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情难自禁凌霄宫。嫣妃怔怔地坐在窗前,目光茫然地看着窗外内宫的楼阁亭台。千葵端着一盘锦缎布匹走进来,看着她那副模样,叹了口气,低声道:“娘娘,这是太后赏赐的上好的锦缎衣料,您过来看看吧。”嫣妃头也不回地道:“放在那吧。”千葵只得将盘子放在桌上,终于忍不住道:“娘娘,您还是不要再多想他了,如今您已经是魏朝的妃子了,他是魏朝的王爷,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还是把那些事情都忘了吧,难道您不记得来时族长大人对您的嘱托了吗?”她顿了顿道:“我们西夷人少地穷,连年与大魏作战更是衣食不济,现在只能与大魏修好,以图和平休战休养生息,所以才让您来大魏为妃,可您……”嫣妃却含着泪转头道:“他为什么不肯带我走?”千葵摇摇头叹道:“因为您与他都有更为重要的事要做,不能为了私情放弃这一切。”锦绣宫。贤妃以手支颐,半躺在贵妃榻上对跪在一旁为她锤着腿的秋芙道:“你说那嫣妃如何?”秋芙道:“那日封妃大典时,娘娘告病未曾去,奴婢倒是看见那嫣妃一眼,长得倒还真是艳美不凡,虽说不如文贵妃那般娇媚,但是她冷冰冰地叫人看着只觉得不敢亲近。”贤妃看了她一眼:“那西夷女子真有这般好?那怎么不见皇上去凌霄宫过夜呢?只不过去了一两次而已。”秋芙忙答道:“听御前的人说是那嫣妃跟皇上说西夷有种风俗,成婚之后要过上好几个月才能合房,故而皇上才不曾去那过夜。”贤妃奇道:“这倒奇了,这嫣妃不但不急于与皇上亲近,却还变着法子让皇上不去过夜,真是少见。”她想了想忽然又道:“皇后最近情形如何?”秋芙摇摇头道:“仍是老样子,日日吃药,不见好,却也未曾坏下去。”贤妃道:“已经有快四个月的身子了,时间不多了,看来是要动手了。”秋芙一凛道:“不知该如何行事?”贤妃一笑道:‘这不是现成送来一个人吗,就用她来顶罪好了。”汝阳王府。王妃薛瑾彤正含笑替元涵解开外裳,轻声道:‘王爷一走便是近半年了,叫妾身很是挂心,只怕您在外有何不适,下人招呼不好。”元涵看了看她,道:“无事,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么。倒是让你一人打理王府,还要进宫去看母妃很是辛苦了。”薛瑾彤低头道:“这是妾身应作之事。王爷昨夜与皇上喝了一宿,定然是累了,妾身让他们去准备热汤,沐浴更衣歇着吧。”元涵点点头。元涵躺在卧房的床上,手里却捏着一串银铃,他看着那银铃,轻轻一摇,只听见清脆的铃声悦耳动听,想起那日她不顾一切跳出马车,拉住自己的马缰道:“你带我走吧,天涯海角,只要不去那魏王宫,不做他的妃子,只要能与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要了。”她满脸憧憬和希望,只等自己点头,便可策马向不知名的幸福奔去。而他终究是摇了头,他知道除了那份让自己心痛神伤的情,还有更多的事需要担当,不能为了自己将大魏与西夷的边境修好破坏掉,更不能让元弘和太后贵太妃失望,还有瑾彤,那个嫁给他多年,一直小心地守在他身边的女子,这一切都不能被放弃。所以他只能将她送上马车,下令继续前行,把她往京城送来。犹记得她上马前最后的面容,那憧憬的笑容已经尽数破碎了,只留下绝望和茫然,自己的心似乎也在那一刻一起碎裂掉,却不能说与她听,只能深深藏着。正心痛时,忽然觉得背后有人轻轻上床来,伸开手臂揽住他的腰,将脸贴在自己背上。元涵反手将银铃收起,轻叹口气,低声道:“瑾彤,我累了,先睡了。”只觉得那手臂一僵,慢慢地收了回去,元涵闭目之间,却隐隐听到身后那一丝呜咽的泣声,心中已是波澜滔天,无力支撑了。
