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36节作者:
汤浩方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87
吕蒙开始行动,暗地里赊账,为自己手下的士兵,赶制了一批深红色的军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
孙权视察来了,见他的部队军容整齐,训练有素,大悦,不但没裁他的兵,反而将其他部众交由他指挥。
从此,他很受领导重视,成为孙权的心腹。
自周瑜去世后,吕蒙逐渐成为孙权最信任、最宠爱的将领,两人生死与共。征合肥,孙权在逍遥津遇险,他以死护卫;他病了,孙权广招名医,只要能治好病的,赏赐千金!
可是无力回天,最后,他还是走了。
孙权悲痛万分,不能自已,他失去了自己最可信赖的下属。
吕蒙只顾打仗,不爱学习,因此学识浅薄、见识不广,连写个报告都要找人代笔。
孙权告诫他,要多学习,他推脱太忙,没时间。
孙权说,读书并不是要你做博士,而是要学以致用,你忙,难道还有我忙吗?我都经常读书,获益匪浅。
吕蒙这才明白,忙,只是借口,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
他开始变得勤奋起来,刻苦学习,闲暇时就捧起书来读,孜孜不倦。等到鲁肃跑来看他时,已是非同往日,两人喝到兴头上,谈到怎么PK关羽的问题,吕蒙问鲁肃有何妙计。
鲁肃一向瞧不起他,不愿多讲,随口说,到时候再看吧!
吕蒙不紧不慢,说关羽这么难对付,难道不应该早做准备?说完,立马就为鲁肃陈上三条妙计,鲁肃大吃一惊,以为面前坐着的不是吕蒙,而是诸葛亮。
他赶紧跑过去,摸着他的背,说真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有学问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啦!
吕蒙颇为得意,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道理,大哥怎么才明白?”
鲁肃很兴奋,马上就登堂拜母,与他结成了好兄弟。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可见时间能改变一切,只要你想改变,没有什么不可以,自己的命运,更是如此!后来,孙权还感叹说,人富贵以后,更要放下架子认真学习,轻财尚义,不亦休乎?
好学上进,必将所向无敌!吕蒙最后能“白衣渡江”取荆州,把关羽打得惨败,正是他好学的结果。
另一个人才,便是刚才讲的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大户人家,但是个苦命的孩子,刚出生不久,老爸就死了,只好和奶奶一起生活。
他家有钱,时天下大乱,他不治家事,到处花钱,把家里的田地卖掉,去帮助穷苦百姓。平时,他也喜欢结交读书人,因此甚得家乡人欢心。
周瑜为居巢县长时,闹灾荒,知道鲁肃是个慈善家,也跑来募捐。
当时鲁肃家里只有两囷(音qūn)米,各三千斛。他果然好说话,二话不说,带着周瑜就去提米,并且一给就是三千斛。
周瑜一看,觉得这小子是个奇人,赶紧与他交了个朋友,两人从此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谊,而“指囷相赠”的故事,至今让人感慨。
鲁肃身材魁梧,长相奇特,可以说是个超级猛男,他少有壮节,还有一门特别的爱好:爱出鬼点子!
见天下将乱,他知道,战争年代就要来临了。他开始学击剑学骑射,招集一帮少年,在南山中射猎,不但供给衣食,还讲武习兵,建立起了一支私家军队。
日期:2011-3-15 19:31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88
这样的出格举动,并不被人看好,家乡父老都说,鲁家不行了,才生出这么个狂小子!后来各地豪杰并起,鲁肃再也按耐不住,想去开创自己的事业,鼓动手下一起去江东,部属纷纷赞同。
他的大名,让袁术知道了,也想来占点便宜,署他为东城县长。
早就看出袁术不是什么好鸟,鲁肃不买帐,知道袁术不会放过他,于是乘机带了家里的老老少少,另有一百多轻侠少年,共三百余人,浩浩荡荡赶往周瑜那里。
袁术派骑兵追来,鲁肃既不跑,也不逃,只是不慌不忙的排兵列阵,并张弓搭箭,对追骑说:
“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事理,抓了我有功不赏,无功不罚,何必苦苦相逼?”
说完,他命人将盾牌放到地上,远远的一箭射去,只听见“突”的一声脆响,利箭将盾牌瞬间洞穿!①
------------------
①《赤壁》电影中,为了衬托诸葛亮的从容,鲁肃简直成了一个小丑,太不应该。
追兵一看,这样的神箭手,还是不要惹,搞不好自己变盾牌,加之又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于是撤走。
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吓退敌人,也只有真正的实力,才是最好的安全保证。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鲁肃找到周瑜,恰逢周瑜此时东渡归策,他一同前往,在曲阿安家。
就在这时,把他从小带大的奶奶突然去世,他悲痛欲绝,将她老人家送回老家安葬。
在家里,他接到好友刘子扬的信,要他去投奔巢湖的“山大王”郑宝,说那里土地肥沃,是个好地方。
鲁肃动心了,给奶奶办完后事后,回到曲阿,此时孙策已遇刺身亡,周瑜将他母亲和家人迁往吴郡。在那里,他再次见到了公瑾兄,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周瑜一句话就打消他的念头,告诉他,投奔孙权,才是正确选择!
鲁肃听从了。
幸好没去投什么郑宝,后来这家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连脑袋都被刘子扬②设计砍掉。
------------------
②刘晔字子扬,所以刘子扬即是刘晔。
周瑜很高兴,赶紧向孙权推荐,说鲁肃才干非凡,应委以重任,并要他多延聘一些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
孙权知道周瑜推荐的人才,品质必定不错,立即接见,两人开始了一场对话,这次对话,堪称东吴版“隆中对”。
孙权面见鲁肃,谈得很投机,对他大为赏识。
等其余宾客走后,孙权觉得不过瘾,又把他拉回来,因为还有问题想问。
为表示亲密,孙权把两人的坐榻合在一起,相对饮酒,准备“时事开讲”。
喝着喝着,孙权就直奔主题:
“我想成就霸业,你怎么帮我?”
鲁肃也不含糊,提出自己的设想,归结为三点:
一是汉室不可兴,曹操不可除。
二是鼎足江东,坐观其变。
三是消灭黄祖,灭掉刘表,控制长江,再图天下。
日期:2011-3-15 19:43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89
听到如此超前的理论,孙权似乎一时还难以适应,谦虚的表示自己不敢这么想。当然不是不敢,而是故意打丨马虎眼,毕竟汉室不可兴这种惊天动地的言论,从他嘴里说出来,有些敏仐丨感,心里有数就行了。
这就是“合榻对饮”的历史故事——“榻上策”,就此诞生!
这一次会面,让孙权对鲁肃刮目相看,帝王之业,开始在他的脑海浮现;同时,也让鲁肃从幕后走向历史前台,并逐步走向人生的辉煌——在东吴的战略制定方面,可以说,他就是孙权的诸葛亮。
对于鲁肃这样的先锋派人物,有人不高兴了。
张昭炮轰这小子狂妄,年少粗疏不可用,孙权只是打哈哈,相反对他愈发器重,不但送给他母亲衣服帏帐和日常用品,还赏赐财物,让鲁肃的生活,过得又如从前一样滋润。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孙权很清楚“榻上对”的价值所在。
这个战略规划,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主张“鼎足三分再一统”,这给他指明了前进的康庄大道,孙权清晰的知道了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