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侦探路》
第33节

作者: 孟广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能说王厂长不精明,“一手钱,一手货”这做生意的基本原则他还没有忘掉。
  陆杰当然不能“一手钱,一手货”了,如果是这样,这桩买卖也成不了骗局。
  他不慌不忙地说:“咱们离着也不远,我今天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要货人是我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年盈利都是几千万,只要合同一签,对方马上就往我帐面上足额打款。”稍顷,他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看不如这样,我先把我公司的空白支票压你们这儿一张。提完货,五天之内,我让他们直接给你打款。省得款先到我帐面上,我还得再往你们这转,那样一来周转的时间长不说,办起来也麻烦!如果五天之内,货款没进你们的帐,你就把我这张支票填好存在你们帐上!”

  王厂长听了这个陆杰的一番话,倒是动了脑筋,长时间闷闷的沉默。
  这时,陆杰眼珠转了转,说:“王厂长信不过我,还信不过小董吗?我们是老朋友,他又在你们厂。再者说,如果对方不把款打到你们的帐户上,我到哪儿去取差价款?“
  王厂长还是没有反应。
  陆杰有些着急:“如果王厂长信不过我陆杰,可以通过银行查查,看看我帐户上有没有款!”
  王厂长说:“不是我信不过你陆经理,只是我厂目前银根吃紧,急需用钱!”

  陆杰瞪大眼睛说:“5天,差一天你找我算帐!”
  在座的人一看两位头头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事儿基本也算敲定了,于是频频举杯,几杯酒下肚,大家已是亲热得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了。
  本来是王厂长请客,到结帐时才知道,这个陆杰经理不仅早就买了单,而且还让服务小姐给每人带了两盒烟一个打火机。出手如此大方,不能不给王厂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个美好的印象,动摇了王厂长“一手钱一手货”的基本原则。
  王厂长当即指示销售科长:“回去以后要抓紧办!”

  陆杰表现得更是豪爽:“别看我今天喝了不少酒,但我酒后说话是算数的。各位记住,货款一到位,从我应得的差价里再拿出5万,给大家甩点烟酒钱!为了和各位交朋友,这笔生意我宁可少挣钱。”
  这5万的许诺,使在座的众人乐得合不上嘴,于是回厂之后,很快就签订好了合同,连第二天的提货手续也一并办了个全。
  第二天,厂大门刚一打开,那个称郑北平的郑科长已带来了10台东风牌大挂车,一次就运走了100吨钢管。接着不到两天的工夫,1000吨钢管便全部运离出厂。
  至此,陆杰、郑北平两个骗子的全部诈骗行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得意的句号。
  等到了第五天,这个王厂长才指派财务人员去开户银行查一查,看有没有到款。在没查到进款的情况下,根据王厂长的指示,将陆杰留下的那张空白支票填好存上。
  可是很快,一个意想不到的反馈刹时使王厂长慌了手脚:这张支票是假的!

  王厂长顿时感到大事不妙,亲自按陆杰留下的名片打电话。可不论是宅电还是手机,送进耳朵里的都是“嘟嘟嘟”的忙音。
  慌了神的王厂长紧忙指令那个同桌吃饭的销售科长打电话去B市物资公司询问,对方回答更是干脆:“我公司从未有姓陆的经理和姓郑的科长,也从没买过1000吨钢管!”
  王厂长一头栽倒在沙发上昏了过去。
  这就是这桩诈骗案的全部过程。
  这两个骗子当时并没有隐身,是人们都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有血有肉的实体。但是在全部钢管被骗走以后,他们却全部神秘地失踪了,像是漂浮的云雾,一阵风吹过,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从没有线索的地方着手

  当时,我真有些纳闷儿,骗子的骗术并不算高明,那个厂的厂长据说还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企业家,多次获得省市的先进称号,他当时怎么糊涂了呢?退一步说,就算是这位厂长糊涂,那些陪同一块的副厂长、销售科长也不会和厂长一块糊涂吧?然而,谁都没有看得出来,硬是瞪着眼睛让两个骗子雇了十辆大挂车,把钢管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公然运走。直到钢管运走的第五天,才算醒悟过来,哭天叫地大喊:“狼来了!”

