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39节作者:
李幺傻 连续十日十夜交战,双方的体力都消耗到了极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烈日暴晒,尘土蒙面,汗流浃背,眼前鲜血飞溅,耳边重炮轰鸣,飞机低空掠过,脚下血水横流……每个人都失去了人形,每个人的身体都透支了,每个人的神经都快要崩溃了。
日本人自认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意志力最坚定,神经最坚强,作战最勇敢的民族,然而,在衡阳保卫战中,他们遇到了比他们更坚定更坚强更勇敢的中国人。
日本战史有这样的记载,他们认为衡阳保卫战是“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两师团之原任大队长所剩无几,大部分之步兵队已变成由士官代理大队长,勉强支撑战斗之残局”。
八年抗战,日军攻占了中国多少城市,而唯有衡阳被他们认为是“唯一苦难”的,之所以苦难,是因为他们死伤惨重。仅仅在衡阳保卫战的第一阶段,日军就付出了25000人的伤亡,一个师团被打残。
衡阳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日军也有形象的记载。68师团和116师团的大队长所剩无几,大部分由士官代理。日军作战有一个特点,每当冲锋的时候,大队长这些中下级军官总是身先士卒。而当时的中国军队又何尝不是这样?每次冲锋的时候,营连排长总是手持驳壳枪和大刀喊:“跟我上!”东方军队都将身先士卒作为军官的优秀品质。
日军大队长之上有联队长、师团长,大队长之下有中队长、小队长。衡阳保卫战中,日军大队长由士官担任,那就说明中队长和小队长也伤亡殆尽了。战争的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衡阳保卫战后,日军116师团120联队旗手星野博写过一本《衡阳最前线》,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守卫战中,连长、营长、团长上阵带头冲锋反击……危机时,师长、军长亲自上前线,激励部下。衡阳的第10军昂扬着真正的军人的崇高精神……”
让对手敬服,这是军人的最高荣誉。
日期:2011-01-13 13:48:08
【3-9】
卢庆义说,第一阶段的战役中,敌我伤亡比高达5:1,这在抗战以来的所有战役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10军并不是国军当时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也不是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但是,第10军有一个好军长方先觉,方先觉绝对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在战前所构筑的种种工事,就扭转了国军在人数上的劣势。
一头狮子领着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领着的一群狮子。方先觉是狮子,横山勇是绵羊。
第10军构筑的所有工事都不是单一的,都是紧密结合,环环相连,每一个工事都是独特的作用。
卢庆义说,当时,方先觉提出了三不打:看不清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死不打。当敌人先头部队靠近的时候,秘密火力点的机枪不打,埋伏在暗堡里的士兵不动,只用散兵坑里的步枪进行阻击。而散兵坑里的步枪要求“每一颗子丨弹丨消灭一个敌人”。鬼子先头部队与散兵坑里的国军纠缠胶着的时候,鬼子的大部队就会急急赶来增援,这时候,火力点的机枪才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以相同的火力向日军倾斜弹雨,枪弹如同暴风骤雨,将鬼子团团包裹,旋转着,啸叫着,钻进了鬼子的皮肉,咬出了道道伤痕,让鬼子手舞足蹈,呼天喊地,四蹄朝天,一命呜呼。即使日军开来坦克也不顶用,坦克无法攀越七八米高的悬崖;即使鬼子抬来云梯也不顶用,埋伏在暗堡里的国军一群一群冲出来,只需把拉开的手榴弹丢下去,悬崖下的鬼子和云梯都被炸成了几节。那种景象爽心悦目,云梯与尸体齐飞,鲜血共火光一色。
日军《步兵操典》中有记载,每次冲锋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前锋,第二梯队是主力,第三梯队是援兵。而第10军的散兵坑对付第一梯队,机关枪对付第二梯队,手榴弹对付第三梯队。各打各的,有条不紊。所以,我怀疑方先觉一定看过日军《步兵操典》,所以他才能在衡阳保卫战中对症下药。方先觉实在是防守战专家。
再反观日军,无论是68师团和116师团,还是横山勇,在第10军的立体防卫面前,黔驴技穷,只知道使用人海战术。而人海战术,是冷兵器时代才会有的一种落后战术,在现代战争中,再多的人海也禁不住机枪的扫射。
7月2日后,已经焦头烂额的日军68师团和116师团精疲力尽,不得不转入部分休整。然而,这些天,日军还是没有停止进攻,只是严重受挫的日军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攻击凌厉,他们以毒气开道,企图攻占国军阵地,然而,这时候的国军已经掌握了要领,他们知道用毛巾浸湿捂在鼻子上,可以避免毒气的吸入。而陈纳德的航空队也从芷江机场起飞,空投防毒面具,等到日军发现了陈纳德的航空队,呼叫长沙机场日军飞机起飞拦击的时候,陈纳德的航空队已经转身离去,消失在云层里。
这些空投的防毒面具如同一面盾牌,让日军的毒气失去了作用。7月5日,300多名国军戴着防毒面具,趁着夜色,将丢失了的张家山阵地再次夺了回来。在衡阳保卫战第一阶段的战役中,张家山反复争夺20余次,最后被日军施放毒气才占领了。而国军有了防毒面具后,又将张家山夺了回来。
日军始终无法想明白的是,夜战近战是《步兵操典》上的基本课程,本来是日军的强项,他们用这种不怕死的精神从亚洲北部打到了南部,所向无敌,然而在衡阳城下,他们夜战近战的宝典失效了,他们遇到了一群更不怕死的中国军人。
7月6日,卢庆义接收到了由芷江转发的一份电报,电报是蒋介石签发的,电报内容为:1、嘉勉第10军将士,并指示再坚守两星期;2、嘉奖预10师师长葛先才恢复张家山阵地有功,奖励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刻蒋介石除了让方先觉坚守,再无良方。国军的重点是打通滇缅公路,十万精锐被空投到了印度,扩充到了新一军和新六军,远征军老兵梁振奋那时候就坐着陈纳德的飞机去往印度,加入了孙立人将军的新一军。30万精锐云集云南,准备发动滇西会战打通滇缅交通线。蒋介石手中已经没有牌了。总不能把这30万精锐再开往衡阳吧?劳师远征,谁都知道只会是败局。
蒋介石除了让坚守,还能说什么?
第二天,一架飞机飞临衡阳上空,将几枚勋章投到了地面,这些勋章包括此前通报嘉奖的几枚,分别是给军长方先觉,师长葛先才、周庆祥,团长陈德壁的。
卢庆义说,衡阳保卫战整整48天,他每天都要把战况发给重庆方面,包括阵地的失守,阵地的夺回,排兵布阵和病员伤亡情况。
当时,全国的眼睛都盯着4平方公里的衡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