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霸天下——五胡十六国的那些事儿》
第50节

作者: 邙山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09 09:56:48

  卷五 慕容世家(1)东胡血脉
  嵩山脚下,少林寺前。
  乔峰、萧远山父子,正联手与慕容博、慕容复父子打得难分难解。
  你一招降龙十八掌,我一招斗转星移,一众围观的武林人士看得惊心动魄。

  忽然,慕容博跳出圈外,喝道:“且住!”
  乔峰、萧远山连忙收招,质问是何缘由。
  慕容博手捻长髯,道:“萧兄,你道我父子四人以死相搏,却是为何?”
  萧远山怒道:“你这老贼,挑拨宋辽两国生衅,害死我妻和许多族人,老夫也险些丧命,你竟然有脸问这是为何!”
  慕容博嘿然冷笑,说我挑拨宋辽生衅不假,但你们可知我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乔峰说你居心叵测,谁知道你有什么目的?

  慕容博又微微一笑,问你们可知我慕容博是哪国人?
  萧远山微微一凛,道:“你姑苏慕容氏,当然是南朝汉人,难道还是什么外国人?”
  慕容博摇头道:“萧兄这一下可猜错了。”转头向慕容复道:“孩儿,咱们是哪一国人氏?”慕容复道:“咱们慕容氏乃鲜卑族人,昔年大燕国威震河朔,打下了锦绣江山,只可惜敌人凶险狠毒,颠覆我邦。”
  慕容博又道:“你将大燕国的传国玉玺,取出来给萧老侠瞧瞧。”
  慕容复道:“是!”伸手入怀,取出一颗黑玉雕成的方印来。那玉印上端雕着一头形态生动的豹子,慕容复将印一翻,显出印文,乃是“大燕皇帝之宝”六个大字。
  慕容博道:“你将大燕皇帝世系谱表,取出来请萧老侠过目。”慕容复又取出一个油布包来,打开油布,抖出一副黄绢,双手提起。

  萧远山等见黄绢上以朱笔书写两种文字,右首的弯弯曲曲,众皆不识,想系鲜卑文字。(实际上鲜卑人并无文字,这是金庸的小小纰漏)左首则是汉字,最上端写着:“太祖文明帝讳皝”,其下写道:“烈祖景昭帝讳儁”,其下写道:“幽帝讳暐”。另起一行写道:“世祖武成帝讳垂”,其下写道:“烈宗惠帝讳宝”……
  以上场景,是野人我借用《天龙八部》部分段落改编而成。金庸小说,向来以历史感著称,在《天龙八部》里,身负复国重任的慕容公子最后梦碎成痴,博取了无数美眉同情的同时,也让大批读者对鲜卑慕容氏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在金庸杜撰的“大燕皇帝世系谱表”中,最上面的名字是前燕太祖文明帝慕容皝。然而要讲诉真正的慕容氏历史,却要从遥远的战国时代说起。
  那时,战国七雄的北方,除了蒙古草原的匈奴人,在今河北北部到内蒙古东部的森林和原野中,还生活着另一个游牧民族——东胡。
  东胡本来很强大,但后来燕国出了一位名将叫秦开。此人先是在东胡做卧底,骗取了胡人们的信任,在获取了大量军事情报后,秦开回国率领军队大破东胡,一口气夺了东胡千余里的土地,然后在上面修起了长城。这是东胡遭遇的第一次严重打击。
  到了秦朝末年,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用骄兵之计再次大破东胡。东胡部众离散,分批流亡。跑到乌桓山的,最终形成了汉晋时期的乌桓民族,而跑到鲜卑山的,后来就被称作鲜卑。
  在匈奴人统治大草原的时期,鲜卑始终是匈奴的小弟,没少受大哥欺负。每年都要按时供奉匈奴牛马、皮草、土特产,过期不给的话,匈奴人就抢走他们的妻子儿女。直到东汉时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才算过上了一段舒服日子。从东汉末年到曹魏时期,鲜卑人先后出了两位著名的首领檀石槐和轲比能,两人都一度统一漠南,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困扰。但两人死后,鲜卑诸部又重新陷入分裂。后来人们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大致划分为三部,即东部、北部和西部鲜卑。

  慕容部就是东部鲜卑的一支。
  早期的慕容部长久以来一直游牧于现在内蒙的老哈河流域,直到曹魏初年莫护跋当首领时才迁入辽宁西部。那时的慕容部只是东部鲜卑里一个十分弱小的部落,它的逐渐强大得益于中央政府的支持(这一点与后来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颇为相似)。从莫护跋开始,慕容部就向中原皇朝靠拢。他自己因为跟随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在辽西站住了脚;他的儿子木延则跟着幽州刺史毌丘俭讨伐高丽,被封为左贤王、大都督;到了孙子涉归这一代,又因为保卫柳城当上了“鲜卑单于”。

