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哥嫂和他们极品一家,帮我父母找回儿子》
第2节

作者: 福兮福兮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又得说下背景,哥是乖儿子,从小被妈灌输的就是长大挣了钱都交给妈。因为我爸就是这样,从工作开始发了工资会原封不动交给我奶奶,甚至结婚后都是这样做,直到我奶奶去世。八十年代末,哥工作后也是把工资全部交给家里,大宗的奖金也交回家,自己只留下十几块钱零花。好在他不烟不酒,没有应酬交际,住在家里,也没什么花销。那时候家里生活没什么节余,我刚上大学,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只有三十几块,妈要他的钱也无非是担心他乱花,再者也是为了给他存起来结婚用,当时的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其实哥当时的工资加奖金每个月也不过三四百块钱,工作几年,也就存下三四千块钱。

  九十年代初期,哥嫂还在恋爱中时,她舅舅的单位,某工厂发行职工债券,据说回报不错。哥回家一说,妈手中确实有几千块钱,就同意托她舅舅去买,结果压了一段时间,说没有买到。正好我当时知道企业内部股票的信息,问妈想不想买,妈就找嫂子的妈妈要回了钱,让我帮着买了内部股。没过多久,嫂子的妈妈又找我妈要钱,说又可以买债券了,但妈说钱已经买了股票,结果好象那边就特别的不高兴。妈觉得她还是有权处置自己的钱怎么用的,不用外人插手。

  岳母一直嫌我哥挣的少,科研单位死工资,说楼上一个邻居自己在家做发明,特别挣钱如何如何。结果某天因为实验失败发生了爆炸,把阳台炸下半个,连带着她家的阳台也毁了些东西,那人也被丨警丨察带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听他们提起过。
  父母在岗时,医生还是很清廉的,不会收什么红包,所以尽管爸是大医院的外科主任,直到退休,从来没有收过病人的红包。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退休金只能让自己平静生活,不可能大富大贵买房买车。岳父也是外科医生,转业回来后在一些诊所或者小医院去做手术挣钱,有时也会给我爸找些机会,但爸考虑到风险和自己身体情况,都拒绝了。因为爸觉得不仔细了解病人的情况,只是匆匆赶过去做个手术,而且术后不观察病人,只是拿钱走人,实在有些不负责任,万一出了事情,毁了一世清誉。这样一来,和她家有些话不投机。

  日期:2011-04-09 03:40:41
  另外还有一些是岳家自己的事,听我哥偶尔说的,也感觉与我家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相差太远。
  嫂子妹妹高考失利,公布分数线的当天,岳父本来刚从外地回来探亲没几天,一看孩子考那么差,给他丢了人,怎么就不像她姐姐那样争气!当天就拿着行李又回外地了,留下又羞又愧的小女儿和有些手足无措的妻子。结果她只上了个大专,学了财会,但毕业时赶的时机不错,进了市教委当财务,现在当然顺风顺水的很滋润。虽然小女儿的最终结果不错,但在当时,他真的没有尽到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反而是自己一走了之。

  妹妹在读财会时交过一个男朋友,是高中同学,在上海上大学,岳家嫌他是独子,在男孩子放假回家时,叫到她家来,几巴掌生生把两人给打散了。可能他们的意思是想找个养老女婿的,后来她工作后交的男友,家里兄弟俩个,这次就满意了,很快就结婚了。据说岳父经常教训二女婿的还是要多挣钱,弄的小伙子跑到北京工作,每周才能回家一趟,后来又去了深圳,呆了一段又回来,中间有几个月没找到工作,让岳父给骂哭过好几次。他自己有老婆孩子要养,找不到工作肯定自己就很难受,又没花岳家的钱,做老人的又怎么能再施加压力呢?再说教训他也应该是自己的父母来教训吧,弄的小女儿都不高兴了。

