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第5节

作者: atong243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4-15 08:04:42

  1,3,高考也是考家长(2)
  苏丹俊心里不服这口气啊,他决心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要重振雄风,像初恋时一样说服她:“老婆大人,尽管地球人都把孩子能否考取大学当成是检验父母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我心里,即便儿子考不取大学也丝毫不能否定你这十几年付出心血的价值。至于你这十几年的青春有没有白费,这一点主要不在于孩子能不能考取大学,而在于你自己生活得快乐不快乐。你说是不是?”他边说边用手指温柔地梳理起她的头发。

  可今日的姜丽媛,又怎么可能还像当年的小姑娘那么好说服?她“哼”了一声说,“孩子考不取大学你当然无所谓啦,你是人人见爱花见花开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企业家,即便别人想嘲笑你儿子没出息,也不会当面说给你听。可你有没有想过我?别人会怎么说我?别人会指着我的鼻子问,你这个全职太太是怎么当的?整天在家什么事不干,还连孩子的学习也管不好?我怎么回答?啊?”
  苏丹俊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又连珠炮似地说:“你还好意思问我快乐不快乐?孩子要是考不取大学,我这一辈子心里都无法顺畅!”说到这里,她不再装睡,挺身起来像他一样斜靠在床头,完全是一副非把他驳斥得哑口无言的架势不可。
  苏丹俊这才意识到今天这个关不那么好闯,他暗自告诫自己得挺住,挺住,千万不能却步。他略一思考后说,“老婆大人,你千万不能有这样糊涂的想法,你不能把你的人生价值和快乐依附在孩子身上,更不要做‘别人生病你吃药’的傻事。孩子能否考取大学是孩子的事,更何况,与孩子一生的幸福相比,能否考取大学,真得不那么重要,比如说我……”
  “比如你,比如你!”姜丽媛怒不可遏地打断了他,“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你的两个儿子整天不认真学习, 成绩一直上不去,根子就在你身上!正是你这个所谓的成功榜样像鸦片一样毒害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总以为人人都能像你一样,没上过正规大学,照样能当跨国公司的总裁、照样能娶年轻漂亮的大学生当老婆、照样能有房、有车、有钱、有面子,你说是不是?啊!”

  苏丹俊眼见就要顶不住了,只好又换了一招说,“你不能把孩子不认真学习的责任都推到我身上啊,你对孩子每天盯得那么紧,有多大效果?假如你的话孩子们听不进去,我的话孩子就听得进去吗?时代不同啦,现在可以左右孩子的因素太多太多,比如社会、学校、老师、同学、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在日趋下降。尤其是在孩子们的青春期,逆反性很强,我们说得太多,管得太严,弄不好会适得其反。你忘记了吗?一武的一个女同学,只因为父母没收了她的手机就离家出走。”

  “照你这样说,做父母的对孩子就不需要教育、监督、管理了吗?就只能对孩子们放任自流了吗?”
  “当然不是,养不教,父之过,做父母的当然得管子女,只是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你对孩子放任不管,现在反而倒打一耙,责怪我管理孩子不当。来,我今天就向你这个苏总经理请教一下,我到底该怎样管教我们的孩子,你今天不给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你给我滚到外面睡沙发去!”姜丽媛话音未落,就愤怒地拽起一个枕头向苏丹俊扔去。
  “行,行,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我去睡沙发,你也冷静一下,OK?”
  苏丹俊全面溃败后才忽然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
  “跟老婆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此时此刻,他觉得这句话真是有道理啊!
  (未完待续)

  2011-4-15
日期:2011-04-16 14:48:44

  4,冰冻的浆糊——《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躺在沙发上的苏丹俊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十七八岁时的情绪,在他的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有如此紧张过自己的学习和前途,他觉得太太对两个孩子的学习太过紧张了,管得太紧,效果未必好,过犹不及啊!想着想着,自己十七八岁就糊纸盒的那段日子又在脑海里浮起……
  1976年12月的一个早晨六点半,苏丹俊推开家门,刚要迈出脚步,猛地被一阵寒风迎面扑来,浑身打了个寒颤,又退进门。他从床铺盖下翻出一条宽布条,掀起破棉袄外面的罩衫,将破棉袄在身上紧了紧,然后用布条拦腰扎紧,放下罩衫盖好,呼出一口白气,然后再次冲出门去。一出门就将双手互插进棉袄袖筒里,一瘸一拐地踏着半尺厚的积雪,摇摇晃晃地向护城河边的街道办纸品加工厂走去。

  自从母亲肺结核复发吐血住院之后,他就去了纸品加工厂糊纸盒,虽然糊一个纸盒只能得到几厘钱的加工费,但是由于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积少成多,再加上糊纸盒手艺的提高和熟练之后,他每个月能挣三十几元钱。这笔钱全部交个当家的母亲,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1976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先是举国悲痛哀悼几位开国伟人的去世,随后又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结束大革命。起先,苏丹俊以为自己的好日子也会随之到来,可是等欢庆的热情消散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改变,还是与原来一样不得不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地糊纸盒赚钱补贴家用,丝毫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虽说是每天连续打工十几个小时,好在活不累,还是坐着干,倒也不觉得很累,尤其是在这里打工的大都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大家说说笑笑,一天一天的日子就像护城河的流水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这天大早,苏丹俊进了工棚和那些早来的女工打了声招呼后,就走到自己的案板前,拿起浆糊碗,却发现前一天剩余的一点浆糊已经将浆糊刮板和浆糊碗牢牢地冻结在一起。他从暖水瓶瓶里到出热水化开后,去到连接前后两个工棚的过道里挖了一碗热气腾腾刚冲出来的热浆糊,然后手脚麻利地快速糊起纸盒来。
  只见他麻利地拿起一叠十公分厚左右的四方黄板纸片,双手在案板上“啪、啪、啪”拍齐,随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右手用浆糊刮子从浆糊碗里挑起少许浆糊,像泥水工往墙上涂水泥一样“刷、刷、刷”地将一叠黄板纸的三个边均匀地涂上了一层浆糊,然后将这叠黄板纸平面朝上,放在右手边案板上。再取出一摞划过线的长条黄板纸放在案板左边。然后左手取过一张长条黄板纸,右手取过一张刷过浆糊的四方黄板纸,双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一捏,就形成了封笔盒的三面,再插上一块四方形的黄板纸,一个封笔盒毛坯就糊好了。

  由于工棚内气温很低,开始做封笔盒毛坯时,手指冻得发麻,有点僵硬,好在随着手指的运用,逐渐熟练起来。糊出来的封笔盒毛坯十个一排地叠成五层,整齐地叠放在案板边的一块长条木板上。苏丹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像老母鸡看着自己孵出的小鸡一样满意地松了口气。他四周打量了一下,发现工棚内可以晾干毛坯的地方都放满了,只好小心翼翼地双手捧起了木板,一瘸一拐地向工棚外面走去。封笔盒毛坯糊好后,必须先将上面的浆糊晾干,然后再在毛坯外面糊上一层表纸,才能算最后完成。

  长条木板上堆放的粉笔毛坯原本就不很整齐,随着苏丹鸣行走时的晃动,更是摇摇欲坠,仿佛随时要倒塌下来。苏丹俊一路小心,仿佛捧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终于,他一步步接近了工棚外晾晒粉笔盒毛坯的木架上,眼见再走两步就要到了,突然,苏丹俊脚下踩到一个东西,一个踉跄,狗啃泥似地向前扑倒在雪地上,手上捧的50个粉笔盒毛坯像天女撒花一样跑了一地,全碎开了。
  (未完待续)
  2011-4-1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