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副教授说:我昨天上网,在网上看了一个,很有意思。我说给大家听听。有一个女大学生去公司应聘,经理出了道题考她。热水壶、冰箱和女人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女大学生想了想,回答说,热水壶是拔了塞子倒水,女人是塞子塞上倒水;经理点点头。冰箱呢?女大学生一笑,继续说,冰箱是放进去的肉是软的,拿出来就硬;女人呢,放进去的肉是硬的,拿出来就软。经理大悦,说道,回答满分,你很优秀,被录取了。
还没等说完,就有人笑了起来,特别是李冰,笑得直不起腰来,等他喘出气来,说道:你也是个知识分子,怎么也学得堕落了,说出如此黄色的段子来?
我在网上看到的,仔细想了想,还是很有意思。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下面该谁了?姚副教授问道。
论到化学博士李冰了。他说:我刚回到国内,这一类的东西接触少。我说一个外国的笑话吧。有个叫约翰的男人,看到他家的邻居男人每次外出时都要和女人接吻告别,很是羡慕。他就对自己的太太说,人家约翰的太太每次都和他男人吻别,你也给人家学学,接接吻。太太说,我才不学他呢,他嘴里一股大蒜味。
勉强通过。
马成功看了看周围,论到自己了,他满脸带笑地说:我说一个我们老家的段子吧,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
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你只管说出来。有没有意思,大家自有公论。姚副教授急了。
马成功说道:中央的一个工作组到我们老家的农村去调查,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幸福生活的情况。工作组问,改革开放之后,你们的生活过得好吗?你说说。一个五十来岁农民说,过去生活苦着哩,白天没吃的,夜里没日的。刚改革那会,白天有吃的,夜里没日的。后来的日子就好了,白天有吃的,夜里有日的。现如今改革开放的生活就更幸福了,白天想吃啥吃啥,夜里想日谁日谁。工作组的人一听,大惊。
一直没有笑的王教授终于笑了。一个农民,用最简朴的语言,把农村的生活描绘得活龙活现,妙趣横生,又回味无穷,这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无法创造得出来的。
姚副教授抢过话头,大声说道:王教授一直没有笑,还是马教授说的段子他才笑了。我建议,王教授和马副教授两个碰一杯,你们有深刻理解!
两人谁也没有推辞,站了起来,当啷一碰,喝了。喝得很爷们。
王教授问:下一个,该谁说了。
张教授说道:该我了。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说什么呢?有个东西,我保存了好长时间了,不知道行不行,说出来与大家共勉吧!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和,慈生于博爱,情生于相知,善生于感恩,福生于快乐,喜生于健康。
姚副教授说:不行,太抽象,太理性,也太文绉绉的了,不适合今天这个场合。你重新来一个。我给你三十秒时间。开始!
张教授不敢怠慢,说到:这是一个朋友发给我的段子。说当今社会,穷人吃肉,富人吃鲜。贵人吃菜,官吃驴鞭。男人想长,女人想瘦,狗穿衣服,女人露肉。农村早晨鸡叫人,城里晚上人叫鸡。还有呢,哎呀,是什么?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就记住了这几句。
姚副教授大声叫道:好!也算过关了。最后我给大家贡献一个最好的段子,如果说了没有人笑,我自罚一杯。
(待续)
日期:2009-03-14 20:54:40
20、
好!好!大家都同意了。
姚副教授诡秘地一笑,说道:我这个段子呀,可能有点少儿不宜。李冰,你到底结婚了吗?要不,你回避一下?现如今,新概念新名词泛滥。举一个例子,有一种事,叫法多种多样。说啊,文化人叫做爱,干活的叫推小车;嫖客叫打炮,妓女叫砸皮腕。养羊的叫跑羔,养牛的叫漫群;文学家叫翻云覆雨,法学家叫发生关系;艺术家叫水乳交融,哲学家叫对立统一;山东人叫干,东北人叫整;郑州叫挡活宝,开封叫拉弦子;铁路上的叫法也有特点,站里叫弄,段里叫上,局里叫操,部里叫瞎整。
好一个黄色的段子。黄是黄,黄得有味。大家都乐了。姚副教授还没有说完,张教授已经眉开眼笑,马副教授心悦诚服;王教授触景生情,笑得前仰后合。李冰浮想联翩,喜得身心激荡。
王教授问道:你这些玩意都是哪里弄来的?还真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党政军警、工农学商,雅俗共赏。
姚副教授回答说:是一位铁路上的朋友发给我的,觉得非常有意思,就存了起来。谁要是想要的话,我可以发给他。
几个人都说,你给我们发个群发吧。
朋友几个,喝得痛快,喝得快乐。不知不觉几瓶酒下了肚。今天倒好,没有人喝醉,只有李冰一个人,尽管是个化学博士,但是对乙醇的研究还没有到位,已经迷糊在喝进自己身体内的乙醇之中,不能自拔。
(待续)
日期:2009-03-15 21:29:36
21、
第八章
本章简介:从外表上来看,这好像是一个阴谋,是一个成熟男人设计下的诱骗女人的阴谋,漂亮的女人已经喝醉,已经上了当,正一步步地走进男人的圈套里。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就会可想而知了,好戏还在后面。
最近,王教授一直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生活该怎样过?对于别人,可能都不是一个问题。可是,对王教授来说,就是一个必须要回答、也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王教授认为自己一直很努力,在教学第一线积极工作,认真上课,认真教书。他甚至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一进入课堂,走上讲台,整个思维都活跃起来,浑身充满着激情。他愿意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每当看到学生有了专业上的进步和提高,他都会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内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王教授现在有一种最明显的感觉,这书是越来越难教了。能教的,自己不想教;想教的,自己又不能教。他都不知道这书到底应该怎么教了。当了多年的教授,现在落聘了。不是自己不愿意当,也不是自己不努力,是碰上了制定的政策,当不了了,落聘了。这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不是个滋味。
王教授认为,自己几乎天生就是当教师的材料,干不了别的。现在高校教师聘任的规定,对老老实实做教师的人非常不利。
说到了教师的科研。作为一个大学的教师,谁都知道科学研究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谁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去从事科学研究。他也在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设计一些科研的选题。但是,一到审批,教师就成了劣势群体,权力者们都在盯着这块唐僧肉,哪还有一般教师的份呢?课题越大,课题的级别越高,竞争越激烈,难度就越大。王教授连续三年申报,屡报屡败,屡败屡报。精神可佳,但是效果都一样,两手空空。一年又一年,只得是仰天长叹。
王教授认为,不是自己不努力,也不是自己没能力,是现有的这种体制,使普通的教师们始终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劣势地位,机会总是不惠顾他们这些教师们。
现代社会,最宝贵的是什么?是机会。
王教授在心里总是给自己打气,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照样能把国家、部委级的科研课题做好。他看到学院里的一些人的国家、部委级的课题,也细心地拜读过。最突出的感觉是,就这样的东西,自己也能做好。说不定还能做得更好一些。为此,王教授很不服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