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老君见天帝相问,忙睁开眼睛,向天帝稽首说道:“佛门在下界虽然发展很快,但也没有到与我教相抗衡的地步。众生平等,信教自由,只要众教宗旨向善,教众敬天礼地,万教归一,皆是善事。”说到这里,他竟看着通天教主道:“道友,释道同源,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通天教主见老君如此态度,不由更加激动,竟又一次站起来,看着老君道:“道兄,现在佛门编制已经有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佛,四大护法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假以时日,佛门必于我道教不相上下。而佛门是不是真如道兄所言,以善为法,佛祖神通广大,我们又怎得知?”见老君不语,他又转向天帝道:“下界是天庭的根本,如果被佛门垄断,天庭堪忧呀!”
“通天教主,朕统领宇宙,执掌万物,怎能以自身信奉道家学说,而贬拒他教。”天帝知道通天教主思想,不忍拂了他的心意,又道:“但凡新教,无不以扬善为本。佛门新教,但可任其发展,还是如道德老祖所言,顺其自然的好。”
见天帝和老君对自己的话不以为然,通天教主很有些窝火,便找了个理由,辞别天帝和老君,出了灵霄宝殿往三十三天之上找原始天尊去了,老君则留在灵霄殿继续讲经。
“……圣人体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觉,更与守一、静心、坐忘、服气、内丹等成为修道炼养之根本。”老君出口成章,侃侃而谈,至此方换气少歇。
天帝似有领悟,捻须颌首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必反,终必归。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是以‘无中生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君赞道:“天尊深谙道法,已知我之道,是自然之道亦是修行之法;我之德,是品行之德亦是处世之道。修道者须先修德,德高而道深,‘德’与‘道’合二为一,缺‘德’之辈难修道,修道之人先有德。识我真经妙义真谛,才会超脱物外,拥有平和安静的胸怀,明无为之道,实非‘无为’……”
老君正讲到这里,忽然灵霄殿内竟无故起了一股风,吹得他颌下银须飘飘。老君顿觉诧异,不由手捻长须,“咦?”了一声,停言不语,移目看着天帝……
殿内的文武众仙正在专心听老君讲道,忽被这无名之风搅扰,都觉得有些奇怪:“殿内向来无风,这风从何而来?”他们也如老君一样,不约而同地把疑问的目光向昊天大帝看去。
天帝也觉纳闷:“没有自己的允许,应该没有谁胆敢在大殿之上无故兴风啊?”他面带不悦,疑惑不解地向在殿内听道的风神问道:“风神,你可知这风……从何而来?”
风神也正在寻思殿内何故无名风起,忽听天帝问话,急忙答道:“小神刚才专心听道,也未觉察到风起何处。当然也更非来自小神。”
“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鼻,”天帝向站在殿角的天庭巡察灵官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鼻吩咐道:“朕命你三神即刻出殿,查明此风起自何处?速来报朕。”
三神领旨刚出殿不久,东天门值守的神将匆匆进殿来报:“启禀天尊圣帝,刚才小神在东天门率部值守,忽听到下界传来一声巨响,声如惊雷,紧接着一股连绵不绝的声波,激荡成风,扶摇而上只扑天门。风中隐约夹杂有不明生物的吼叫,小神不明,特来报与天尊得知。”
天帝略一沉吟,说道:“看来刚才这殿内无名之风,定与这来自下界的吼叫有关,只是不知是何妖兽神魔有此能力,一声吼叫竟然可以震扰天宇?”
众神面面相觑,正不知这吼叫缘于何物,只见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鼻三神已从殿外查看回来,向天帝奏道:“禀天尊,我三神出殿已探察明白:下界花果山山脚下的一块始祖女娲补天遗石,因感受天地精华,吸日月灵气,日久竟孕育成卵,当此晴天丽日之下爆石而生,产出了一只石猴。这石猴出世后,仰天一声呐喊,聚起的声浪呼啸而上,至九天而成风。刚才这殿上之风,就是这出世的石猴所为。”
天帝闻言,甚是惊讶:“晴天霹雳石猴生,仰天长啸九天惊。此猴乃天地所生,当非凡物,若能修道成仙,则能造福三界;若是为妖,以后则有可能会搅扰天庭。”天帝对如何处理此事有些犹豫不决,说到这里,他用征询的目光环视了一眼殿内的文武众仙,问道:“此猴非同一般,众卿以为……”
武班列中当即闪出新上任的天兵降魔大元帅——托塔李天王。他手托降魔塔,出班冲天帝施礼奏道:“小神觉得石猴今日刚一出生,就搅扰了我等君臣听经,由此可见,此猴当非良善之辈。为杜绝后患,请天尊即刻下旨,小神愿领天兵下界擒拿此妖猴治罪。”
李天王身为统领天兵的降魔大元帅,这几日在灵霄殿听经,早已听得昏昏欲睡,今日见有这样立功的机会,当然不肯错过,不待天帝定性,就已把石猴称为“妖猴”。
道祖老君却冲李天王摇摇头,然后向天帝说道:“禀天尊,老道以为此猴既是天地所生,不如顺其自然,随他去吧。将来他有什么道业归宿,就看他以后的造化了。”
天帝闻言,点头道:“既如此,就以道祖之言,暂且饶恕石猴搅扰我等听经之罪。将来他如果能成仙得道,那也是他的造化;如果成了魔邪,惹下祸端,那时再擒他不迟。——老君可以继续讲经。”
日期:2011-3-29 16:19:00
003 第三章节 一代天骄猴始王
且说石猴穿入山林,在山涧中奔走跳跃,欢喜之极。林中凉风习习,花香果味扑鼻,他跳上树杈,吃了些桃李,正欲到山涧边洗个澡,忽见前方树下有一汪水池。石猴在枝杈间几个纵身,跳到池边。水池波平如镜,水清见底,他以池为镜,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自言自语道:“我是谁?我叫什么名子?……”
石猴在池边呆了一会,透过水面,看见池底花花绿绿的有无数卵石,觉得好玩,就跳下水中,弯腰伸手掏摸。他一个接一个地从水中取出卵石,仔细端详:这些卵石有的绿莹如翠;有的亮红如霞;有的洁白如雪……非常美丽。石猴爱不释手,就把摸上来的卵石交替夹在腋下,想多摸上来几个带到岸上玩。如此反复,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他腋下始终还是夹着两块卵石。当他再一次从水中捞起一个晶莹透明的绿晶石时,不觉一怔,似曾相识,就举起来迎着太阳照了一下。谁知刚一抬手,腋下的两块卵石又“扑嗵、扑嗵”掉进水中。看着池中溅起的水花,石猴拿着手中的绿晶石,好像明白了什么,忙走到池边,把绿晶石放在池边一块平整的石台上。这样过了一会,石台上就堆起了一大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卵石。
石猴玩心正盛,乐此不疲,正干得起劲,忽听一声“唿啸”,从林中穿出几十只弥猴来。这些弥猴迅速把水池围了起来,对着石猴张牙舞爪,不怀好意地叫嚷着。猴群中一个身材明显高大强壮的弥猴,站在石台边弯腰抓起一块卵石,向石猴厉声喝道:“哪里来的野猴子?竟敢跑到我们的地盘上来捣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