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08 16:23:47
看了两所单人校之后,胡校长说:“杨局,到小溪洞将近三十里,吃过中饭再去吧。”
“到那儿吃中饭就是。”
“那就没得什么招待啊。”
“有两个小菜就行嘛。”
“沿这条路进冲,走七八里,然后上山,上山十里,下山八里。”
“没关系,当作乡村旅游吧。”杨笑道。
胡校长给小溪洞教学点的章老师打电话,叫他准备午饭。
“杨局,小溪洞连手机都没信号,联系全靠打座机电话。”
“在那样的地方教书不容易啊。”
车行至有几栋房屋的地方,胡校长说:“到前面停一下车,我去买点菜。”
沈毅将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的肉摊前。
胡校长买了五斤肉、一条鱼上了车。车子很快就开始上山,七弯八拐的山路让车开得很慢。
“还是水泥路,不错嘛。”杨笑道。
“省委扶贫工作组搞钱来修的,给小溪洞的老百姓做了件天大的好事。”
“小溪洞有多少人家?”
“原来是一个大队,有百五六十户人家。因为太苦,条件好点都搬到山外去了。现在还有七八十户左右。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剩下老弱病残在家。”
“这里的风景蛮好啊。”
“那确实,就是没人来开发。如果有旅游的话,小溪洞的情况就会大变样。”
“学校条件怎么样?”
“房子是普九时新建的,还不错。可是除了几间屋,什么也没有了。十二个学生,三个年级。一个老师姓章,三十出头岁。爱人除了给学生做饭,家里还养猪养羊,搞点收入。”
“三十多岁,坚守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值得表扬啊。”
终于爬到了山脊上,杨说:“沈毅,停车,方便一下,顺带看看风景。”
“好的,我也尿胀了。”沈毅停了车,三个人站在路边哗哗啦啦大开方便之门,一边欣赏着眼前这崇山峻岭、一片苍翠的美丽风光。
“要是在这里搞个避暑山庄,炎夏酷暑时来住住,应该是神仙般的日子。”杨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
车下到半山又进冲,胡校长指着远处大树下的一栋两层房子说:“那就是小溪洞学校。”
车在学校前的地坪里停下,一个清清瘦瘦的男子从教室里奔出来。
“章老师,杨局长来看你了。”胡校说。
章老师紧握着杨的手,“谢谢领导关心。”
“章老师,辛苦了。应该谢谢你,十多年如一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坚守在这样艰苦的地方。”
“杨局长,不辛苦,不辛苦。”
章老师的爱人从厨房里走出来,胡校长将肉和鱼递给她,“怕你们仓促之间没得菜,就带了点来了。”
“胡校,你不买菜来,今天就只好让杨局长喝米汤了。”章的爱人笑道。
“米汤好啊。”
“杨局长,请到屋里喝茶。”章将杨几个请进办公室。
所谓办公室也就是两张办公桌,几张椅子,唯一奢华的只是一台电视机。
“条件蛮艰苦啊。”
“杨局,这电视机都是章老师自己买的。”胡校长说。
“杨局,请抽烟。”章老师从袋摸一包劣质烟来,歉意地笑笑,“让领导抽这样的烟,实在不好意思。”
“我一般不抽烟,章老师的烟我还是抽一支。”杨笑着,点燃了烟,深吸了一口,味道真是比芙蓉王差了一大截。他从包里拿出刚在中学和完小得的两包烟,“章老师来,我回敬你两包烟。”
“不敢,不敢。”章老师连忙推辞。
杨把烟塞在章教师的手里,又从挎包拿出在车上准备的装着四百块钱的信封,“今天来也没带什么东西,一点小意思,请收下。”
“杨局长,这怎么好意思?”
日期:2010-09-08 16:27:44
告别章老师两口子,杨几个踏上了回程。
四杯红薯酒喝得杨有些头重脚轻。
“以前只听说过红薯酒,今天一喝才知这苦难年代的酒是什么味道。”杨长叹一声。
“这酒最容易上头,山里田少,没有谷来蒸酒,也就只好红薯酿酒啦。”
“胡校长,章老师不容易啊,十一年,四千个日子,坚守山区。换作别人,打死他也不会十多年窝在这山沟里。”
“是啊。”
“这是个典型,一心扑在山区教育上的典型。他的精神是值得全市的老师学习。”
“是啊。”
“我跟装配站说说,给他配台电脑,再送点体育器材来。”
“谢谢杨局。”
“你们搞个他的先进材料,在局里的教育专刊上登载。然后我叫日报社的记者来搞次采访。让人们都来了解小溪洞学校,让社会好心人都来支援这所学校。”
“是。”
“今年评选省优秀教师,你把他报上去,我想一定评得上。”
“是。”
“你们要在待遇上对他有所倾斜。”
“去年,我们多给了他一千块钱奖金。”
“好。”
回到上坪中学,苏醒他们的调研已接近尾声,教研员正在向学校领导作反馈。
最后,请杨讲话。
杨说:“刚才,我和胡校长去了一趟小溪洞教学点,抽了章老师的三块钱一包的烟,喝了他自酿的红薯酒,感慨良多,收获良多。我记住小溪洞这所学校,更记住了章老师这个人。他二十岁师范毕业就在小溪洞学校,十一年如一日,三个年级,一十二个学生,他一个人担当,而且统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说他十一年没用过电脑,没骑过摩托,没抽过芙蓉王,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是看看电视。他有机会走出大山,到山外的学校执教,他有机会外出打工,可以拿到比现在多一半的工资,为了山里的孩子,他都放弃了。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他扎根山区教育的精神,他全心全意为学生的精神,他不畏艰苦、任劳任怨的精神,让我心生敬佩。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都有他的这种精神,上坪的教育一定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