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地区------青藏高原地下隐藏着的秘密》
第11节作者:
人人都爱亚克西 2011-1-22 0:09:00
“在此后的20年当中,许多专家在北京试图破译石盘上的这些象形文字,他们都失败了。直到另一位专家丛教授破译了密码并开始解释这些‘说话的凹槽’,这个石盘的不寻常的含义才得到了解。而了解,也仅仅是指几个人而已,外界仍然一无所知。由于这位教授对石盘的含义的结论太过震惊,因此官方没有披露这个发现。”
“1965年,这位教授和他的四个同事被获准披露他们的理论。题目很长但很令人感兴趣:刻下的文字涉及太空船,如石盘上所记录的12,000年前在地球上着陆。这种‘唱片’——716只刻槽的石盘后来在同样的洞穴内被发现——讲了一个惊人的另一个行星的居民进行‘太空探索’时在巴颜喀拉山脉遇难的故事。”
2011-1-22 0:11:00
“这种奇怪的螺旋形文字讲述了这些‘外来人’的和平愿望是怎样被误解,他们当中许多人是怎样被住在附近的一个哈姆部落追捕、杀害。按照丛教授的解释,象形字的其中一行写道:‘德罗帕斯人乘航空器从云中降下。我们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太阳升起之前藏在洞中十次。最终他们懂得了德罗帕斯人的符号语言,他们明白了这些新来者怀着和平的愿望。’另外一段为哈姆部落表达‘遗憾’,说外星人的太空船已在这样一个遥远而又荒无人烟的山区坠毁,但没有办法另造一只新的太空船让德罗帕斯人返回他们自己的星球。”
听到这里,我对太空船的说法感到有些荒诞,忍不住说道:“这样的事让人有些无法想象。”
老者听了微笑道:“我这都是公开是资料,在网络上你都可以搜到的。目前这些也都只是猜想。不过还有一些佐证,在那个地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很久很久以前来自云中的瘦小的、黄脸的人,他们具有硕大而凸出的头,瘦弱的身子,很丑,当地的部落人把他们绑在马背上。奇怪的是,对这些‘入侵者’的描述与原来在洞穴中由齐教授发现的骨骼一致。不光如此,在该地区的洞穴的壁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粗糙的画,有升起的太阳、月亮,不可辨认的星星,还有地球……它们都由豌豆大小的点组成的线连在一起。同这些圆盘一样,这些洞穴画大约有12000年的历史。”
2011-1-22 0:12:00
“这个洞穴区现在仍然由被称为‘哈姆’和‘德罗帕斯’的两个半穴居部落居住。他们的外表极其奇怪,这些瘦弱矮小的部落人平均只有约1.5米高,既不是汉族人也不是藏族人。‘他们的种族背景是个谜。’曾经有专家这样说。”
“那这件事和捕雷计划有什么联系呢?”我问道。
“别急,你听我慢慢讲。”老者朝我摆了摆手道:“当时公布出了这些让人吃惊的发现之后,俄罗斯的科学家要求检验这些圆盘,于是,有一些被送到莫斯科进行检验。那些原来粘在上面的岩石颗粒被刮下来,然后送去进行化学分析。令科学家们吃惊的是,发现里面含有大量的钴和其他金属物质,这还不是全部。当将其放到一张特殊的转桌上,按照在前苏联的杂志《侣伴》上叙述了这个实验的弗亚切斯拉夫•塞泽夫博士的说法,它们振动或以一种不寻常的节奏发出嗡嗡声,就像有电流通过它们,或者像一位科学家提出的‘电路’的某个部分”。在某些时候,它们很明显有特别高的电压。”
2011-1-22 1:37:00
“我国的科研部门也成了关于巴颜喀拉山石盘的的研究小组,但是当时并没有列为机密课题。而我正是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说到这里,老者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是这笑容并没有维持多久,随即老者便又板起脸道:“后来,有一个姓沈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些石盘可能确实是一些信息的载体,但是更像是某种物体的零件。沈教授的这个设想得到了我们研究小组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无证据的设想只能作为研究方向,并不能作为研究成果来向上面汇报。”
“那一年,我国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始偶然发现在白公山附近地区的电磁波异常。经过判断,应该是孕育过程中,由震源体产生的辐射异常。正当地震部门感到比较紧张的时候,这个电磁波却又神秘的消失了。”
2011-1-22 1:59:00
“但是这个电磁波又不断出现,渐渐地,监测部门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这个电磁波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每隔四十多天就会发生一次。这一现象引起了科研部门的兴趣。由于当时研究人手不够,加上我们的石盘研究也一直没有进展,上面就白公山研究小组和我们的小组合并到了一起。”
“这次合并有了偶然的发现,当白公山出现电磁波异常的时候,巴颜喀拉山石盘就会产生剧烈的震动,似乎像是有某种东西在召唤它一样。这种神奇的现象最终促使我们做了一次白公山地下深层勘探,勘探结果显示让我们极其兴奋和迷惑,在白公山的地下有着巨大的石洞,而不停散发电磁波的,是洞里的一个巨大的神秘物体。”
“另我们没想到的是,赵教授一个人自己抱着石盘偷偷跑进了洞里。”
我听到这里,插嘴道:“自己进那个洞岂不是自寻死路?”
老者道:“赵教授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他自己兴奋的说刚刚进洞就有了发现。然后他直接写了一份报告给上面递了过去。这就有了后来的捕雷计划,这个赵教授,就是这个科考队的队长。”
2011-1-22 2:14:00
我啊了一声,道:“原来赵教授就是赵建国啊!这个捕雷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老者摇了摇头:“具体的行动计划是绝密,目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后来的行动失败直接导致解散了我们的科研小组。当年我在这个课题上浇铸了大量的心血,所有,小组解散后,我并没有跟随他们回北京,而是留下来,继续
研究这些东西。”
老者的这些话让我微微有些失望,听他讲了这么半天,原来他也不完全知道捕雷到底是什么计划。我想要得到的谜底不但没有解开,反而又多了一些。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凡突然开口问道:“那只笔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见到它好像
很激动啊?“
老者叹了口气,打开桌子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支钢笔,和我那只放在了一起。可以看出两支笔是一模一样。老者抬起头道:“这是当年笔厂给我们科研小组特别订制的。我想,给你寄包裹的人,一定是我们小组的成员之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