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无肉不吃饭,一晚不X不睡觉--一个老太婆讲自己年轻的事儿》
第42节作者:
文盲法盲 混子笑笑,说:“那时真不懂事,惹你生气了,让你今天还记得。”说完给老师递上一支烟,知识青年老师连忙拱手说:“不会。”
青年老师问一直坐在一旁不太说话的小娅:“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小娅说:“省城财经大学。”
小丽一听,对着小娅说:“俺的一个高中同学也是在你那所大学毕业的,叫伊枝子,你认识么?”
春雨见小丽一脸惊愕,说:“什么枝呀叶的,大学里人多着呢,你以为是小学堂啊!”
小娅摇摇头,说:“人是不认识的,但这个名字好熟悉,不知是否是同一个人,俺们县城公丨安丨局里就有一个这样的人,那次俺去公丨安丨局办点事,就是她接待俺的。”
“天下同名同姓的多着呢,哪有这种巧合?”春雨接过小娅的话茬,几个年轻人越聊话题越多,时不时发出爽快的笑声,知识青年老师与混子的话儿反而慢慢地少了。
外面两个小孩不住在催促父母陪他们去外面看雪,拍照,混子聊了那么久,正好找个借口说要回去了,临走的时候对知识青年老师说:“有时间你们都过来俺家玩。”
知识青年老师送走了混子,与春雨兄妹们趁着这场大雪也难得与孩子们一起去放松一下心情。。。。。
日期:2010-08-22 15:04:39
山村里的雪显得特别安宁,墙角里,瓦檐缝间,杂草丛中,石头上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走在青石板上,发出轻柔的声音,像是怕惊动赏雪人的好心情。村里的孩子们都在小学堂的操场上跑来追去的,脸被冻得红通通的,小手也冻肿了,像个小面包,但他们稚气的笑声却在冷冷的空中回荡着,小河里的水哗哗哗地低吟着,轻薄地与滚落在河里的冰块们嬉闹缠绵着,连岸边的芦苇也经不住雪花的诱惑,压得弯曲着身子,把头浸在冰冷刺骨的水里,任那细细的水流抚摸着。
一家人来到村口里,站在那座古老的石桥上,望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大山,近处低低矮矮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春妮兴奋地说:“咱们都站在桥上,合个影,怎样?”
于是,知识青年老师夫妻每个人前面抱着一个孩子站在桥阶梯的中间,村花夫妻坐在最前头,后面站着春雨小丽,春妮刚要拍时,才发觉自个儿没入镜头,说:“唉,只为了你们开心,把自个儿也忘记了,要么,俺去叫一个人过来拍。”
村花笑着说:“等你们都成家立业了,俺有了孙子孙女后,再来一张全家福!”
春妮也笑了,说:“那就照妈说的,哥,嫂,你得赶紧给妈生个胖孙子出来哟!”
小丽笑着说:“一家人就是你贫嘴,你也可以给妈早点生一个外甥女出来啊?”
“哈哈哈。。。看着镜头,一齐说:茄子!”
只听“卡嚓”一声,一张张笑脸定格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注定在那个雪天绽放,成为一家人永远的记忆。
两个小孩子见操场上小孩子多,闹着也要去那儿玩,春妮说:“姨夫,也进去看看你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吧。”
虽说老学校拆除建了新的,但知识青年老师曾经住过的房间还是孤零零坚守在学校一个角落里,只是显得更加破败不堪了,里面堆满了杂物。村花走在前面,脚步越发显得沉重起来,对小丽说:“你们尽情地玩吧,时间不早了,俺回家做饭去。”臭男人见村花要走,也跟着走了。
孩子们见到陌生人进来,又看到春妮老师,像一只只袋鼠一样,乱蹦乱跳地跑了出去,空荡荡的校园里只剩下几个大人。
知识青年老师一言不发地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伫足观看,他来到那间低矮的屋间,从窗子看过去,那课表依旧挂在墙上,那张睡过的床还是静静地躺在那个角落里。春妮见姨夫站在那间矮屋前依依不舍,笑着问:“怎么,还想睡那间屋子?”
知识青年老师苦笑一下,说:“唉,想想过去,时间过得真快啊!”
小丽若有所思地问:“这学校听春雨说,还是你投资建的呢。”
知识青年老师说:“人生越在那里艰苦,越对那地方有感情,每次来到学校,目睹那物那人都会勾起俺对自己那段岁月的回忆,说投资不如说投入的是自己那份感情吧。”
知识青年转过身对春妮说:“去把这两个孩子叫过来,俺全家要在这间小屋子前合张影,如果哪一天这间房子倒了,也好作个纪念。”
不一会儿,两上孩子跑了过来,知识青年老师一家四口人站在那间矮屋前,脸上荡漾着笑容,一张魂牵梦萦的照片化作了他一生的珍藏。
日期:2010-08-22 16:13:42
几个年轻人越玩越疯,知识青年老师夫妇说:“你们玩去吧,俺回去了。”夫妻俩刚走了不远,见小媳妇店里走出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出来,知识青年老师定睛一看,大喊一声:“老校长。”
老校长见是知识青年老师,说:“俺才从小媳妇的嘴里知道你来了,要么,去俺家喝碗酒?”
知识青年老师说:“这大过年的,谁家都忙,过完年再来给老校长拜个发财年!”
老校长笑呵呵地说:“大家发财,唉,自从你离开了小学堂,少了你这么一个好老师,学校教学质量也一直低落,不过,幸好春妮回来了,俺这个校长才有点脸见家长们。”
“你也快退了吧?”知识青年老师问。
“快了,还差一年,这个校长头衔伴随了俺半生,终于要卸下了,让年轻人干学校才有朝气。”
“老当益壮,谁不知道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老校长长吁一声,说:“甭提能力的事了,要是能像你那样,俺十个也抵不上你一个强。”
知识青年老师见老校长越说情绪越低落,也就不多说了。他知道老校长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一个不争气的只管要吃要喝的傻儿子。老校长是民办老师出身的,年轻时每月拿的钱少,儿子有多灾多难的,一家人的生活难以糊口,媳妇每天起早摸黑的磨豆浆做豆腐卖,长年累月下来,也落下一身子病,傻儿子娶了一个媳妇也是残疾人,幸好有一技之长,这一系列变故让老校长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与人说话总免不了唉声叹气,但在学校里教学却是兢兢业业的,带学生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只要那个孩子学习跟不上,哪怕自己不吃饭也得让学生弄个清楚,每次全学校排名也总是名列前茅,了解他的老师都知道,他的成绩是用时间磨出来的,至于教学方法,他可不管那么多。
知识青年老师安慰着老校长说:“你也甭想那么多的事儿,有时间进了城,记得一定要来俺家吃一顿饭,说说话儿。”
老校长连连点头,说:“村里的人真没有看错你,过完了年,一定来俺家喝上一杯酒,吃顿饭,也不枉俺们同事一场。”
“好,一定来。”知识青年老师边说边走,见小媳妇的店里热闹,便回家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