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蛇--揭秘一个你们都不知道的世界》
第7节作者:
豫三杯 不一会儿,这队日军就行进到了母猪峡,在入口处,军用卡车吱嘎一声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人,接着卡车的灯光,看了看前面,一挥手,后面上前两个日军,走到卡车前面不远的地方,蹲在地上捣鼓了一会,手拿几个什么东西跑了回来,向车上下来那人敬了个礼,把手上的东西递了过去。
车上下来那个日军看起来是个指挥官,他接过东西,凑近卡车灯光下看的清楚,却是一种奇怪形状的钉子,中间一个沉重的铁块,铁块上面有几根尖刺,这东西最神奇的是,不论你怎么扔在地上,总有一根尖刺是朝上的。
日军指挥官看的明白,一阵叽里呱啦,后面又上前好几个人,走到刚才捡到这种钉子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在官道路中间清除了十几颗这样的钉子。日军指挥官拿起一颗钉子揣到口袋里,叽里呱啦又说了几句,上了卡车,那二十几个迅速拉上枪栓,分散围在了卡车周围,跟着卡车慢慢向前。
这样走了有半个小时左右,这时候已经走到了母猪峡的中间地段,也没见有什么动静,不过这对日军像是紧张到了极点,一点都没有放松警惕,突然,卡车车头向下稍微一沉,只听噗的一声,接着哧哧的声音开始响,在寂静的深夜里,听起来格外渗人。
听到声响,卡车马上停了下来,车门打开,日军指挥官和司机一起下来,那队日军向卡车又靠了靠,端着枪,紧张的看着四周什么也看不到的黑暗。
这个时候,卡车的车灯还亮着,日军指挥官弯腰一看,卡车的前面轮胎的地方,被人人为的在官道路中间挖开了一段一米多长,半米多深的浅坑,浅坑的上面铺了一层木板,木板上面用土盖了起来,人走在上面发觉不到,但是却承受不了卡车的重量,沉重的卡车头压碎了木板,陷在了浅坑里。最让这对日军紧张的是,浅坑下面,一字排开,竖着十几根削尖了的鹅蛋粗细、半米多高的槐木,就是这些尖头朝上的槐木栓,刺破了卡车前面右边的轮胎,此刻,正哧哧的跑着气。
日军指挥官一声大叫,围在卡车周围的二十多个日军,立刻单膝跪地,端着枪对着四周的黑暗做出了射击的姿势,这个时候,突然浓烟大作,从母猪峡前后两个出口飘过来,伴随着日军被呛的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卡车车灯发出来的灯光也渐渐看的模糊,能见度下降到了最低。
此刻,这队日军也明白是遇到了埋伏了,却是见事不慌、遇险不乱,在面对面都看不清面目的浓烟里,二十几个日军紧紧包围着这辆卡车,随着那指挥官一声令下,卡车周围闪起一片火光,一阵清脆的枪声响过,又陷入了沉寂,死一般的沉寂,只能听到轮胎哧哧的跑气声和轻微的人的呼吸。
沉默了持续了有十几分钟,突然,这队日军听到了一种声音,很小但是能听得到的声音,一种很奇怪让人特别不舒服的声音,还没等他们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接着,一声沉闷的扑通响起,地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连人带车,没来得及出声,都掉了下去。
日期:2011-1-9 16:09:00
三天后,郏县最北边和禹县交界的安乐镇,家家紧闭屋门,本应该热闹的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从郏县县城开出来的一个日军中队,开着几辆满载日本兵的卡车,携带轻重机枪,直奔距离母猪峡最近的朱家寨。
朱家寨虽然有厚重的高大寨门,四周有七八米宽的护城河,却奈何不了全副武装的日军,再说寨子里却也没有多少精壮男人,全都是老弱妇孺。日军轰开寨门,不抢东西,不抓壮丁,不杀人,不放火,挨家挨户破门,上至60多的老太,下至八九岁的孩子,把寨子里的女人全部集中在寨子中间,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轮奸,最后临走,带走了寨子里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头。
安乐镇,自元代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北上许昌、开封,南下漯河、南阳,皆从此处经过,南来北往的客商行人,使这里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镇子,每天熙熙攘攘,好生的热闹。
