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真实--听小权儿说说身边那些真实的灵异事件》
第17节作者:
小权儿不文艺 “嘿!你俩,上来啊!哈哈!”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爬个树么,猴子都会爬!”
“哈,那你说,什么事了不起?”
“你敢不敢爬那边的塔……据说那可是镇妖的塔……”
“有什么不敢的!”说着就从树上下来,往小塔那边儿走……
日期:2012-5-1 21:47:00
那孩子也真是厉害,没用几下就爬到了小塔的顶帽儿。
“哈哈,怎么样,厉害——”说到这,声音戛然而止。
两个孩子站在下面看着他。
“你们……你们有没有听到有人在哭?”
“没有啊”
“很多人……在哭!他们……”只说到这里,那孩子一个重心不稳,登时跌落塔下!
那一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五……
……
自那孩子死后,住在那的人说,每到鬼节你爬在小塔上听,下面就会传来很多人哭着喊冤的声音……
小权儿没试过,不知道有没有人敢尝试下……
在这,小权儿我有个想法:鬼节这天,我们提前把那个塔下铺上厚厚的棉花垫儿,然后在爬上去,看会不会听到些什么……
日期:2012-5-1 22:00:00
来自丹东档案馆的资料(由热心网友整理),小权儿转个: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2月13日(旧历正月初三)晚,满洲舞台门前灯火辉煌,非常热闹。这天观众非常多,各大商号春节放假,财东、掌柜、劳金、小伙计都来看戏,尤其新婚不久的新郎、新娘,利用初三回门探望岳父岳母的机会,一边搀扶老人,一边带着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妻姊妹,全身珠光宝气,欢天喜地地拥进剧场,使剧场里显得人山人海,去晚的观众连立足之地都找不到。
这天晚上演出的剧目是:前边开场戏是锦秋衡的《三进士》,中间是张惠亭与筱麟童(郭景春)的《力杀四门》,压轴戏是花碧兰与艳丽华的《盘丝洞》。在《力杀四门》即将接近尾声,《盘丝洞》尚未上场之前,忽从后台飘来一片浓烟。武生筱麟童不明其故仍在演出,只听他师父高德利在后台向他喊道:“后台着火了!快下场!”筱麟童立即冲进浓烟,与其他演员一起从后台便门逃去。这时浓烟已遍布前台,火苗也向观众扑去。观众大惊,纷纷奔向两侧边门或前门欲夺门而出,谁知门扇却向内开启,因互不相让,加之门里挂有防寒用的皮门帘,所以将门越挤越紧越难以启开,不仅谁也出不去,反而有的却被践踏而死。前门守门的见观众由场内拥出,以为验票时白看戏者而被赶出,不仅不开门放人,反将前门堵截勒令补票,待弄清里面已经失火,再开门已来不及,这些人已被卷入火舌之中。楼上的观众更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挤下楼来,却也因门里早已堵满了人而干着急出不去……
日期:2012-5-1 22:06:00
楼上一些大胆的观众,砸开了窗缝糊好挡风纸条并被钉死的楼窗,跳了出去,有的跌得脑浆四溅当场死亡,有的跌得腰折腿断尚能留存性命,但也有侥幸未受伤者。
此次火灾发生在当天晚间7时40分,半夜11时30分方始将火救灭。全场观众1,200余名,烧死者800余名,行方不明者尚大有人在。戏园被烧得仅剩断垣残壁,直至次日,烟雾仍在袅袅不断。两侧边门与正门出口处尸骨堆积如山。皆经清理尸体者将未被埋没的尸体依次陈列,由次日午前8时起等待亲人认领。余者陆续发掘。认尸者哭成一片,个个悲痛欲绝。尸身大多被烧得焦糊破烂,面目难辩。
在失火这天晚上,北风怒号,延烧附近居民23户,损失30万元。火势刚被救灭之后,即有一些趁火打劫者,从尸体上窃走金手镯、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金簪、金钗等无数。
事后仅由官方清理出的金银珠宝等饰物就装有一桔子箱之多。商号柜伙被烧死最多者有:财神庙街老天祥药房柜伙被难而死者21名;三道桥同乐春柜伙及其分号柜伙观剧者共21人;葬身火海者19名,逃出者2名(由楼上厕所附近窗口跳出);前街聚宝广泰柜伙惨死者11名……
日期:2012-5-1 22:11:00
“满洲舞台”火灾发生后,全市剧院为哀悼罹难者,由15日起一律停演三天。
当局将无人认领的尸身收棺后,移至九道沟供认,组成葬仪委员会,与罹难各家属联合举办葬礼,于16日午前9时举行盛大的“合同慰灵追悼会”。安东省公署着令各机关、安东丨警丨察厅、县公署等单位负责火灾善后等事宜并调查起火原因。
调查结果是后台火炉烧得过红,烤着附近纸糊的“胡(狐)仙堂”,火苗上窜至纸棚,又将糊在纸里的电线燃烧,以至延烧到前台,将这一座涂有油漆的木造楼房在烈风中霎时便化为灰烬……
火灾后,安东省公署立将火灾情况电告中央民政部请示措施,民政部便派遣地方司事务官关庆绅、卫生司防疫官桑波多、事务官符志坚等一行于15日8时乘快车由新京(长春)赴安,协商应急措施。虽其来势甚疾,但无丝毫对策。仅由县公署、协和会、总商会与各机关,于26日午后1时在火灾现场联合举行“共同追悼会”,并决定在火场建一公园树立供养塔。此塔于11月竣工,正面刻有“满洲舞台罹难者慰灵碑”,左侧刻有两行小字,一为“康德四年(公元1937年)十一月5日建立”,一为“安东省长黄富俊”。为娱乐场所安全起见,省公署通知省内各县当局,速令不合防火规定的各影院、戏园均须增设或改为向外开启的太平门。很快这种太平门便被东北各地娱乐场所所采用。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日期:2012-5-1 22:21:00
顺道,解释下满洲舞台,即大戏院的由来:
聚仙茶园旧址位于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广济花园,始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当时该地为一个极为繁华的交易市场胡同。
初建的聚仙茶院仅是一座席棚茶园,设施简陋,主要演唱直隶梆子(河北梆子),茶园园主孙乾一。次年(1908年)就在原址建成一座木结构二层“板楼”,仍叫“聚仙茶园”。因当地另有“丽华茶园”建园稍早,当时人习惯称其为“老戏园”;而称聚仙茶园为“新戏园”。1921年(民国十年)改称庆升茶园,园主陈子琳、齐永景。
至1923年,茶园因失火被烧毁。陈子琳等集资重建砖木结构的二层建筑,于1924年(民国十三年)9月竣工,更名为华英舞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