日期:2010-07-15 21:15:12
第二十二章 皇后小产
凤翎宫。皇后笑着靠在明黄锦绣软垫上,对柔妃道:“妹妹真是有心了,时不时过来瞧瞧本宫,每次都带了这么多的点心,真是有劳了。”柔妃轻笑着道:“前次来见娘娘喜欢用这酸梅金丝枣糕,所以今日又特做了些,给娘娘带来。”她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皇后道:“娘娘这几日的气色瞧起来倒是比前些时日好了许多了,想来只要再休养段日子就大好了。”皇后点点头笑道:“承妹妹吉言,本宫也觉着这些日子用膳用得多些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时不时会踢几下,倒是有趣极了。”
柳儿打开柔妃带来的食盒,端出其中的小碟,只见那酸梅金丝枣糕码地整整齐齐放在碟子中,如玉般的糕点上点缀着几颗青梅,还有枣丝,红红绿绿煞是好看。柳儿自一旁取过银针,对着柔妃道:“柔妃娘娘恕罪。”柔妃笑着点点头,柳儿便将银针轻轻插入那糕点中,抽出一看,银针并无异样,这才将那碟子枣糕送到皇后面前。
皇后笑着取过一块送进嘴里,小口的吃着,待用完一块后笑着道:“妹妹这枣糕倒是极为合本宫的胃口,那青梅酸甜,枣丝又如蜜般甜,真是叫人舍不得放手。”柔妃看着她笑道:“只要娘娘喜欢,日后臣妾定当多做些送来。”
二人正说笑间,忽然皇后脸色一变,汗如雨下,捂着小腹呻吟着喊道:“柳儿,快……快传太医……痛啊!”柔妃吓得连忙起身,问道:“娘娘,您怎么了?”柳儿一看皇后面白如纸,冷汗滚滚,忙快步跑出殿去,让人速速去请太医过来。柔妃忙上前扶住皇后道:“娘娘,你可是快要生了?”柳儿回到殿中急切道:“还有三个月呢,未曾到时候。”正说话间,却见皇后身下已经淌出血来,她惊叫道:“不好了,娘娘怕是要小产了。”柔妃一看也是大惊失色,一边扶着皇后躺倒,一边着急地问道:“太医还未来么,娘娘这情形怕是不好了,柳儿你快着人去请皇上来。”柳儿慌忙转身出去了。
柔妃替皇后将软被盖上,小声道:“娘娘莫怕,太医即刻便到。”皇后却死死攥住她的手道:“皇上,皇上……”柔妃看了她一眼,见她脸如金纸,牙关紧咬,想来是疼痛已极,强自忍耐着,在这关头她却一心只想着元弘,不由地叹口气道:“皇上也快来了,娘娘您先歇会吧。”皇后眼见已是失血过多,行将昏迷了,却仍紧拉着柔妃的手,艰难道:“叫太医无论如何保住孩子……”话音未落便闭眼倒下了。
元弘赶来凤翎宫时,林朝生带着几位太医正在给皇后止血请脉。待他出来,元弘急道:“怎么回事,皇后她如何了?”林朝生跪下回道:“皇后娘娘是用了忌用的药食,导致出血小产了,如今虽然血已经止住,但……”元弘喝道:“但是什么,你快给朕说。”林朝生低头道:“但腹中的龙裔已经不保,娘娘如今自身也是十分虚弱,只怕会凤体大损。”元弘惊得退了一步,喃喃道:“龙裔不保?!宛菡她也……”元弘咬牙闭目良久,才缓缓道:“你尽力而为,好生照看调养皇后的身子!”林朝生忙磕头应下了。
