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连打工妹的真实经历:漂泊的青春》
第47节作者:
赵妍姝 日期:2010-12-07 10:54:50
091《四十八》 读书
从对工厂的陌生到熟悉,她开始慢慢的适应了按时上厕所,也适应了那个随时都会发现她开小差的眼睛。
只是在宿舍里,她和舍友的关系相处的并不好,每一个人,都和艳玲打的火热,她们晚上通常睡的很晚,哪怕是十一点下班,大家也要玩上一阵子,尽管在201的宿舍里,有一个大姐和苏小亚是一个县的,但是她也和陌生人一样的对待她,这使她感到很心寒。
艳玲对苏小亚向来都是另眼相看的,有时侯,她总是和舍友们有意无意的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给苏小亚听,起初,苏小亚很生气,她和苏林是最正常的男女关系,她何苦要这样说自己呢,而艳玲总是这样的说,她也就不再生气了,她怎么想是她自己的事情,苏小亚隐忍着就装做没听见,而且每次苏林来看艳玲,她都不会和这个所谓的哥哥说一句话,她觉得别扭极了,真想很快就逃离这个厂子,有时侯,一个工厂的风气会影响到很多人,以前尽管艳玲不喜欢她,但也没到这种地步,而现在,整个宿舍的人都开始很排挤她,不用说这个宿舍,就在二班的班组里,苏小亚也只认识了杨敏这一个好朋友。
就在这孤单的日子里,她却从书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寄托。每天晚上下班,她简单的梳洗之后就拖着疲惫的身子上了床,她郑重其事的翻开沈邵波送给她的书《平凡的世界》,远处的山只剩下了黑色的景象,宿舍门外依然可以听见小伙子们吹口哨的声音,而在这个住八个人的狭小的宿舍里,女孩子们就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都像是刚从铁笼子中飞出来的一样。
苏小亚深吸了一口气,尽管外面的夜漆黑一片,但是在她的小床上,在她的世界里,这一天才刚刚到来,在路遥的小说中,她看到的是清晨的曙光,她开始读了,孙少平拿两个黑面馍在书中出现的时侯,她流泪了,她想到了自己的初中时代,每天早晨,她都会从家里带馅饼或者是包子,等到中午,县里的学生全部都回家吃饭的时侯,她才敢把这些凉了的食物从书包里拿出来,再把教室的门关上,直到放心不会再有任何一个人来打扰她,她才开始吃饭了,而她在吃的时侯,也往往都是心惊胆战的,这样一个很有自尊心的女孩子,是决不允许同学们嘲笑她的,她就这样三口两口的把凉东西吃完,然后就扒在桌子上睡一会或者看看书,如果在她吃饭的时侯,有同学进来了,她就把东西放在书包里,装做吃完了的样子。这是一段多么不愿意回首的往事,但是,她就是在那样的状态中渡过了整个初中生活。
和孙少平的黑面馍相比,她的馅饼和包子显然是一份遥不可及的食物,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是,他们的处境却是一样的,孙少平在那个年代里还上了高中,可是她连高中的大门都没有迈进去,她为此感到很失望。苏小亚从小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知识,就等于文盲,没有知识,只能干出苦力的活,只能干社会最底层的工作,或者就和苏家的祖祖辈辈一样,当一辈子农民,又是供不起孩子上学的农民,之后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她是从困境中走过来的人,深知不能上学的痛苦,所以,她一定要在城市里继续打拼,哪怕是有一天回农村了,她也要多攒一些钱,不仅要让父母亲过上好日子,也要把钱留给将来自己的孩子,不能让她再重复自己的生活了!
马上就要到十二点了,别人都要睡觉了,苏小亚恋恋不舍的合上了书,就在她合书的一刹那,他看见了书后面一张空白纸上有几行黑颜色的字:
小亚,我知道你在大连打工不容易,我在北京也一直做兼职,我把这本书送给你,就是希望你在辛苦的工作之余,能够多读书,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和工厂一样被封闭,希望你能坚持读下去,这本书也激励了我,也相信它对你的生活有所启迪,见书如面
邵波
苏小亚合上书,一行泪珠滚落到耳边,泪眼中,邵波英俊的面容浮现在她的眼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