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59节

作者: 汤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行枢不以为然:“废掉他还不容易?”
  于是乎,两人又拉了其他几名将领一起密谋,准备袭击宇文化及,立司马德戡做老大。他们还派人去交结义军首领孟海公,请他做外援,但为了等回音,就拖着没立即行动。
  当时,司马德戡带领一万多人殿后,这么多人一齐突袭宇文化及,似乎胜券在握。
  内讧又要开始了。
  司马德戡看着机会来了,喜上眉梢——宇文化及派宇文士及说是来后军游猎,司马德勘出营迎接,不想宇文士及脸色一变,当场将他逮捕。
  事情败露!司马德戡被押到宇文化及处,化及责问他,正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为什么要谋反?

  司马德戡答:“本来杀昏君就是受不了他的荒淫残暴,没想到推你做老大更差劲,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宇文士及红着脸,又说不出话,只好命人将司马德戡吊死,并将他十余名同党全砍了。孟海公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命部下备好酒菜,热烈欢迎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继续西行,不料前面,有一个更可怕的对手在等着他。
  日期:2011-3-16 11:38
  李世民真相  第一部  惊变(摘选)作者:汤浩方表面工夫
  杨广已死,新一轮皇位争夺战正式打响!

  “太上皇”命丧江都,最高兴的,恐怕是远在长安的表哥李渊(早就等着这一天)。
  当然,表面工夫还是要做的,当他听到杨广的噩耗后,立即安排杨侑一同到大兴后殿,搞了一次隆重的追悼会,而自己则表现得比死了亲爹娘还要难过,伏地长拜,痛哭不已。
  洛阳的杨侗,在元文都等人拥立下,即皇帝位,改元皇泰,尊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可惜名号没后来李渊送的炀帝响亮,所以我们现在称杨广都是隋炀帝,叫隋明帝,会被人笑死。
  全国三支最大的农民起义军,窦建德的河北方面军,也着手建立政权;杜伏威的江淮方面军,称霸一方;李密的河南方面军,则仍然与王世充纠缠不清,进行拉锯战,虽已称魏公,皇帝却没有做。
  人去楼空的江都,靠陈稜肯定没戏,不久,他就被李子通打得去投靠杜伏威,同时,李子通称吴王。

  这时的杜伏威已向杨侗称臣了,被封为楚王,与陈稜是老对手,看他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很看不起,一刀了结了他。陈稜一生,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安葬杨广,也算没白活;而处在今天湖广一带的萧铣,几乎将华南全占了,称梁帝,拥兵四十万;出身江南世族的造反头子沈法兴,也向杨侗称臣,自称梁王。
  自此,在江东一带,形成吴、楚、梁三个割据政权,三足鼎立,又一个“三国争霸”到来了。
  此时,江南的半壁江山,已经没有一寸土地打上隋的“商标”了,时不我待,此时不称帝,更待何时?李渊早就憋不住了,蠢蠢欲动,随即通过杨侑给自己下诏,进位相国、加九锡,赏了一大堆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玩意。
  五月十五日,李渊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他的功绩被捧上了天,说成是再造社稷的圣人,这皇帝,非他做不可了。社会舆论炒得热火朝天,到处都是李渊如何伟大、如何圣明。
  这时,吹鼓手裴寂也来凑热闹。
  裴寂率文武百官两千余人向李渊上劝进疏,并直呼陛下,大喊万岁,讲了一通大道理,好像李渊不称帝还不行,不然大伙就没法活了。可是,李渊将劝进疏退了回去,只是说知道了。
  其实,这是古代称帝前的惯例,要故作姿态,三揖三让才能接受。不推辞个几次,就显得这人太不懂味,虽然心里想要,可嘴上不能说,还要做出不想要的样子,而别人又一定要塞给你,这才算懂味。如此再三,你好像是没办法不得已才收下的,再说些盛情难却的话,别人肯定就认为,你是个众望所归的人——这就是中国特色。
  而此时,全国各地的奇异事件,也不断涌现。