  公丨安丨机关立案侦察历经了二年时间,骗子依然逍遥法外。该不该接手这桩棘手的案子?倒使我颇费了一番心思。若大个企业派厂保卫科长来请我,同时还代表立案侦察机关的意图,当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C市钢管厂,在50年代就誉满全国,在全国的钢管行业中也算得上是龙头老大了。高大的镶着黑色花岗岩的门楼,气势宏伟,依然显示着当年的雄姿英发。
  厂保卫科科长刘鸣久陪同我们来到了厂办公大楼,王厂长和一个副厂长以及销售科长早就恭候在楼下了。
  见了面之后,我寻思这三位当年的当事人多多少少能够提供些什么破案线索。不能不让人心凉的是,这3个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也拿不出来,甚至是到现在还没从噩梦中醒过来。问他们有没有两个骗子的照片?没有!问他们两个骗子可能有的地址或单位?没有!骗子给的名片报的地址、单位、电话等等,都是假的,我们不知他们从哪儿来,现在也不知他们都到哪儿去了!问他们两个骗子的相貌,这三个人的描绘倒比较一致:自称为陆杰的骗子,男,40岁左右,身高约米,大腹便便,圆脸,秃顶,眼睛不大,但却透着神韵,讲话斯文,略带北腔南调,给人感觉酷似阅丰资深的大老板。自称郑北平的骗子,男,约三十四、五岁,身高不足米,身体瘦弱,长脸,戴近视镜,头发虽然稀疏,但却向后梳理的很亮,该人讲话嗓音尖细。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3)

  为了了解案情和寻找线索,我们又来到了当地公丨安丨局找到办案的干警。这两个干警,一个叫赵磊,一个叫胡志伟。面对私人侦探,二位年轻的警官显出一种无视和傲慢,他们说,接受这个案子的时候,只有那份合同和那张假支票,还有两张假名片。厂子送到公丨安丨部门的全部线索就是这些,可除了“假”就是“空”,根本就无从入手。
  他们唯一能抓到的线索,是大门门卫,因为骗子运货出门,门卫必须登记车号。如果找到车号,就能找到车主,顺藤摸瓜,也许能找到这两个骗子。车号很快找到了,也很快找到了这10台运货大挂车的司机,都是B市运输个体户,他们都承认那几天从C市钢管厂拉过钢管,但是雇主只让他们运到沈阳市郊外一条公路旁卸下,又装到另外雇来的大挂车上运走,至于运到哪儿去,他们一无所知,而那些另雇的大挂车车牌号是多少,谁也没有记下。

  线索断了。
  至于那份合同和那张支票、两张名片,因为全是假的,对破案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他们又把眼光瞄到青工小董的身上。因为那两个骗子是通过小董的引见,才得以和王厂长见上了面。
  钢管诈骗案一暴露,青工小董便两腿发软,两眼发直。在公丨安丨局干警的追问下,他啰啰嗦嗦地道出他和这两个骗子相识的实情:那是那年5月的一天,他去B市出差,住在叫“阿庆嫂”的饭店里,一天在楼下吃饭,因为没有空桌。人称阿庆嫂的老板娘把他安排在里屋陆杰和郑北平一个桌上,似乎老板娘阿庆嫂和那两个人还很熟悉。吃饭的时候,这两个人听说他是C市钢管厂的,就给他加了两个菜和一瓶啤酒。陆杰说:他要买一大批钢管,问小董能不能帮忙。小董心想,厂里的钢管正愁卖不出去,于是就对他俩说,可以,这事得跟我们王厂长谈。陆杰说,过些日子他们俩去钢管厂看看,要小董给引见引见,事成之后,少不了他的好处费,等等。其实小董不知道他们是不是B市物质公司的,除了这次偶然相遇外,他和他们再没有其它任何来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