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那些事儿》
第3节

作者: 琼大零余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儿的泉水形成多少年了,没有人知道,连村中最为年长的老人,至今还能回忆自己作为小屁孩儿时,来这儿玩水的经历。总之,水井湾,一直以来是村中人们最为神圣,也是大家最为感激的地方,它养育了这个村子一代又一代。也可以说没有水井湾,便没有这个村子。在过去的成百上千年,这儿的水源永远是无私且无限的往外流淌,源源不断。

  在老一代的村民回忆中,以前在这儿只有一口直径一米,深约一米左右的水井,在井口四周,和内壁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那时候,所有的家庭在早上都会来这儿挑水,男人女人们,一堆堆的,排着队,来挑水。青年们往往通过来这儿跳水,和邻家的姑娘结下不解之缘的。在桶儿叮当叮当、扁担吱呦吱呦地伴奏下,姑娘小伙们的情欲被撩拨到极限,排队之时,你挤下我,我挤下你,然后装着不注意,用磨得油晃晃的木桶,撞下女人们的屁股,女人们会意的莞尔一笑。要是谁家刚过门的新媳妇儿,哪天要来挑水了,村里的小伙子们会变得更是勤劳,争着抢着要来挑水。而冬季在这里,水井咕噜噜的冒着热气,把手往里面一放觉得特别舒服,很是温暖,谁家的媳妇儿要是懒了,不愿意烧水费事儿,都愿意将自己家里的菜、肉,拿到这儿来清洗。而到了夏季,这儿的泉水又会异常的冰凉,成群的孩子们喜欢在大热天,拿着水壶,大壶小壶的装着这儿的泉水回家,一个劲的咕噜噜的喝,因为这水凉啊,消暑解渴十分有效果。大人们也不会怕孩子喝出什么毛病,因为这儿的水也是出了名的干净,清甜。据说比城里的矿泉水喝着还令人放心。有些老人,他们相信这儿有龙王守护在这儿,是它为村子源源不断的送来水源。于是逢年过节的,总会有老人在这儿点上一柱香,和两根蜡烛,烧上几打纸,以感谢龙王对村子的关照之情。

  然而,在近些年来,一切都变了,四周的青山,逐渐被开采,山顶上的植被早被铲除得光溜溜的。高大巍峨的山岭,在丨雷丨管丨炸丨药的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一车车的矿石被运走,山脉一天天的低矮下来,青山成为了黄土高坡。村子里的草屋、木房、阁楼,逐步换成了一间间的砖瓦房、楼房。然而,水井湾水质开始变得昏黄,挑过水的桶底开始沉淀出一层黄土。木桶变成了冰铁大桶和塑料桶。以前的那口老井早被废弃了,里面没有了水源,沾满了蜘蛛网,长满了杂草。现在的姑娘们也从不出来挑水了,小伙子们也没有了那个激情,还出来挑水的往往就是家里的一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到后来,干脆便没有人出来挑水了,家家户户,买上了塑料管,直接引水到家里。可是到了冬春两季,这时是四川的旱季,时常一连四五个月不下雨。这唯一的水源地,水井湾,艰难的支撑着全村人的用水。到那个时候,出现了断流。在水井湾第一次断流的时候,村里许多老人都哭了,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棍,来到水井湾拜了又拜,希望龙王停止发怒,继续供水。老人们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咒骂着开产矿山的青年们,认为这是龙王的家,被他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一天天的挖掘着。青年们并不在意,以前的水井干枯了,他们找到另外的水源,并挖下去几米深,然后用石头窟起来,占山为王一样宣布,这口井是自己家的了。然后买回来塑料水管,直接引水到家里,也不用天天来挑水了。于是便大大小小的这儿出现了十几口的水井。水井一多,每口水井分摊的水又少了,时常抽不起水起来。于是大家把水井挖得更深,挖到两米、三米、四米……大家像是竞赛似的,一个个的拼命往下挖。有时谁挖了新的水井挖到了另一口水井的上方,将水源截断了,两家便会大大出手,最后解决下来,总是谁的拳头硬听谁的。到后来青年们也聪明了,他们也知道拉帮结派了。几家人一起去挖一个水井,挖得又深又大,然后几家人共用一口水井,大家团结起来,还没有人赶来侵犯。这样还相安无事的过了下来,但是一到旱季,水源时常断流,几家人又会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

  王家、钟家和李家就是共用一口水井。王顺,死在离水井五米远的小溪里的一块青石板上。石板上有些许青塔,并没有踩踏,摔滑的痕迹。小溪两边,一边是王家来水井湾的必经之路,一条田间小道,最近下了雨,有些泥泞,这条道路高出小溪三四米。另外一边是一块菜地,同样高出小溪三四米左右。在菜地的边缘和田坎边上都长满了杂草,将这本来就不宽敞的小溪,遮得严严实实的。不刻意往下看很难发现下面还躺着一个人,菜地这边,由于是冬季的早晨,并没有多少人经过,大家都躲在被窝了,所以并没有任何的脚印。而在田坎这边,是许多人的必经之路,来来往往的,只是没有多少人能注意到死在下面的王顺,再加上来看热闹的人都站在田坎上,现场已经被踩踏得不成原样了。王顺死的那块低矮的小溪现场被保护得很好。他的头部,许多血迹,显然是被撞击而死,至于是自己掉下去头部向下,撞击到石块死亡的还是被人用钝器敲死的,还有待分析。他的身体有一半浸在水里,衣服湿透了,血液将小溪本来就不多的水,染红了。

  高瘦丨警丨察,一阵火大:“这保护的是什么现场啊?!走开走开!”一边说,一边轰走群众。黑胖丨警丨察此时仿佛也找到了事儿做,迈着鸭步不停的去驱赶群众。“这下面没有痕迹,很明显是从这田坎上摔下来何者被人推下去的,本来从上面的脚印可以着手查查的,结果,全被你们踩乱了!”高瘦的丨警丨察,顿了顿,又说:“但是根据早上王军你刚才说的,你早上来看的时候田坎上并没有滑倒的痕迹对吧?”

  王军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子说:“你问问李四吧,是他最先发现我老汉儿,死在这里的,还是他来给通知我们家的。”
  高瘦的丨警丨察这时候才想起有个叫李四的人来。便大声嚷着:“李四!李四!你龟儿子在哪儿?!过来老子问问你。”
  李四是李家的四儿子,但是他们家中只有三个孩子,最先的一位在肚子里就夭折了,但按着农村的习惯,为了给死去的人也留一个名分,喜欢将死去的孩子也排在孩子之中,无论出生与否。李四,正在上高中,据说成绩也很好,脑瓜子也相当的聪明,和王冬从小到大的同学,成绩都是差不多,即是好朋友,又是竞争对手。双方的家长也老爱拿两人的成绩来进行对比。李四有个姐姐,名叫李英,在李四很小的时候便外出务工,然后远嫁他方。李四还有个哥哥,叫李洪,也在上学,比李四大两岁。

  李四终于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略带紧张,却不见慌乱。
  高瘦丨警丨察走了过来,黑胖丨警丨察,也摸出了本子,不停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像是在记录着什么。“李四,你叫什么名字啊?多大年龄了”
  “我叫李杰。今年18岁了”
  “现在工作是什么?”
  “学生,在重点高中学习。”李四应答自如。

  “你今天早上是什么时候发现王顺死在这里的?”
  “早上大概八点多吧。”
  “这么早,这么冷的天,不在被窝里呆着,你出来干嘛啊?”
  “家里没有水了,老汉儿叫我来接水。”
  “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王顺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