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到底给了我什么——个传统武术弟子的自白》
第5节

作者: 欧阳乾乾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哎呀……这位马腾兄弟,你的拳练的好好的,怎么又要拜我为师呢!我跟你说,你刚才输并不是因为你拳练的不好,而是因为你的功夫没下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你拳是练的不错的,回去再下下功就可以了。没必要跟着我学……”我爸苦口婆心的劝了一番,可是那马腾根本就不买账,还带着一股子哭腔说:“刚才一交手,我就知道欧阳师傅比我的功夫强多了,我还,唉……不管咋说,我是决心要拜到你门下了,你就收下我吧!”

  我爸拉不起马腾来,也没有表态,而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唉……”
  我的那些师兄们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该劝还是不该劝。
  “欧阳师傅,你就收了我做徒弟吧!我一定好好的跟着您练拳!”马腾说完,“砰”的一下就给我爸磕了一个头。我一看这个头,就知道马腾是真心想跟着我爸练拳的。
  平常拜师,都是磕三个头,用脑门磕的,这是礼节。而这磕一个头,比磕三个头的礼节还要大,这一个头是用脑袋顶磕的。是用脑袋尖碰在地上。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就是这么个点法。一般都是真心发愿,行大礼的时候才这么个磕法。
  我爸不好受他这个大礼,急忙往旁边躲了躲,欠了欠身子。接着又叹了一口气,才说:“哎……马兄弟,不是我不收你,而是,你也知道【带艺不投师】的规矩吧。”
  我不知道马腾当时是咋想的。不过我要是他的话,我的心肯定是拔凉拔凉的。

  日期:2011-03-13 15:26:49
  带艺不投师,这是武术圈里的一个老习俗。就是说你学了哪一个门派的功夫,就属于哪一个门派的弟子,就不能再随便投到别的门派里去学拳。当时的武术界虽然没落,但还正统,我爸又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所以对这个比较讲究。说实话,这个老习俗传下来,还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早些时候拳法都是家传,就是所谓的看家本领,不想被别的练拳的人给偷去,是为了防止“偷拳”。二是因为如果你练了别的拳法,再练另一门拳法,架子就不好改了,就有些串味,容易练的不纯,这也是一个原因。俗话说“不怕多能,就怕白丁”,白丁就是指以前啥都没练过的,但这样的学拳学的功夫纯,往往厉害。

  这是一条没落的习俗,但对于武术界的人来说,它就是教条。如果是我,决然不会遵守这么一条过时守旧的规矩,但我爸作为一个门派的传承者,他必须要这样做。马腾听完这句话后,整个身子一颤,然后慢慢的站了起来。他低着头,但我能看到他的脸色面如死灰,十分难看。他对着我爸一抱拳,也不再说什么,转身出了大门。
  我爸看着马腾的背影,又叹了一口气:“唉……”
  “算了,算了,都进屋去吧,接着练功。”栓子哥看着这形势,急忙替我爸招呼别的师兄们进屋子里去。
  这时晏五却走了上去,抬头看着我爸,问:“师父,你为什么不让他在这练功呢?”
  我爸低头拍拍晏五的脑袋,笑笑说:“因为不能让他在这练。”
  “可是他想练。”晏五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我爸。

  日期:2011-03-13 15:29:05
  我爸在那一瞬间愣了。他的手停在了晏五的脑瓜上,呆呆的看着晏五的脸,表情有些凝滞,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爸的眉头皱了起来,又轻轻的展开,如此反复了好几分钟,他蹲了下去,用手摸着晏五被风皴的一道一道的小脸,终于又叹了一声:“唉……没想到我练拳练了这么多年,还不如一个孩子!”
  我还没想明白这话啥意思,我爸就朝我喊了起来:“乾子,去把刚才那个人追回来!”
  “好嘞!”我跑出院门一看,哪还有那人的影子?我爸又朝着我喊:“人家都走远了,你骑自行车去追!”
  “嗯嗯!”我一边答应着一边去推自行车,问:“爸,我看不见他人影了,往哪个方向追啊?”

  “笨蛋,你忘了他从大黄乡来的了,去往车站的路上追啊!”
  过了十几分钟,一脸尴尬的马腾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来到了家里。到了院门口,我从自行车后座上一跃而下,跑进院子里就喊:“爸,人我给你叫回来了。”
  马腾站在门口,推着自行车还有些犹豫,我朝他扫了一眼,恨铁不成钢的往里摆了摆手:“你进来啊!”
  他没进去,我爸先从屋里出来了,朝着他走了过来:“马兄弟,刚才真是对不住了。我能看出来你是真心想练拳,但我还抱着那过时了的规矩。看着你那样走了,我这心里也是不好受啊……”我爸的话还没说完,马腾忽然把自行车往地上一扔,冲过去就跪下磕了三个头,接着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师父!”
  这个情景无端的让我想起了电视剧《西游记》里,孙猴子刚被唐僧从五行山下放出来的那一幕。
  日期:2011-03-13 15:30:29
  因为晏五的一句话,马腾成了我的师兄。从此佛汉拳派里又多了一个传承的门人。只是,传承的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一个带不来经济效益的东西,迟早都会被社会所淘汰。别说一门佛汉拳,就是少林、武当也摆脱不了这种命运。靠着旅游景点收入的维持,还勉强的撑着“禅门正宗”的名号。没落的现实让“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成为了一个辛辣的讽刺。在看到邻居棒子国传来的“跆拳道”大行其道的时候,所有人必须明白,想要生存下去,想要赚钱,必须要有把武馆当饭馆开的勇气。

  在我家的练拳的人都是不交学费的,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一说法。老师教学生,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传承一门技艺,使得这一派不至于在历史的岁月蹉跎中慢慢流逝。你身为这一派的传承者,你就有义务把这一派继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我的那些师兄们虽然并不交学费,但他们也不会白在这练拳,那时候大家生活也都不容易,条件好的没有几个。师兄们就经常从家里拿一些玉米啊,花生啊,麦子啊什么的带我家里来,在工厂上班的则会经常带一些花生油和面粉什么的。像晏五他爸,每个月都会来我家看看,每次来都带一麻袋一麻袋的红薯花生什么的,都是他们家里自己种的。我爸每次都说让他们不要这么客气,不用拿这些东西,他们就嘿嘿一笑,说这都没什么。那个时候,人与人交往单纯的很,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可是在我上了高中,接着又上大学那几年,感觉整个中国一下子变了,许多固有的朴素观念荡然无存,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毫无立锥之地。人心开始叵测,连在大街上跟陌生人说句话都得小心提防着。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所经历。初中以后,我长年离家,奔波在外,去的地方很多。在火车之上,喝可乐喝出大奖来的骗局我见过。冒充银行的出纳员工,忽悠别人用人民币换他手中英镑的我也见过。但这些骗局都还小,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危险性,你不上当就罢了,起码可以全身而退。但有的时候,跟陌生人随便一搭腔,真的是让你拔不出脚来。

  那是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就入学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次我跟同宿舍的老朱出去买东西,回来的时候经过一条比较偏僻一点的路,行人不多。一个小面包“吱嘎”一下停在了我俩的旁边,接着司机探出脑袋来问:“哥们,打听个路。”
  日期:2011-03-13 15:32:50
  他问的路很近,就在上边。因为那地方离学校不远,我还是挺熟悉的,就给他指了指。司机看了看前面的路口,有些懊恼的说:“哎呀,那路口太窄了,车子开不进去啊……这样吧,两位小兄弟,你们在这帮我看一下车,我走过去叫货主过来拿货,怎么样?帮帮忙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