  日期:2011-3-16 11:38
  李世民真相  第一部  惊变(摘选)作者:汤浩方打上门来了
  武德元年(618)六月,薛举联合梁师都,发动对唐朝的战争。
  其实,他不主动来攻,李渊也不会放过他。
  此时的唐朝,并没有垄断全国,还只是个小公司,在她的周围,仍有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尤其是陇右的薛举、代北的刘武周、河北的窦建德、湖广的萧铣、江浙的李子通,以及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中原的李密和王世充这几大政治势力集团,是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
  要想一统天下,就必须消灭或者降伏所有对手,该怎么办?
  以唐朝现有的实力,全面出击,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成功,李渊采取了一个高明的策略——各个击破,他的整体战略是:先西后东,先北后南。
  这是因为,如果要争天下,必须有个稳固的后方,而西北的薛举,直接威胁关中;还有河西的李轨,北面的刘武周、梁师都,个个心怀鬼胎。
  只有将西北强敌一一摆平,把中国北方控制在手中,进可攻、退可守,才能逐步统一天下,李渊很明白这样做的重要性。

  他准备拿薛举第一个开刀,打算先夺取陇右,再夺取河西,不想薛举带着梁师都,自己先打上门来了,那好,咱就奉陪!
  薛举兵分两路,一路由部将钟俱仇率领,直取关中;一路由自己亲自挂帅,向关中门户泾州出击,气势汹汹的直扑长安,为壮薛举的声势,打手梁师都也率军进犯灵州。
  本来还没做好决战的准备,如今薛举不请自到,也只好陪他玩玩了,李渊应对的办法就是:派太子詹事窦轨为秦州总管,抗击钟俱仇;派骠骑将军蔺兴粲领军,迎击梁师都;同时亮出自己的王牌,秦王李世民奉命为行军元帅,率大军正面迎击薛举。
  当时军中有八大总管,分别是刘弘基、柴绍、丘行恭、李安远、慕容罗睺等人——“八大金刚”在手,怕什么怕?
  秦军来势凶猛,进逼高墌,跑得快的,已挺进豳(音bīn)州、岐州一带,并派游兵四处扮鬼脸,派小广告了。

  李世民认为,薛举从天水来攻,与高墌路途遥远,中间到处都是山,运粮肯定困难,只有和他拖,打持久战,等他粮食吃完,再废了他!
  李世民下令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在营地筑围墙、挖壕沟,坚守不战,命部下加强戒备,一律在营内打牌、睡觉、侃大山,只等着薛举饿肚皮,士气低落的时候发动袭击。
  然而,世界上的事,是很难预料的,计划不如变化快。
  日期:2011-3-16 11:39
  李世民真相  第一部  惊变(摘选)作者:汤浩方轻敌的后果
  两军在高墌对峙,李世民却不幸染病,得了疟疾,全身忽冷忽热,只好在营中养病,军事指挥大权暂交给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

  李世民告诫两人,先不要理薛举,等他病好了,再亲自去摆平他们。
  退下后,殷开山把刘文静拉到一旁:“秦王是担心你没能力才这么说,我们应主动出战威慑敌军!”
  38910楼
  刘文静觉得有道理,加之贪功心切,听信了殷开山的鼓动,下令陈兵高墌西南,向薛举炫耀军威。更要命的是,他竟然仗着人多,骄傲轻敌,不加防备。
  轻敌,就没得玩了。
  薛举派了一支精锐骑兵,埋伏在唐军背后。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赶紧写了封信告诉刘文静,叫他快些回营,无奈信还在半路上,就打起来了。
  七月初九,双方大战于浅水原。两军将士拼死向前,杀得血肉横飞,刘文静指挥大军正面冲击,却见背后猛地杀出一支犀利的骑兵。

  腹背受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