  岳父的老家在南方,自己早年参军,一直在外地。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因为没生儿子让老父不太高兴,他就悉心教育女儿成材,让大家看看女儿也照样很优秀,大女儿,也就是我嫂子,也很聪明听话,指哪里打到哪里,一路高歌十五岁就上了大学。但多年与爷爷家没有任何来往,直到老人故去。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固然老旧,但做儿子的为这个跟自己的父亲一辈子结仇,不尽孝道,连带着自己的女儿们和后代都无法认祖归宗,争这样的气实在没有意义。

  岳父是六十年代的部队院校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部队医院,按说在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很稀少,还是很受重视的,而且部队又特别培养人,如果没有大毛病,怎么也应该当个领导了,可是他直到退休转业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我不想有任何恶意去揣测,但至少他在为人处事上是有问题的。
  她家住的房子没有集中供暖,冬天要自己烧蜂窝煤取暖,结果他们嫌有煤烟,几乎冬天就不生炉子,两个女儿住的房间有时还会烘点火,两个老的就一直冻着。夏天也是坚决不用空调的,甚至二女儿生了孩子也不装空调,热的娘儿俩只好回自己家去住。从她家到中心商业区,是路公交车的起点到终点,差不多要二十几站吧,但她家人经常走着去,好象部队行军了。这是各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我不做评价,但不认同。

  反正就是这么别扭的一家人,平常就没什么往来,但哥嫂两人关系进展不错,当然不得已时也得两亲家见面。
  日期:2011-04-09 03:46:39
  结婚的风波
  哥嫂的单位当时凭结婚证是可以分房子的,所以他们就赶紧领证拿了间筒子楼,但婚礼的事一直拖着,他们也没做什么结婚的筹备工作,还是各回各家住。我父母比较传统老派,不赞成他们没办婚礼就住一起,又担心他们暗结珠胎让嫂子面子上不好看,总还是要明媒正娶好,所以过了几个月就考虑为他们筹备婚礼了。
  按我们这里的当时风俗,结婚是要送女方一些金首饰的,这些我父母其实早在我哥没谈恋爱时就备下了,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地托人在深圳中英街买的,样式很精巧,做工也精致,不像内地兴起的那样傻笨笨的。但一问我哥,他说岳家都是军人,不讲究这个,什么金啊银啊,太俗气。我妈还坚持着说应该送,好歹是个礼物,也算是婆家的心意。

  择了个日子,我陪着我妈去了岳家,离我家很远,换了两次车才到她家,已经离开市中心很远了。见了面,岳母很高很胖,说话嗓门很大,岳父是干瘦的小老头,个子不高,感觉很倔的样子,没怎么说话。岳母一直大嗓夸着她家地点好,买东西方便,女儿学习好,懂事听话。期间嫂子就一直低着头,留海遮着眼睛。
  嫂子人不漂亮,一米五几,比较胖,脸上很多痘疤。但脑子很好使,十五岁独自坐四十几个小时火车去上海上大学,而且人很朴素。到家里来的次数不多,话也不多,但总感觉像跟我在较什么劲似的,看我用什么化妆品,打听读什么书,哪年评职称,拿多少津贴,有多少兼课费什么,她自己的事倒从来不说。对我父母也不是那种很会来事的,我父母也只把她当个才出校门的学生,没期待她八面玲珑。客观评价,她在工作上是很认真努力的,而且结婚十多年来和我哥感情一直很好,这是后话。

  一番寒喧之后,妈拿出金饰盒子,是一条项链和一只戒指,说是结婚的礼物,他们也没说什么就收下了。然后商量了一下婚礼怎么办,她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说不办婚礼,让两人去旅行,回来只是两家父母吃顿饭就行。可能是因为嫂子不漂亮,不好见众亲朋。我家是大家庭,亲戚得上百口,真要是摆几十桌酒席,嫂子也应付不了那场面。本来我哥的婚事在家族里也是大事,既然他们这样要求,我父母也同意了。

  日期:2011-04-09 03:49:2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