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变态手册》
第30节

作者: 小妖尤尤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啥?买不上车票?你脑子进水了?你第一次放长假?你不知道票不好买?挤沙丁鱼罐头也得挤回来!
  啥?沙丁鱼罐头也挤不上?这样吧,你驴行也得驴行回来。
  丫不是你一个人过十一,不是你一个人贪玩恋家,大家都是人,凭啥别人都按时上班就你搞特殊?咱别来这套,坐11路走也得给我走回来。
  资本家就这么黑,咋啦?

  第四,过桥小心点。
  世界各地的大桥都在争先恐后地塌,咱过桥小心点,谁也别玩红军大渡桥,跟煮饺子似的。不信你问问饺子,那滋味不好受。
  第五,坐车注意点。
  没见着新闻天天播报翻车么?!看到严重超载的客车,咱忍忍别上行不?咱非得赶那个点儿?!晚走一会儿不会死人的!但是赶着点挤超载车,那可能就是去赶死涅!你当自己是加里森敢死队?!
  日期:2007-10-11 8:59:00
  2.

  丁厌太兴奋了,一辈子遇上一次这种集体自杀案件,是多幸运啊。她恨只恨,这次大规模行动不是自己组织的,否则一定会更加精彩,这种大手笔,不给钱她也愿意当免费顾问。
  这两天,每次她打开壁橱接血的时候,都忍不住对西黎说:“你小子,销声匿迹假死三年了,还有这么多人为你死!”
  丁厌并不知道西黎到底能不能听到,不过她希望他能,因为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简直太令人自豪了。她此刻特希望他能活过来,能恢复意识。
  可是,无论丁厌说什么,西黎依旧静静的,闭着眼睛,保持着一贯的迷人微笑。
  那次集体自杀,其实是有前兆的。
  发起者网名叫做“黎粉王”,在案发前半个月,曾在网络上召集同伴,一起自杀。那个帖子在网络上点击率很高,不过多数人都当成了玩笑,观望者甚多。毕竟一个人发帖子说要自杀还有几分真实性,集体自杀,还是为了一个明星,就未免太离谱了。

  谁都当是玩笑,谁都没想到,在西黎“忌日”那一天,真的发生了。
  黎粉们不但集体自杀,还全程录了像,录像资料自然不是完全公开的,但是老邮就是有办法搞到。
  丁厌接了两杯血,抱了两包署片,才激动万分地坐在工作间,让老邮把复制的录像带放进播放器里,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那17个孩子。
  确实是孩子,看起来都是16、7岁左右,应该还是高中生。
  他们穿着西黎告别演出时穿得黑色皮衣和亮红色紧身T恤,整齐划一地剪着西黎生前标准的平头发式。
  自杀地点是一间废弃的工厂厂房,厂房已经经过精心布置,灯光闪烁,绚烂无比,这一直是西黎对舞台的要求。他们坐在一起,观看了西黎“生前”所有的视频资料,看到告别演出时,每个人都抱头痛哭。

  丁厌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感情,怎样一种狂热。但是无论怎样,丁厌都深深为之感动,她喃喃地说:“西黎,或许为了这些粉丝,你就不应该离开舞台……”
  粉丝们哭完了,点起了蜡烛,每个人上台唱了一首西黎的歌,最后又合唱了他的成名作。然后每个人又在西黎的大照片前深深鞠躬,继而才开始正式的自杀行为。
  其实正式的自杀行为过程很短,他们都选择了快捷的死亡方式,比如往头上套塑料带,在厂房的铁架上上吊以及刎颈。
  根据媒体的资料,这17个孩子,形形色色并没有统一的特征,甚至,他们根本彼此不认识。
  孩子们里,有学习差的调皮鬼,也有有成绩优异的好学生;有性格外向的;也有性格内敛甚至木纳的。

  一位母亲哭着抱着孩子的日记,告诉媒体,孩子的日记里,充满对西黎的崇拜。崇拜他从一个不放弃梦想的普通送货员,努力拼搏成最具影响力的歌星;崇拜他对梦想的追求,崇拜他的精神,他的为人处世,他对粉丝的态度。崇拜他的歌,他的每一首歌,都唱到了歌迷的内心深处,他唱他们的喜怒哀乐,他唱他们的生活琐事,他认同他们。

