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怪谈——隐藏在历史身后的阴谋》
第49节

作者: 享烟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2-16 20:26:00
  《陈年岗》12
  “就算是鬼神也要屈居于自然法则之下。”这是我经常跟陈操说的口头禅,这句话的来源于我的三爷爷,他是我祖上留在北京一支的后裔,70年代迁来武汉,他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
  八个石雕人逐步的活动筋骨,看来它们活过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正所谓先下手为强,陈诚抬起手就打了一枪。子丨弹丨正好击中了一个石雕人的头部,那石雕人的头部炸出了一个窟窿,可是这根部就于事无补。
  “它们应该是在石化状态下进入的休眠模式,现在它们是在基因反转变异。”看来李教授也知道这个石人综合症。
  “为什么子丨弹丨打不死它们?”陈操问了一句。
  “反转的应该只是体内的一部分,它们的外表还是坚硬的石块。”李教授说道。
  这时一个石人说了一句话。可是我们完全都听不懂它说的是什么。
  “那是古代的语言。”李教授永远都是那么的专业。的确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差别太大,基本上元代人以前说的口语我们都基本的听不懂。如果你在湖北待得久了你就会发现武汉的方言和荆州的方言十分的相似,这两个地方相隔数百公里,而方言相近,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曾考证过,原因应该是荆州和武昌的官话一样,所以造就了沙市和汉口的方言相近。为何武昌官话和荆州官话相似,因为在清代,政府在湖北的这两个城市修筑了内城供旗人居住。旗人学汉语后的发音便是官话。

  接下来几个石人咆哮着向我们走了过来,他们的速度大概有常人的一半。它们的行为已经不需要任何语言来说明,它们的吼叫,它们的神情已经在这一刻很好的说明了它们的来意。
  “打它们的关节部分。”陈诚说道。他的眼睛真的是蛮尖,为了石人可以正常的行动,它们的关节部分都已经将石化给反转。
  紧接着就是几声枪响,子丨弹丨打在了石人的膝盖上,石人发出了痛苦的叫声,接着倒在地上不能动弹。这些石人在古代的确是生猛无比,可是现代社会我们发明了枪,它们真可谓生不逢时。
  “小心!”我喊道,因为雷雨已经把枪拔了出来,正在瞄准。让我诧异的是,他瞄准的人选正是我。为什么是我,我心里觉得一片不公,我既没有枪又不是什么要害人员。

  一声枪响,陈诚火速的开了火,子丨弹丨正打在雷雨的眉心。可是雷雨根本没有倒下,相反的是他也开枪了。子丨弹丨的轨道离我的脑袋不过二十公分,看来如果不是陈诚的那一枪干扰,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事了。
  那些看似危险的石人根本对我们造不成伤害,而那个看似没那么危险的雷雨反而将我们阻击在了石门前。雷雨中弹后隐藏在了石门一旁的乱石堆里。一时之间我们谁也不敢贸然靠近,都只好后退到了有掩体的安全地带。
  “怎么才能将他打死!”陈诚问道。
  “后脑,他的弱点在后脑!”陈操回忆了刚才的经过后说道。
  这时我失去了很久的感应能力突然的出现了,我感觉石门的里面有一种很亲切的东西在召唤我,就好像我的弟弟被困在了里面,他在喊我开门一样。
  “那东西怕强光还有火。”我平静的说道,“我们可以不用丨炸丨弹了,那个石门我可以打开。”
  说着陈诚的下属就丢过去了一个装满燃料的瓶子,然后对着瓶子放了一枪,将燃油洒满了乱石堆。另一个下属对着乱石堆也开了一枪。然后乱石堆那里燃烧了起来,火光一片。
2010-12-16 22:28:00
  独立的小故事《热干面》

  这件事发生在90年代,我家楼下不远的早点摊位上。
  我到过许多城市,但从未见过像武汉人一样热衷早点的地方。在我们武汉把吃早点叫做“过早”,相同的词语还有“过年”,这就足以看到我们对早餐的重视。
  武汉的过早有很多名点,比如热干面,豆皮,还有我很喜欢的糯米夹油条。在武汉的早晨只要你一出门满大街都是贩卖早点的,十分的方便快捷。当然这也带来了健康问题,应为绝大多数的早点摊贩都是没有营业执照的。市政府曾学习上海的经验,在市区开设了200个有执照的放心早点,可是效果不佳。
  我所说的这件事就是促成市政府关心市民过早的“导火索”。
  我记得那年的那个摊位上总是排满了站队的人,这家的热干面经常性的供不应求。排队的有学生也有白领,大家都是宁可起早些也要来在这家过早,应为这家的热干面味道蛮是那个事。
  在那年的冬天,我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排队买了热干面后再去学校上早自习。连我这个爱睡懒觉的人都可以早起,足见这家的热干面之好吃。
  有一天早晨那个摊贩旁站满了丨警丨察,我的伯伯也就是陈诚的父亲亲自处理的这个案子。
  这家摊贩在热干面里放了罂粟壳。
  所以时至今日我只要看到那家摊贩的生意好到有很多人排队,那么我就绝对不会去吃,这个经验也分享给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