在安乐镇西北郊,一座气势森严的古宅,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匾,上书四个流金大字:兴隆赌坊,门口矗立两只威武的石狮,人来人往,果如其名,兴隆兴隆,生意兴隆。
此刻,兴隆赌坊的大堂,压大压小的生意此起彼伏,送水端茶的堂倌忙的不亦乐乎,在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最下首的位置,一个身材不过5尺左右的汉子,戴一顶毡帽,看起来精瘦精瘦,双眼却是炯炯有神,一边在桌子上压着大小,一边和旁边的赌客开着玩笑。
这张赌桌上负责坐庄掷骰子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压大压小、唱赔抽水,不但应付的面面俱到,该赔该赚,喊出来的账目是一丝不差。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午饭的饭点,忙了一上午,过来一个人替下了坐庄的小伙子,他把桌面上交接清楚,匆匆来到赌坊的后堂,来不及擦脸吃饭,走到一个房间门前,敲了几下门。
房门打开,那小伙子四周警觉的看了看,迅速闪身进了门后,身后,啪的一声门又关上了。这件小屋里,只放了一张八仙桌,旁边配了两把太师椅,由于隐秘,屋里比较黑,只有里面书本大小的窗户透出一点光线,光线下,站了一个人,足足有六尺高,光线下看的仔细,那人竟然是个光头,却看不清脸面是什么样。
小伙子快步走到那光头身后,叫了一声:“和尚哥。”
那人转过身来,问道:“大娃子,最近有没有什么玩意儿不得劲(河南话,不舒服的意思)?”
小伙子接过话,说道:“有,我正想给山上送信呢,没想到你这就来了。”
那光头和尚点点头,指指太师椅,两人分别坐下,小伙子端起桌子上的一盏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摸了摸嘴,这才接着说道:“从前天开始,屋里来了一个人,每天准时照晌,在屋里好几个桌子上赌钱,本来也没什么,咱们也希望客人多来玩,可是我昨天晚上问了黑孩他们几个,都说对这人有印象,不管在哪个桌子上,一直输钱,好像他对输钱多少也不在乎。我上午观察了他一上午,发现这个人在玩牌九的时候,明明是可以赢的牌,也都被他混乱掺进了牌堆。”
“哦?”光头和尚问道:“还有这样的人?嫌钱多了烫手,跑着儿送钱来了?”
那小伙子接着说道:“更奇怪的是,那人对输赢不关心,却总喜欢和旁边的人打听一件事。”
“打听什么事?”光头和尚问道。
小伙子想了想,说道:“那人经常漫不经心的问坐在他旁边的人,有没有听说过鬼槐天坑。”
听到这里,那光头和尚的脸一下子严肃了起来,沉默了一会,才又问道:“还有吗?”
小伙子拍了拍脑袋,说道:“对了,他还经常和别人说前几天鬼子的一辆卡车在母猪峡被劫的事情。”
光头和尚站起身,走到窗户前面思考了一会,转身说道:“这样,你让人去给我备马,我现在就走。那个人先别惊动,看样子是来点水儿的,继续看着他就行了,如果这个人走了,就找个人跟着他,千万别让他发现。”
日期:2011-1-9 20:40:00
光头和尚从赌场的后门出来,接过早已帮他备好的马,看看四周没有人注意,翻身上马,一扬马鞭,朝大龙山方向绝尘而去。
从安乐镇到大龙山,骑马也就两个多时辰的路程。大龙山具体的位置位于禹县神垕镇西北十里,神垕镇最出名的,莫过于瓷器了,是钧瓷的发源地,不过此时正经历战火,老百姓都忙于生计和逃命,这里却是十窑空了九个半,和其他地方一样,到处是一片萧条。
光头和尚进过神垕镇,一刻也不停留,快马加鞭,专捡那偏僻小路走,一袋烟的功夫,就已经进入了大龙山脉了,光头和尚牵着马,在密密麻麻的树林里转了好几圈,确定没有人跟着,才快速走到一处所在,那处所在却是一个陡峭山坡上的天然洞穴,只有一米多高,并不是特别宽大,光头和尚牵着马,要弯腰低头才能进去。
进得洞中,洞内纵横交错,迷宫一般,光头和尚在里面七拐八拐,走了一袋烟的功夫,在一处拐弯的地方站定,对着洞墙,咣咣咣,三快两慢,敲了几下,接着,一个声音响起,在这洞里听起来格外的飘渺:“山上有饿虎,打渔的还是晒网的?”
光头和尚说道:“绿林有好汉,打渔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