意了柳厂长的要求。
回到公司的第一天就知道了什么叫做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公司原先品牌商标不能使用,新设计的品牌商标根本就没有知名度,客户不认可;公司原先的在国内超市销售的部分也因为品牌的问题不得不下架,新品牌的重新铺货没有跟商场谈拢,商场趁机发难,落井下石,不接受新的品牌;公司的很多设计由于跟香港周康的公司相冲突,周康当初就把那些设计放到了香港公司名义下注册了知识产权,所以大陆公司不能使用。周康公司多次通过律师发来律师函要求我们公司停止侵权,否则将上诉到法院。
公司上下几乎是哀声一片。
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应该将公司品牌和商标的问题定下来,有了这个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公司其实已经注册了新的品牌和商标。柳厂长,黄总监等人,因为成了公司最大股东,分别成了公司的柳总和黄总。我跟他们商量设计新的品牌和商标的事。柳总和黄总一脸疑惑,为什么呢?
黄总说:“新注册的品牌和商标是刚刚找设计公司做的,大家都觉得不错,为什么要换呢?”
我告诉他们:“新的品牌和商标跟我们以前的品牌和商标相差太迥异了。”
“是啊,我们就是为了跟以前的品牌和商标区分开来,防止侵权和混淆才要求设计公司不要跟以前的品牌和商品沾边的啊。”
“错了,小的品牌在成长过程中,模仿和类似是一条重要的借机上位的方式。小品牌没有大的资金实力去做广告,去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那么,就利用跟大品牌的类似性,可以充分借用大品牌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资源。比方说,可口可乐和非常可乐,耐克和李宁等等,商界中就有很多借著名品牌上位的例子。当然,新设计的商标一定要符合商标法的规定,不能侵犯仿照品牌的权益,否则会陷入法律纠纷。”
柳总和黄总佩服的点点头,“那我们仿照哪个品牌和商标呢?”
“就我们原先的,让周康拿走的那个。”
“那周康告我们侵权怎么办?即使我们没有侵权,他告我们也会使我们声名狼藉。”
“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先告他们。”
“我们告他们?!”柳总和周总显然被我这个想法搞得目瞪口呆。
“是的。我们首先发起诉讼,这样他就没有机会先告我们了。我们告他侵权使用了现在的商标。”
“可是,当初合同规定那个商标的使用权转让了啊。”
“没错。跟我们合作的供应商都知道那个商标原先是属于我们公司的,周康要赢这场官司,一定要向法院出示当初的转让协议。然后,我们再利用媒体造势,将当初的私人侦探报告再通过媒体曝光出来。这样,周康即使最后赢得官司,也会被大家知道他当初的阴谋诡计,会名誉扫地。如果他的信誉没了,谁还会愿意跟他做生意呢?”
“妙啊,果然是步好棋。让周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柳总和黄总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在告周康公司侵权的过程中,赶紧把利用原先设计的库存消化掉。因为这场官司我们肯定输。等法院判决一下了,我们就不能卖了。”公司两位老总正为这部分库存而寝食难安呢,现在一下子就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想象他们有多高兴。
“然后呢,等新品牌和商标设计出来后,加速赶制一批产品。如果一时不能设计出来那么多,就将原先的设计稍微改动一下就行。然后我们赶快联系各地超市的采购负责人,请求继续供货,价格不变。然后告诉这些采购负责人,返利2%给他们个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