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巡警,摆摆我巡逻的那些事儿吧》
第9节作者:
王九郎 这时,接到了110指令,有人拎棍子打人。我俩不敢怠慢,两分多钟赶到现场。报案人是位女同志,随行的还有她的两个好姐妹。当我询问她是怎么回事时,她的俩姐妹比她还激动,争着抢着要说,搭档王说,你们这样一起说,我们俩听谁的好呢,让报案人说完,你们补充行吧?两人很不情愿地住口了,在报案人说的同时,还时不时插嘴,哎,三个女人啰嗦了半天,我明白了大概意思:报案人王女士,三天前在某专卖店买了一件棉袄,今天穿出来给好姐妹看,俩姐妹说衣服太大了,而且衣服还有个破损的口子,她就找来,要求退衣服,店主不给退,还打人。
呵呵,哥看她那俩姐妹嘴巴,刀刀不饶人,于是便说,公不公道,打个颠倒。如果你们是卖衣服的,有人从你们店买了件衣服,过了三天,又要退,你们同意不?
王女士其中一姐妹说,如果是我,我一定退,顾客就是上帝嘛。另一姐妹也符合,对,如果是我,我也会给退。
搭档王说,你们这是经济纠纷,我们公丨安丨机关没有权利,非要逼着人家给你退钱,这都三天了,你们才找过来,如果人家说衣服是你们自己弄烂的,谁也无法证明啊。
王女士说,那她用棍子打我们你们丨警丨察也该管吧?
我问,打着你们了吗?
她们三人说,没有。我们跑了,要不就打着了。王女士又说,我很不容易,单身带了俩孩子,几年都没买棉袄了,丨警丨察就让他们把钱给退了吧。
哎,哥是善良人,于是对她们三人说,这事,我只能帮你们去找店主说说,人家退不退,我可做不了主。丨警丨察也没有让人家退的权利。丨警丨察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忙都可以帮的。
于是,我和搭档王在前,她们三人随后,来到专卖店。
店主是位年约四十的女同志,我们进去的时候,她正满脸笑容忙着给一位顾客试衣服。转而看到我们进来,脸色顿时晴转乌云。
我对她说,她们说你拿棍子打她们,到底是因为啥,能说说吗?
呵呵呵,哥听说,偏信则暗,兼听则明。也不能全听那三姐妹的。
女老板说,她三天前买了件衣服,刚刚拿来说,衣服胖,要求退货,我说换可以随便换,退货不行。我说的有道理吧,结果她们来的时候衣服还好好的,见我不退,也不知道怎么捣鼓的,把衣服的带子给扯掉了,弄破了一个口子,然后非让退,说是衣服有残疾。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她们三个在我这儿大呼小叫还带骂的,我一个人本来就忙不过来,我不吓唬走她们,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女老板没说完,那三姐妹就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搭档王说,你们要接着吵,我们就走了。三人顿时熄火。
女老板说,我还是那句话,换,可以随便,退,那不行。我没有违法,别说是丨警丨察来,就是天王老子来,我也不能受这窝囊气。
呵呵,女老板说的有道理,我们丨警丨察来,也只是和人家协商处理,不能勉强这老板做什么。
我说,那这样吧王女士,你看她们店里衣服还真不少,给你换一件,如何?
王女士说,她的衣服我都看不上。让她给退吧,我做出让步,白赔三十块钱。衣服是三百八十块钱,退给我三百五,算我倒霉,行不?
女老板说,不行,不退。衣服破了,退回厂家调换三十块钱也不够。
眼看要僵,我把王女士拉到一边,轻声对她说,你何必赔钱呢对吧,不如挑一件看看,总有适合你的吧?
王女士迟疑了一下说,那好吧。
哎,我算是看准了王女士了,绝对是一个没有主心骨的女人。如果不是她那两个强悍的朋友“帮忙”,说不定她这衣服穿着好好的呢。
就这样,王女士又挑了同一款,颜色不同的。王女士还没穿好,她的俩朋友就连声说,不行,不行,黑色的难看死了,没法穿。
哥郁闷坏了,哥看着王女士穿那件衣服很得体,大方而且也和她年龄搭配。老王那俩姐妹,简直就是没事找事。
搭档王似乎很恼火,对那姐妹俩说,你们能不说话吗?
