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的女儿讲那些来自大海边的神奇事儿》
第35节作者:
玉容妍妍 2011-4-11 10:31:00
渔村里的赵四哥前年买了一辆小货车,等得出海的渔船靠了岸,他就专门在码头上贩些新鲜的鱼虾再出去零卖,由于赵四哥做买卖不缺斤不短两,而且货又新鲜,大家都愿买他的东西,赵四哥一年下来也能挣不少的钱。
不管做什么买卖都是挣个辛苦钱,赵四哥虽说不用亲自出海,但大船靠岸也没个准确点,通常是赵四哥在家等电话,什么时候船要回来了,船上的人就会给赵四哥打电话,因为拿货的人也很多,如果去晚了,好的东西就被先去的人拿走了,所以不管深夜几点,赵四哥接了电话就得到码头上等货。
2011-4-11 10:33:00
这一天晚上,下半夜1点,赵四哥的电话响了起来,赵四哥从梦中惊醒,一看是船上的电话,说是船一会儿就要靠岸,让赵四哥去码头等着。赵四哥赶紧穿上衣服,就出了家门。
那时正好是三月份,这个时候正是出虾的季节,大量的鹰爪虾上市,虽说量大,但鹰爪虾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一般拉多少就能卖多少,而且价格非常好,利润很可观。赵四哥发动了车,加上油门就往码头开去。
那天晚上,天上一颗星星也没有,赵四哥开了远光灯,路上的一切也照的清清楚楚。静静的夜里,渔村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虽说已经是阳春三月,可晚上的天气还是有些寒冷,赵四哥开了车里的暖气,一会儿车厢渐渐的暖和起来。
2011-4-11 10:34:00
开往码头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因为刚从被窝里爬出来,再加上车里的暖气,渐渐的,赵四哥觉得有些困意涌出来,正在这时,前面的景像让赵四哥蓦然清醒过来。
只见车灯照在路上,一只又一只的黄鼠狼正从路的这边往路的那边走去。黄鼠狼们非常有秩序,一只接一只,接连不断,赵四哥虽然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但这种场景还从来没见过。
赵四哥赶忙踩了刹车,将车在路边停了下来,一只体型大的黄鼠狼从队伍中出来,对着赵四哥的车拜了拜,接着又回到队伍中向前走去,赵四哥的车停在一旁,坐在车里借着车灯的光看着黄鼠狼的队伍继续前行。
半个小时过去了,黄鼠狼的队伍还是没有走完,赵四哥在车里不免着急起来,船马上就靠岸了,如果再不过去的话,到时别说好货,就连破烂恐怕也抢光了。这可是全家都靠着这吃饭的买卖,如果今晚拉不成货,这眼看着到手的几千块钱就没啦,赵四哥越想越着急,但看着黄鼠狼的队伍好像总也看不见尾。
2011-4-11 10:35:00
通往码头的路只有这一条,再也没有其它的路,看眼下这个状况,除了在这等,好像也没有其它的办法。赵四哥坐在车上,虽说着急,但也只能等,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小黄鼠狼和一些身上有些残疾的老黄鼠狼过去以后,接着又过去了几只大黄鼠狼,队伍总算是见到尾了。最后那只黄鼠狼又向赵四哥拜了拜,接着走进队伍中,一行黄鼠狼慢慢的穿过了道路,渐渐的隐入了夜色中。
见黄鼠狼都走完了之后,赵四哥发动了车子,在车上想了半天,这时候如果再去码头的话,货大概早就光了,又一想,或许还有点剩的吧,反正不管怎么样,先去看看再说,想到这里,赵四哥加了油门往码头开去。
本已不抱任何幻想的赵四哥来到码头上,却发现渔船还没靠岸,拿货的人早已等在码头上,因为都是老来拿货的人,大家互相都认识,这些人见赵四哥才来,不禁打笑着对赵四哥说道:“你给了船上的人啥好处,我们在这冻了半天了,你是在家睡得舒服了,才过来,拿货还不晚。”
2011-4-11 10:36:00
原来,这些拿货人都来了好长时间,渔船眼瞅着就要靠岸了,却不知出了什么毛病,怎么也靠不上岸,晚上天气寒冷,大家又不敢找地方暖和,怕刚走了渔船别就靠了岸,只能在码头上干冷着。
听了这些人的话,赵四哥心想,“自己在车上虽说等黄鼠狼过路,但车上的暖气一直开着,一点也没挨冻,这来拿货还不晚,还真是好人得好报啊。”
这时候,渔船也靠了岸,一下船,听得船上的人说道:“真是邪门了,这船好像被什么东西拽住了似的,怎么也开不动了,到处检查,哪里也没有毛病,你看这突然间又好了,真是太邪门了。”
那天,赵四哥和往常一样,拿了好多货,一分钱也没少赚,并且从那天以后,赵四哥每次拿货都非常顺利,赵四哥心想,成全了别人也就是成全了自己,这话还真是一点不假。
2011-4-11 15:19:00
渔村里有个叫张二友的人,张二友这个人呢,大家都说他傻,其实说他傻他也不傻,说不傻却好像也傻,总之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劲。
几十年前,村子里的人从出生到长大,一直到老,一辈子都在村子里生活。张二友也是一样,上了三年的小学,就下来跟着大人上山下海。
张二友自下了学后,没事就往山上河塘里乱跑,一次张二友在河塘里捞了一些青蛙卵回家养,想看看青蛙是怎么出来的,哪想这些青蛙卵到后来全变成了一些小癞蛤蟆,这些小癞蛤蟆在张二友家里到处乱跳,跑得屋子里到处都是。为了这事,张二友他娘骂了张二友好几天。这事过后,张二友也老实了一阵子。
2011-4-11 15:20:00
可过了一些日子,张二友又到山上捡回了一窝蛋,张二友把蛋放在炕头上,捂在被窝里,想着孵出一窝小鸟来,张二友是没事就跑到炕上看看,功夫不负有心人,别说,这蛋还真让张二友给孵出来了,不过孵出来的不是鸟,而是一窝小蛇,这一下子把张二友的娘气得不行了,抡起笤帚追着张二友满街的打,张二友的名字在村里也就响了起来,村里有人取笑张二友说,“你娘给你取的名不好,干吗叫“二”友呢?你要是叫三友,四友就不至于这样啦!”