  由于慕容部走的是亲汉路线,在鲜卑诸部中它的汉化也最早。本来鲜卑人的发型都是“髡头”,即像后来的契丹人和满人一样,把头发剃掉一部分。但当时燕代地区的年轻汉人流行戴一种步摇冠,走起路来上边的首饰一晃一闪十分好看,莫护跋见了也想赶时髦,就把这种步摇冠在慕容部推行开来。于是慕容鲜卑都效仿汉人敛起头发戴上了冠巾。据说,慕容部的得名就是因为其它各部称他们为“步摇”,天长日久叫讹了口就叫成了慕容。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慕容的意思是“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这就更为扯淡。根据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慕容” 其实是该部落古代一个首领的名字,后人以慕容为氏,是为了表示纪念。

  到了泰始五年(269)的时候,慕容部的首领涉归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娃娃出生的时候没有其它帝王将相诞生时那些红光啊闪电啊什么的异常现象,但他日后将是慕容鲜卑历史上的一位划时代人物。
  他的名字叫慕容廆(音尾)。
  慕容廆小的时候个头就很大,长大之后身高一米九五,模样既帅,又有英雄豪杰的气质。幼年时很有识人之名的西晋名臣张华曾经见过他,认为他将来必定是“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然而这位注定将来要“匡难济时”的人还未成年,自己就先遇上了灾难。十五岁的时候,慕容廆的爹涉归死了,叔叔不但篡夺了本该属于他的首领之位,还想杀了他斩草除根。慕容廆不得不逃亡民间,藏在席子下面才躲过了追兵。直到两年后族人杀掉了叔叔,慕容廆才得以回国继承了父位。

  逃亡归来的慕容廆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替老爸报仇。当年涉归曾经在宇文部手上吃过大亏(涉归的死很可能与宇文部有关),慕容廆就想领兵讨伐。但那时慕容部算是晋朝的藩属,出兵打仗要写报告。慕容廆把报告交了上去,晋武帝司马炎却不批准。这让年轻气盛的慕容廆十分恼火,带着兵将不去打宇文部,反而来寇掠晋朝的边境。以后几年,年年如此,这就违背了祖辈一以贯之的亲汉路线。

  但当时的西晋正在强盛之时,慕容廆的入寇占不了多少便宜。于是他又率部去向东攻打今吉林一带的夫余国。夫余国小民贫,被慕容廆将首都夷平,许多百姓都成了奴隶。
  这时的慕容部像鲜卑其他各部一样,还过着游牧生活。众所周知,游牧经济是不能够自给自足的,必须要通过贸易、掠夺等手段从农业民族那里获得必要的补充。慕容廆和西晋这一断交不打紧,关市、贡赐等和平贸易行不通了,不得已只能去抢。可是又打不过晋朝,只好去捏软柿子来打夫余,当当奴隶贩子。
  就在慕容廆忙着贩奴的时候,部落内部却发生了一次分裂。
  原来,慕容廆还有个哥哥,名叫吐谷(音欲)浑。只不过因为吐谷浑是庶出,所以当年涉归没让他当接班人,而是给了他一千七百户部民,让哥俩分家。这时候由于牧场紧张,两家的马发生了肢体冲突,慕容廆就很不高兴,跟吐谷浑说,父亲当年不是早给咱们划分了地方么,你怎么不离远一点,省得马老打架!吐谷浑说,马是畜生,打架是它们的习性,你何必冲人发火!好,你不是想让我离远一点么,我搬家,搬到千里之外去!

  于是吐谷浑带着部众向西迁徙。慕容廆冷静下来,又后悔了,就派人去追。但吐谷浑去意已决,答复道:“父亲当年找卜筮算过命,说将来会有两脉子孙昌盛。我吐谷浑乃是庶出,今日因马斗而别,乃是天意呀!”终究没有回来。
  后来吐谷浑率部沿阴山、贺兰山一带南下,终于在今青海一带扎下了根。经过与当地氐羌民族的杂居通婚,最终形成了隋唐时期的吐谷浑民族。不过,那是两三百年以后的事了。
  而对当时的慕容部来说,吐谷浑的出走让他们的实力进一步削弱。那时,东部鲜卑除了慕容部之外,紧邻他们的还有宇文部、段部。宇文部在北,段部在西,两者都比慕容部强大,其中宇文部还是慕容部的世仇。慕容廆终于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要想获得发展,与晋朝做对是相当不利的。于是到了太康十年(289)夏天,他向西晋遣使请降,重新回到亲汉的路线上来。晋武帝当然也很满意,就封他为鲜卑都督。

  为了对这一封拜表示感谢,慕容廆亲自去拜访驻平州(今辽宁辽阳)的晋朝东夷校尉何龛。拜访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趣事。
  慕容廆最初是穿着汉人的衣巾前去的,准备用士大夫的礼节来与何龛交往。但到了府门口一看,何龛严兵以待、枪戟如林。慕容廆很不高兴,一转身回去了。何龛正在纳闷,过了一会,换上戎装的慕容廆又回来了。何龛就问你这是为何。慕容廆说,主人既然不以礼待客,客人还能怎么样呢?于是何龛就很惭愧,觉得自己心眼太小,竟然让鲜卑人看不起。
  这件事说明,慕容鲜卑对儒家文化比较了解,并且开始用汉人的那一套游戏规则来与汉人打交道。此后数十年中,慕容部的兴起正与此息息相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