元弘又道:“可知是用了什么药食才会导致皇后小产?”林朝生皱着眉道:“据柳儿姑姑所说,娘娘早已用过午膳,见红之时却正在用柔妃娘娘送来的酸梅金丝枣糕。”元弘神色一凛,沉声道:“随朕去正殿,将柔妃等人也带去。”尹全忙下去传召柔妃柳儿等人,林朝生则跟着元弘向正殿行去。
日期:2010-07-15 21:52:16
第二十三章 柔妃入狱
凤翎宫正殿。柔妃跪在殿中,脸色悲戚却并无惧色,只是一双明亮的眼眸轻轻望着元弘。元弘指着一盘吃剩的酸梅金丝枣糕问柔妃:“这可是你送来与皇后用下的?”柔妃点头道:“确是臣妾送来的。”元弘对一旁的林朝生道:“你拿去验一验可是有不妥之处。”林朝生端过那盘枣糕,用银针小心地探入,却如同之前柳儿所做一般,并无异色,他蹙着眉想了许久,望着那盘枣糕,却总觉着有何处不对,只觉着那糕点在蜜枣的清香中尤夹杂着一丝涩味,却如同药草的气息,林朝生小心地取过一块送到嘴里,细细咀嚼一下,却瞪着枣糕上点缀着的那几颗青梅,将那青梅拈起就近一闻,这才明白过来。他起身向元弘道:“皇上,这酸梅金丝枣糕本是无碍的,故而用银针试毒并无异状,只是这糕点上的青梅却是用药汁浸泡过后,再点缀在糕点之上,一旦用下便会小产出血。”元弘大惊,问道:“是何药?”林朝生道:“乃是麝香煎成的药汁。”元弘目光一紧,转而看向跪着的柔妃道:“你有何话说?”柔妃虽是极为惊诧,却仍是从容道:“臣妾不曾下药谋害皇后,请皇上明察。”元弘沉吟一会道:“那糕点可是你亲手所做?”柔妃摇头回道:“不是,乃是臣妾命繁翠宫小厨为娘娘做的。”元弘对尹全道:“去传那小厨中做糕的宫人来此。”
很快尹全便领着一名宫女进殿来,那宫人走到殿中跪下,磕头颤声道:“奴婢小翠给皇上请安。”元弘看着她问道:“这酸梅金丝枣糕可是你所做的?”小翠点点头道:“是……是奴婢坐的。”元弘道:“这青梅是何处得来的?”小翠答道:“那是前次宫里做蜜饯时向御膳房要了一些用剩下的。”元弘厉声道:“那可是你在这青梅上下了药?!快给朕从实招来!”小翠吓得磕头不止道:“不是奴婢,奴婢什么也不知道,那些食材素来都是莺儿保管着的。”元弘看了她一眼,道:“传莺儿来。”莺儿被带进来时已是脸色雪白,抖抖索索地跪在殿中,任元弘怎么问,她都是哭着磕头什么也不说。元弘神色越发阴暗,他看着殿中跪着的三个人,柔妃虽是苍白着脸,却静默以对,并无惧意;小翠虽也是跪伏在地上,却并不哭闹,只有那莺儿一直哭着磕头,却不答话。他看了她们三人片刻,道:“按宫规,虽不能定罪,但你三人都有可疑,如今先暂押入暴室,待明日朕亲自审问。”此时文贵妃却正巧进来,给元弘请过安后,一脸担忧之色道:“臣妾听闻皇后娘娘不适,忙赶来探望,方才在殿门口却听宫人说,娘娘她被人下药害得小产了,不知现在可好些了?”元弘淡淡道:“正在内殿歇息。你先回宫去吧,莫要扰了她。”文贵妃却看着殿中跪着的柔妃道:“这不是柔妃妹妹吗?方才听说是妹妹端来的糕点给娘娘吃了,才会小产的。皇上此事可不能轻易放过了,这可是谋害皇嗣的大罪啊。”元弘看了一眼文贵妃,道:“朕自有论断,你不需多言。”文贵妃听出元弘语气中的不悦来,忙笑着道:“臣妾也是关心则乱,不过是替皇后娘娘生气着急,岂敢多言。只是想着能早早地找出那下药之人,也好还柔妃妹妹的清白。”元弘并不多搭理她,只是让尹全着侍卫将柔妃三人先行带去暴室,文贵妃脸上有些讪讪,却心中恼恨不已,不想元弘这几日不去她延喜宫也罢了,今日还这样落了她面子,却只能强忍着怒火告退回宫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