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 混江湖》
第23节

作者: 细菌蘑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拿到钱老婆反而起了疑心:两天了都不吭声,为什么现在突然想起来,是不是花剩下的?这么多钱都敢私藏,小钱就更不消说了,你老实交代,到底攒了多少私房钱?
  小万有口难辩,心里一个劲煽自己耳光。他想赶快送儿子上幼儿园好溜之大吉,偏偏儿子死赖着不走。这几天幼儿园学做操,儿子出错尽挨老师骂,今天一起床就眼泪汪汪,说不想向前走向后走。
  小万不跟他罗嗦,抬手给儿子屁股一巴掌,把他拎上摩托车就出了门。打孩子平常是老婆的事,小万动手一回要前思后想,今天心情烦躁,可打可不打的也打了。路上小万才发现忘了戴眼镜。好在是天天走的熟路,小万安全地把儿子送到幼儿园,便往报社赶。
  今天不知为什么停电,所有的十字路口都没有红绿灯,只有丨警丨察在路中央打着手势。小万看不清手势,就随大溜,别人停他就停,别人走他也走。到最后一个十字路口,小万的车排到了第一。这下他慌了神,不知该走还是该停,他依稀看见路中间的那个丨警丨察冲他做了个手势,手套上白光一闪,小万觉得是叫他过去,就一加油门冲出了警戒线。走出几步发觉不对头,后面的车一辆也没跟上来。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小万就笔直朝丨警丨察开去,让四面八方的人都看自己领罚单。

  进办公室小万也觉得不对头,今天办公室怎么这么挤?小万在白晃晃的人脸中找到老范,发现老范也正瞪眼看着他。“你今天怎么才来上班?”
  听见老范训斥小万很奇怪,因为他今天并不比平时到得晚。
  “好好,人来齐了,我们现在开会。”是章总的声音。小万这才发现今天部里人聚得真齐。章总来给周末部开会,起因是康康的稿子。
  康康这周发了两篇稿,一篇是官司开庭消息,一篇是记者采访手记,采访手记引用了蓝岛法学院院长对高压电击事件的点评。根据国家《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一百一十千伏的高压电线圆周十米内不得有建筑物,而上滩下村四十四号距高压电线的距离仅有一米!作为特种行业的供电公司没有尽义务消除隐患,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基于这个规定,律师事务所才锋芒一转,将蓝岛供电公司列为第一被告,户主列为第二被告进行起诉。尽管诉状追究的是供电公司的无过错责任,比法学专家的有过错责任温和了许多,但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章总召集周末部开会还是第一次,他阐述了两点:第一,记者采访到位,发稿及时,值得肯定;第二,事件进入司法程序,不得舆论干扰,报道到此为止。同时,他说,蓝岛有几块硬骨头,供电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坚决不在本省媒体做广告,我们要找机会敲打它,给它点颜色看看。去年供电公司订了三百份报纸,只给个甜指头让我们舔一舔,你们的文章一出,它就承诺明年订一千!好,干得好!——不过呢,电老虎不好惹,惹急了要咬人,同志们,点到为止,点到为止,我们也要自我保护,不要得罪衣食父母。另外,咳咳,有人反映周末版有偿新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在这里多说一句。红包人人都想拿,我老章想不想拿?想,你老范想不想拿?想。人之常情嘛,我老章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报社还有那么多人都是火眼金睛,我老头子想装糊涂也装不成。记者个个都这么做,广告部就可以散伙,广告部没了,报社没钱也要散伙,你几百块钱能吃多久?这种广告走私行为要不得呀!咳咳咳,所以我拜托大家自重自律,眼光放长点,同志们。

  章总今天心情不错,批评人也满脸堆笑。小万没戴眼镜看不清,章总说有偿新闻时一直面朝他,但他很难揣测章总脸上的内容。
  章总一走,谢书记电话跟来,他透露消息:供电公司准备和《蓝岛晚报》签订六十万元广告合同,用于刊登线路维修公告和安全用电常识与法规!小万一听松了口气:这才是章敬仁开会的目的。但他马上又忿忿不平:周末版冲锋陷阵,广告部渔翁得利,章总真是头老狐狸!连老范也气得直骂娘:“他们吃着皇粮,还要跟我们争糠,真他妈不地道!”

  周末版办了快两个月,还没有登过大幅广告,印刷费全靠赊账,日常开支就由几个豆腐块医疗性病广告撑着,老范好赖给大家发了一个月工资,下个月怎么办心里还没底。谢书记的意思是把供电公司的广告抢过来,但如何抢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弄不好周末部抢不来广告还得罪章总,搞得里外不是人。
  这样的局面让康康有些糊涂,她琢磨不透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本来她已经采访了大量素材,想把事件跟踪到底,这一来她反而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
  偏偏老范点到她:“小康,你来处理这件事怎么样?”
  康康用求救的目光看小万,小万却什么也看不清。小万说:“我看行,康康你去找康健。你知道当年那个买他地的是谁?就是供电公司,那个老总还没有退。只要把供电公司的工作做通,它爱把广告给我们,谁也管不着。”
  据说当年康健卖地的中间差价不是八十万而是一百万,他与对方二八分成才使得这笔生意飞快成交,这二十万就落入了供电公司老总的兜里。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言,谁也没有凭据。大胡子说,他曾经在那天晚上看见康健夹了个黑塑料袋出去,几分钟后两手空空地回来,大胡子无意中朝窗外一望,一辆黑色小轿车正轻轻地离开。
  如果传言当真,广告也许有救。

  小万被章总模糊教育时,小夏正被主任劈头盖脑训斥。小夏写了条稿《高压电击案今日开庭》送上去,主任勃然大怒,说了一长串带问号的句子:谁批准你去采访的?你还在停职明白吗?你在家里就坐不住?这个案子是报社搞的,我们跟着掺乎什么?电视台去嚼人家嘴里的馍很好看是不是?你还拿别人的设备去,带别人的记者去,谁给你的权力?我问你,你还想不想在新闻部干了?

  前面的问号小夏没有听清楚,或者说听清楚了来不及回答,因为主任一口气都不换就说下一个问号了;主任说了最后一个问号后嘎然而止,这个问号小夏一下就听清楚了。
  “不想。”两个字从小夏嘴里响当当蹦出来,把他自己都吓一跳!在此之前,小夏从没想过在不在新闻部干的事,新闻是电视台的灵魂,在台里的地位至高无上,记者到了新闻部就会习惯性地呆着。别的部节目年年改版,人员年年流动,只有新闻部永远不变,所以说,别人是流水的营盘流水的兵,新闻部才是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主任愣住了,显然不敢相信,他又打了个问号:“你说什么?”
  小夏抬起头来,清清楚楚地说:“我不想呆在新闻部了。”他终于给了主任一个句号。
  日期:2011-01-29 12:38:36

  20
  小夏进会场时脸热了一下,他一眼看见电视台来了六个记者:新闻部两个,社教部两个,现在还加上他们外宣部两个。他刚才签到时,那个穿旗袍的小姐看了他一眼,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一眼叫什么,现在他明白了,叫鄙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