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背后的惊天迷案:滇西密传》
第25节

作者: 枕上晨钟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8-24 12:59:00
  醍醐灌顶。(注)
  【注:醍醐,梵文manda,在佛教中,译为“本质”或“精髓”。“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后被佛教引用,作为后辈弟子在修行过程里,不断逐步晋级的仪式。】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它只是让我“去问石湖”,却没说石湖真的就是一座大湖。

  去问石湖,去问石湖,莫非这“石湖”是个人名?或者是哪位大师的法号?
  想到这里,我急着再次询问:“师傅,那你有没有听说这山上有叫‘石湖’的高僧?”
  瘦高和尚迅速地摇了摇头。
  失望。
  走出石钟寺,我和小小漫无目地地在山路上闲走,心里脑中想的都是这个不知何方神圣的“石湖”。
  忽然,小小好像想到了什么,驻足说道:“小晨,有没有可能,‘石湖’不是真正的人名,而是暗藏的字谜?”
2010-8-24 14:23:00
  我一愣,马上心领神会,不错,鸡足山号称“迦叶尊者”的道场。而在中国佛教禅宗体系里,迦叶被尊为始祖。他继承的涅槃妙心是禅宗的思想。后来六祖慧能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即是由此思想化出。
  既然如此,这“石湖”二字会不会是“文字禅”(注) 呢?
  【注:“文字禅”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固定的体裁。文字禅的禅师们在解说禅时,都是以不点破为原则,不是直截了当,而是辗转地说明,极力避免说破语中意趣,这种说禅法叫做“绕路说禅”。绕路说的文字缴绕,所云不知东西,犹如葛藤相互纠缠,牵扯不断,故也称文字禅为葛藤禅。文字禅主要是采用偈颂、诗歌等形式表达禅理,而非一般的语录文字作品。】
  “石湖”如果是个字谜,那么就一定是暗藏了某人的名字在里面。可是,人海茫茫,偌大一个鸡足山,知名不知名的禅师也不知有多少,我们无异于大海捞针,难度可想而知。
  愁肠百结。
2010-8-24 16:11:00
  行走间,猛一抬头,一块三米宽两米高的石壁横亘在前。
  “小晨,上面刻着地图啊。”小小已抢先冲到石壁前。
  果然,青石之上,溪峰寺宇,标示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准确的距离都已标出。
  “呵,真是像你说的,满山都是寺庙。”小小由衷地赞叹。
  我无心答言,只是抚着石壁仔仔细细观察山寺的布局,心中盘算着拜山的路线。
  “小晨,你过来。这边还有记载啊,全都是人名。是‘鸡足山名人录’吧。”小小的声音从十几米远的地方传来。

  我应声而去,面前竟然是一座更加高大宽阔的石壁。上面密密麻麻刻着鸡足山几千年知名人物的简介。
  会不会,这其间会露出些许端倪?
2010-8-25 17:36:00
  我心念既动,越发留意石壁上的文字,逐字逐行,不敢漏过分毫。
  然而,看了过半,竟然还是一无所获。我不禁有些气馁。
  就在这时,接下来的一行文字如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的心底仿佛有旭日初升,倏忽间一片澄明。
  我侧过头,强自压抑着内心的喜悦,握着小小的手大声说道:“小小,你看,‘石湖’这两个字,如果拆分开来,把‘湖’字左边的三点移到‘月’字的上边,是个什么字?”
  小小歪头一想,立即回答:“是个‘肖’字。”

  “好。”我继续分析:“那么,‘石湖’去掉一个‘肖’,是不是还剩下‘石’和‘古’了?”
  小小肯定地点了点头。
  “你看,‘石’和‘古’合在一起便是‘古石’,通常我们讲岩石、岩石,所以也可以把‘石’看作‘岩’,那不就成了‘古岩’了吗?”
  小小再次点头,不过眼中却是一团疑惑。
  我拉着她的手,回身指向石壁上那行文字:鸡足山佛教在近代的复兴,当首推虚云法师之功。虚云法师,俗姓肖,初名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原藉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幼习儒学。清光绪八年(1882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
  我边指边说:“小小,这位虚云大法师,俗姓肖,初名古岩。不正好应合了刚刚‘石湖’二字拆分后的文字吗?”
  小小两眼发光:“是啊,完全吻合。看来,先问‘石湖’,就是要询问虚云大师!不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