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他不是贞观二十三年死于翠微宫含风殿,之后葬于九嵕山的昭陵了吗?而且五代时早被温韬盗过了。”
郑楚生说:“说不定那是假的,跟曹操的疑冢是一回事。”
夏教授说:“那不太可能。昭陵中单是李世民的陪陵就有一百六十七座,而且文彦博、李靖、魏征、房玄龄、尉迟恭等名将都在其中,设疑冢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不过,还是接着读下去再说吧。”
夏文海便接着轻轻滚开卷轴,墓志中有曰:
“……袁天罡为司天监太史,通阴阳,晓八卦,与公素有嫌隙。建陵日中,二人心意不合,言语多讦,遂互相恶。公语余曰:“天罡乃今上之潜邸旧臣,圣眷深渥,今吾与之恶,他日必不测。”余乃言:“公之不测,今日始定乎?今上既令公建陵,公岂不知身后事?《吕氏春秋》有云:‘是无不抇之墓也’,今上至圣,岂有不知。公一心回护工匠,役选不能汉言之鬼人,望能周全其性命。然公之性命,上果能周全哉?……”
我看着夏教授道:“难道李君羡不是死于《谶记》?”
万山海哼了一声:“这有什么稀奇,刘邦杀英布、彭越,朱元璋杀胡惟庸、蓝玉。李君羡和英彭、胡蓝比起来,份量还差得远哩,李世民杀他连眼都不会眨一眨。至于《谶记》,有没有还不一定呢。”
夏教授说:“接着看吧,一切都会有答案的。”
墓志中又云:
“……公方有所悟,乃曰:“先生安坐,今有一枕中密相告。先生乃本辕心腹,本不应有瞒,无奈牵涉九重,不敢予泄。”余知公素谨细,躬首侍之。公言:“本辕自大丘中,不只得一宝卷尔。”余惊问:“尚余何?”公言:“丘中有地宫,千重万层。本辕不识真径,撞入一殿中,地涌金莲,顶泛灵光。灵光如电过夜穹,殿中恍如白昼,百步能视人面。殿有群魔,数之一百又八,为首者跪捧宝珠,状甚恭。本辕即取珠,群魔涌动,风云色变。急寻出路,军士死伤无算。逡巡数番,竟得路而出。”
余问:“宝珠何在?”公曰:“小儿辈处。”余暗惊,乃告:“在下实以为此非善举。公得二宝,献其一,私一而匿,授以嗣堂相传。上知,岂不疑公有异心乎?”公道:“今本辕取宝,即献之?”余阻曰:“公自西域而还不献,至今日方献,上何以度公之心意?而今计,惟有不献尔。”余问宝珠有何神通,公言其乃极祥至瑞之宝,能降伏四魔,置何处即为上宝之地。大丘有宝珠,乃有祥瑞,失宝珠,则成萑苻。乃其证也。
余劝公将宝珠善藏,为子嗣传,留后世福祉。公夜不寐,终始不能决。余道:“公今不果决,争如风中戴笠,日后恐必为误。”公终未从,乃自帝陵返,献宝阙下。上虽喜颜,然心甚忌之。李淳风为太史令,天罡徒也。其人为术士,以鬼神为业,自号“虚清子”。淳风乃丰干饶舌之辈,专好巧言令色,蛊昧圣聪。天罡与公不慕,淳风早欲掎挈伺诈,今得所柄,焉肯甘休?二人朝中互为奥援,生出《谶记》之“三十年后,女主昌”的恶毒计来。公不防,终为其害。
贞观三年,御史奏上,诬余为妖人,以连公清誉。进而讦诬公谋不轨,上不察,诛公,藉没官产。呜呼,千古奇冤!
后天授二年,公之遗后叩阍鸣冤,闻登鼓响,哀哀连天。“圣神皇帝”(注:即武则天)为之动容,力矫此弊。公始得湔雪不白,得复本爵如秩。而余今白发枯朽,为公作志,凄哉!快哉!……”
墓志之后是篇墓铭,按格式是韵文。其文曰:
呜呼哀哉!昊天不吊!。起于瓦岗,继于洛阳,兴名窦王,威加夷酋。文修潜德,其学以光。武筑扬名,其功显赫。生逢末造,幸托良木,驱驰千里,以图报称。戎狄之盛,控弦百万,虎兕出柙,龟玉毁椟。猎猎旌旗,杲杲东日,飞象熊豹,牙旗鳌鼓。碛北关西,胡沙塞尘,骋我苍龙,逐我鹰犬。累累殊功,如金如石,赫赫之勋,光耀云汉。赤胆忠肝,天日可表,杀伐有节,敌夷咸知。意有所涵,简在圣心。宸衷莫判,乾断无算。圣眷难得,失之则易,一朝违忤,千功毁弃。痛兮悲兮,无妄无晦,哀兮恨兮,罹此蹇剥。谶以代藉,逆鳞当罪。天怜我见,飨以李公。
看完墓志铭,这下子我全明白了。李君羡并非死于“女主昌”的谣言,而是死于皇陵的秘密和大丘的西域宝珠。而这篇墓志铭的作者,应该就是被御史奏诬为“妖人”的员道信。
新旧《唐书》记载:李君羡是洺州武安人氏,隋末天下大乱,时为瓦岗寨李密麾下。李密为世之枭雄,初时号令群豪,俨然一副盟主派头。后来李密杀翟让,人心渐失,其内亦自溃,秦叔宝、程知节等瓦岗诸将逐次离去。王世充起兵大败李密,李君羡投入王世充翼下。但史书记载李君羡“恶世充为人”,可能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一直不算融洽。唐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攻洛阳,李君羡和征南将军田留安同降李世民,成了大唐的从龙之臣。后来唐军先后剿击窦建德和王世充,李君羡每战均匹马直前,骁勇异常。表现出了与过去“彻底绝裂”的坚定立场和态度,深得李世民赏识。之后李世民便将李君羡贴身随侍,伴驾左右,封为轻车都尉。武德八年,李世民兵变玄武门,登极建宝。李君羡官封左武卫将军,值守玄武门。
玄武门为长安皇城之锁匙,而左武卫将军实可与清代的九门提督相提并论。李君羡能得到这个职位,足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从这一点看来,墓志中说李君羡参加过玄武门之变是可能的。后来唐与突厥不断发生边境磨擦,李君羡又是屡立新功。《旧唐书•吐谷浑篇》里说:“李君羡率精骑别路,及贼于青海之南悬水镇,击破之,虏牛羊二万余头而还”。之后君羡因功又先后加兰州都尉,左监门卫将军,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福兮祸所倚。贞观初年,白天突然频繁地出现太白星,这可是极不寻常的天文现象。李世民即令太史令李淳风卜测所征,李淳风说:“今有《谶记》云,唐三世后,女武主昌。”李世民命李淳风密访其事,李淳风报告说:“臣根据太白星之天象推算,此兆已成矣。而此人已在陛下宫内,不过三十年,肯定会得我大唐天下而代之,杀戮李氏子孙。”李世民是何等人物,收拾起亲兄弟来都不手软,何况眷属宫人?他当即道:“相疑者尽杀之,不足虑。”李淳风说:“此乃天谳,必无禳避之理。此若诚为王,必不能死,纵一时魂游,亦必复生为少壮,其心严毒,为陛下子孙杀之更烈。今若不杀,三十年后其人老,其心亦衰,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李世民原是世之枭雄,按理说是不会手软的,但他不知为何这次例外,没有大开杀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