那时候村里大队都有管库的,管库的人身上总是系着一大串的钥匙,张二友也羡慕的紧,谁家要是有没用的钥匙了,张二友都要了来,收拾收拾也弄了一大串,成天的系在腰带上,一走就哗啦哗啦的响,一听到这个响声,张二友心里别提多美了,身板也挺得笔直。
村里的人一见张二友这个样子,更是笑的不行,张二友才不管那些,我自己觉得好就行。张二友他娘也管不了他,可虽说张二友淘气,但也从来没有在外面闯祸,所以张二友他娘对他也是只骂两句就不了了之。
2011-4-11 15:21:00
张二友有个弟弟,从小就乖巧听话而且又十分聪明,在邻居们的眼里,张二友和他弟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张二友他娘也是一样,一提起张二友的弟弟,那就是喜形于色,一提起张二友,就一个劲的摇头。
这一日,张二友到山上砍草,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小鸟,这只小鸟还不大,羽毛都没长好,不知怎么掉在草丛中,一下子让张二友抓住了。张二友宝贝的把小鸟放好,收拾收拾东西就回到了家中,张二友每天都留些饭粒给小鸟,慢慢的这小鸟都能飞了,只不过白天的时候从来也不动。
有一天,张二友他娘突然发现张二友的屋里出现了一只小猫头鹰,猫头鹰在农村里按照迷信的说法是最不吉利的,特别是夏天来的时候,猫头鹰更是叫个不停。村里的人在外面乘凉,如果猫头鹰在谁家附近叫唤,大家就会把它赶走,因为村里人有个说法,猫头鹰如果在谁家一直叫唤,这家注定要死人的,虽说这个说法谁也不知道正不正确,但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每个人听到猫头鹰叫都很反感。
如今见到猫头鹰出现在儿子的屋里,张二友他娘更是来了气,家里别的不养,偏偏养个丧门星,这时正好张二友从外面回来,张二友他娘揪住张二友就是一顿打,并告诉张二友赶紧将这个猫头鹰弄走。
2011-4-11 15:23:00
张二友委屈的不行,好像自己不管做什么,什么就不对,弄些青蛙卵能变成癞蛤蟆,捡些鸟蛋却孵出一窝蛇,这次抓个小鸟,哪里想到却是猫头鹰。可虽说是猫头鹰,但张二友却是很喜欢,怎么也舍不得将它放走,于是白天将它藏了起来,晚上再将它拿回屋里。
那时正好是个夏天,这一天夜里,张二友的弟弟在屋里先睡着了,张二友他娘在屋外乘凉还没睡,隐约的听到屋里张二友他弟弟叫她,于是进屋一看,哪知这一眼却把张二友他娘的魂都吓飞了。
原来由于夏天天热,所以屋子的窗户都没关,一条蛇不知怎么从窗户进了屋里,张二友他弟弟正在睡觉,突然觉得身上凉嗖嗖的,睁眼一看,一条蛇正盘在自己的身上,蛇头向上举着,嘴里“嘶嘶”的吐着红信子,自己也不敢动,于是叫了他娘一声。
张二友他娘见了这场面,腿已经软了,也不敢叫,怕惊了蛇,别咬了张二友他弟弟,又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蛇在张二友弟弟身上呆着。
2011-4-11 15:27:00
正在这时,“扑愣扑愣”的翅膀响,一只鸟在屋里飞起来了,张二友他娘一看,不由得火冒三丈,这个鸟原来不是别的,正是张二友养的那只猫头鹰,怪不得家里出事了,原来是有这个丧门星在。
张二友他娘刚准备骂,却见这只猫头鹰飞到张二友弟弟的上空,抓起张二友弟弟身上的蛇就飞出了窗户。张二友他娘见猫头鹰叨走了蛇,却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张二友他弟弟赶紧从炕上跳下来,掐着他娘的人中,好半天,他二友他娘从醒了过来,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多亏了猫头鹰啊,多亏了猫头鹰啊!这可真是咱家的福星。”
张二友他娘想着如果猫头鹰飞回来,就不再让张二友送走,哪知猫头鹰飞走后,再也没飞回来过。张二友他娘渐渐的也改变了对张二友的态度,逢人就说,“跟着傻人就有傻福,猫头鹰其实也是福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