  是的,孩子们从西黎那里得到了认同和精神上慰藉。
  可是,那一天,西黎死了。正确说,是宣告死亡了,给歌迷的理由是——心脏衰竭。
  多愚昧的孩子们,希望用自己命,换取西黎的复活。
  【待续】
  日期:2007-10-15 10:15:00
  3.
  丁厌兴庆西黎“死”了,否则,此刻他,将会承受多么巨大的舆论压力?17条人命,没人能担负得起。
  其实,她一直知道西黎为什么选择“死”。

  那是因为,他实现了梦想。
  实现了梦想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梦想。在努力拼命追求梦想的那段日子里,他是快乐的,是充实的,甚至是幸福的。可是,当他走向了舞台的顶峰,举目四顾时,却茫然了,失落了,感到不幸了。因为他再也没有梦想了。
  丁厌不明白,没有梦想真的那么痛苦吗?她自己一直都是没有梦想的人,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是没有梦想的人,为什么他们还肯浑浑噩噩地活着?
  丁厌反反复复观看着那盘录影,越看越觉得别扭,可是又想不出是哪里别扭,她隐隐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什么阴谋,和西黎有关的阴谋。
  杨信简直快疯了,局里的领导接着此次机会,显然是打算把他往死里整。不增加任何人员和设备以及上层支持不说,还限定了破案时间,30天。

  “30天啊?”丁厌抱着电话,“时间很宽裕啊,我看电视上动不动就限定7天破案的,包青天里限时三天的都有!”
  “说得倒轻巧!你还以为这是写小说拍电影啊!就我一个人,录像带我都看了好几遍了,一点线索都没有。可是,无论怎样,我们得给公众一个交待啊!”杨信边说边又把录影倒到开头。
  “那么,就说这是单纯的集体自杀案,疯狂粉丝的极端行为,算不算交待啊?”
  “唉……虽然算,不过……是最差的交待。你不觉得奇怪吗?他们当中谁是组织者?”
  “是啊……”丁厌对这起自杀案件也抱着万分一万的好奇心,因此显得干劲儿十足,“这样吧……你到我家来,我家有个工作……哦,不,书房,比你们警局舒服多了,咱们商量商量。”

  “呃……”杨信想起老爷子的话,犹豫了一下,随即马上说道:
  “好!我马上去!”
  日期:2007-10-18 9:13:00
  4.
  媒体的侦探能力显然要比专案组组长杨信强很多,这些家伙在利益的驱使下,嗅觉比夏司猎犬还要敏锐。

  在集体自杀事件的第10天,就有媒体率先亮出了新的王牌:西黎没有死。
  文章深度分析了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很显然,就是西黎。关于三年前西黎的死,本来就有些许疑点,比如死因只对外公布了是“心脏衰竭”,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心脏衰竭,并不明了。当时西黎的只举行了非常秘密的葬礼,而当时的纪念活动,并不是西黎的家属或经纪公司举办的,而是歌迷会的歌迷自己出钱出力自发组织的。所以怀疑西黎并没有死,也在情理之中。

  媒体推测,西黎当时可能只是以这种方式彻底隐退。西黎撤出娱乐圈后,虽然每年歌迷都举行纪念活动,而歌坛也没有新的黑马可以和西黎相媲美,但是毕竟,他已经不是最受关注的人了。
  明星都是不甘寂寞的,包括西黎。三年后,西黎想重出江湖,火爆登场,于是导演了这起集体自杀事件。因为那17个孩子中,有人曾在自杀前几天提到,以自杀的方式为西黎祈福,西黎就会复活。很显然,这就是有预谋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幕后指使者,肯定就是西黎。
  这家媒体在报道的最后预测:西黎不日肯定会出现。
  此则报道一出,立刻得到了关注,其它媒体纷纷效仿,褒贬不一,并且越来越离谱,集体自杀事件,很快由悲剧演变成了闹剧,那些半红不紫的二流明星或过气明星,也分别以不同的角色粉墨登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