姐妹俩还想蠢蠢欲动,呵呵呵,张了张口,又看了看搭档王,没敢作声。
听到俩姐妹的评价,王女士衣服没穿好,又脱了下来。
继续主张要求退款,并且愿意少要六十块钱。于是,哥将女老板拉到一边做工作,大姐,你看你这生意挺好的,我们在这儿也会影响到你生意,对吧,我看这衣服也不是修不好,人家也拿出来诚意了,六十块钱,不少了,给她退了算了,看那女的也不容易。
女老板说,不是不给她们退,啥行业都有规矩,都过去三天了,对吧,要退说个好听话,我也认了,可这三个女的不讲道理,而且还骂骂咧咧,还欺负我,这口气我咽不下。这衣服啊,我是死活不会退的,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搭档王听此,二话没说,通知指挥中心让治安中队的同志过来办移交。
我们离开后,搭档王说,坏事就坏在王女士那俩姐妹身上了,挑拨着她找事。
呵呵呵,哥也是这样想的。
看来交朋友很重要。损友总会给你带来祸害,益友总是给你带来福气。《论语》里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日常生活里,交朋友一定要小心,远离那些喜欢挑拨是非的人,远离那些斤斤计较的人,远离那些信口开河的人,远离那些心存恶念不正大光明的人,远离那些喜欢耍手段耍阴谋的人,远离那些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人,远离那些猥琐小肚鸡肠的人。
要远离,而不是非要和他们为敌,敬而远之即可。这个社会很复杂,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知己有一两人即可,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人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交品行好,素质高,行为端,能力强的朋友,才会让自己的品味不断得到提升。
然后说说这件事,窃以为,作为店老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有些事情也不可太过于计较。因此事不但影响了心情,还影响了生意,既然她们都肯让少退六十块钱了,没必要非要那么硬撑着,虽然可能自己感觉出气了,但是仔细想象,那位王女士看衣服穿着,确实属于家境不富裕的人,还又那么认死理,动点同情心,大差不差就行了,虽然衣服破了,还是可以退回厂家的,来回运费,也不至于花到六十元。何必因此事影响了心情,又影响了生意呢。
对此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我的理解未必就对,如果不对,请各位权当我胡说八道好了。
此事就此打住。
还有一事,也可以拿出来和大家说说。
某单位门前,为了不让司机乱停车,放置停车锥若干。当日下午小学生放学期间,某一小学生放学路过时,显示了一下孩子好动的天性,将其中几个锥子放倒。看门老伯大怒,对其大声斥责了几句,恰好孩子老妈路过听见,对老伯破口大骂,怒其对孩子大声嚷嚷了,于是矛盾升级。
我和搭档王赶到现场后,对此事进行了调解,最后老伯和孩子老妈握手言和,中间过程不再一一赘述。
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割草放羊,如有稍不听话,便会招来父母的斥责,有一次贪玩,忘记了吃饭时间,回家愣是被母亲追打,最后将一根梧桐棒打断,幸亏哥小时候练过,身体比较结实,没有留下伤疤。更是记得一句谚语,棍头出孝子,娇子为狼。看看眼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们,哥实在是感觉有话要说。前几天见一老人,领着五六岁的孙子玩耍,孙子要爷爷给买一块钱的糖果,爷爷说,家里糖果多的是,而且你今天已经吃不少了,不给买。孙子大怒,跑到爷爷身后,抬脚就踢,边踢边骂,不给我买糖,踢死你,踢死你。见孩子无礼,老伯便大声斥责了几句,孩子大哭,刚好孩子的亲妈妈下班路过,瞪了老头一眼,扯过儿子抱起来走人了,让老伯很是尴尬。
哥更是尴尬,尴尬这个社会的某些父母,只知道疼儿子,惯儿子,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将来孩子长大了,会成为什么样子,在下实在不敢妄言,对于他们的某些做法,更是不敢恭维。
窃以为,要从小教育孩子能吃苦、明事理、有教养、性坚强、心勇敢、知礼仪、懂孝悌。这样长大了才会能成才,即便不成才,也不会成为废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