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敦煌——一些不能说的秘密》
第25节作者:
公输然 2010-8-28 21:31:00
刘虎不愧是兵哥哥出身,矫健地抓到电缆根部,它被一个金属扣碗固定在顶壁岩石上,就像平常房间里的吊灯一样。刘虎用刀子挖开扣碗旁边的石块,可以看见电缆伸入岩石深处,无法继续追踪起点。刘虎很难理解这根电缆存在的必要性,将粗大的电缆从顶壁岩石穿进来,却没有接入仪器设备上,也只带有弱电,实在奇怪。更奇怪地是,洞顶岩石绵延数十里,怎样才能将电缆通过钻孔方式从北方陆地铺设到这里来呢?他突然灵光一闪,意识到也许顶壁上方不远处还有空洞!有人在上层钻孔并放下来一根电缆。这个想法几乎令刘虎疯狂,假如真的如此,佛祖顶真骨和于阗国佛经也多半存放在那里,而且,逃离地底世界的出口也会在那里。他很兴奋,正要往下滑,却又发现不远处的石壁中有一截朽蚀严重的木板。他好奇地用匕首顶了顶它,似乎很松。刘虎加大手劲,只听“轰喇喇”一声巨响,一大块碎石连同木板掉了下去,甲板上的秦昀四人大惊,急忙丢下手里的渔网,快速避开。碎石和木块掉在甲板上,砸得更碎,浮起一大团烟尘。四人围过去,看见掉下来的碎石中有大量朽蚀严重的棺材断木块,木块中还躺着一具已经四分五裂的人骸骨。
刘虎迅速滑下来,看着眼前这具尸骸,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他将想法说出来。大家都兴奋得真点头。孙雪丽说:“太好啦!我们只要找到通往通往上层洞穴的通道,就能走出这个鬼地方了。”
秦昀望着电缆却摇了摇头,“电缆是电力被人类利用后才出现的电力传输工具,在一千年前显然不可能存在,如果真的存在上层洞穴,并且有人从上面钻孔放下电缆,说明有现代人早就找到它了,为什么没有带走顶真骨和佛经,还要留在这个恐怖的地底世界受尽折磨?”他的话又将大家打入冰窟。
“也许……也许有人先找到上层洞穴,又发现还存在下一层地底世界,才钻孔放下电缆探测,结果遇到什么危险,连命都送了。”刘虎不甘心地说。
这不失为一种可能性,这个藏匿了一千年的文化宝藏,会吸引无数人铤而走险,这里不论发生什么都是合理的。而且顶壁出现了棺材,说明上方有人掘墓埋葬逝者,却几乎挖穿地层。袁真和认同刘虎的推测,他点头说:“按中国埋葬死者的传统习俗,一般墓地挖掘深度不超过三米,也就是说,上层洞穴与地底世界的中间层不超过三米。”
“对,我们可以从棺材掉下来的地方往前挖,就能轻易找到上层洞穴的入口了。”刘虎兴奋地说。
秦昀总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也没什么理由阻止他们,只好沉默。刘虎、袁真和、孙雪丽开始思考挖掘顶壁的方法来。
秦昀取出一片头骨,带着小白来到中层一间生化测试室,他上次进入时曾见到过一台同位素测试仪,通过它可以运用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查明尸骸所处的年代。这种测定方法的原理很简单,我们所处的地球,每天都有大量宇宙射线从太空不断轰击大气层,这种轰击会使大气层中部分普通的碳原子形成放射性碳原子。当植物活着的时候,由于不断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包括碳12和碳14)会不断进入植物体内,植物被动物吃掉,碳14又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一旦植物或动物死亡了,植物不再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物也不再吃植物了。于是,动植物在死亡以后的年代里,由于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仍在继续不断地进行衰变,因此死亡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会一天天减少。碳14的量是可以通过测量其放射性确定下来的。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经过5730年以后,碳14的量只剩下一半。这样,通过测量尸骨中的碳14的放射性就能测算出碳含量,通过碳含量就能推算出尸骸的死亡年代了。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是最常用的考古方法,它所能断定的年份最久的达50000年。
同位素测试仪运行正常,秦昀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具尸骸有将近二千年历史,可能是西汉时期的人,跟于阗国僧侣相差十个世纪。”他返回上层甲板,将结论告诉了大家。
大家再度迷惑起来,若他是西汉人,那么他就既不是于阗国僧侣,也不是现代人葬在这里的,这就与刘虎的推测相矛盾了。孙雪丽思索片刻,迟疑地问:“这种测算方法的准确性有多高?”
“这个……”秦昀说,“碳14断代是最准确的测算年代方法,但误差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当样品被污染时。”
孙雪丽耸耸肩。
袁真和还是决定挖掘顶壁,因为它是一种可能性,他们不能错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