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惊闻:四川老家的那件事》
第50节作者:
老家的花猫 2010-12-18 0:35:00
八道岭村并不大,约莫三四平方公里,我和素素在村中四处逛了一番,却是什么都没发现。
几个小时走下来,我们累的腿脚发软,不禁有些气馁,看来千年下来,那管风又如惊鸿一般在这里只待了几年光景,现在是丝毫痕迹也没了。我们毫无形象的坐在一户人家的院子边上,一边休息一边发呆。
“明健,你看我们这么找下去也不是办法,外面的线索早没了,我们又不能进别人屋中查找,难道就这么白跑一趟吗?”
我心中一动:“不能进别人屋中查找?”,我呵呵一笑说道:
“素素,我们忘记了一个地方,那地方不仅我们可以查找,而且也应该算是村中最有历史味的地方!”
素素讶然道:
“还有这地方?究竟是哪儿呢?”
我轻轻的吐出了两个字:
“祠堂。”
素素微微一愣,恍然大悟道:
“是呀,一般祠堂都是开放的,而且例如族谱、村里面的老旧物事一般也都摆放在其中,算得上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
我点了点头,向旁边人家问清了祠堂所在,便和素素动身赶了过去。八道岭村的祠堂处于一个老旧的四合院中,院中共有三户人家,其中一户举家搬迁到了外地,剩下的两家也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我和素素去的时候刚好午饭时分,祠堂门大大敞开着,我们看周围没有村民,便和素素偷偷溜了进去。
祠堂里面的空间显得很是宽敞,约有八九十个平方,被人收拾的很是干净,祠堂正中供奉着两个小泥人,左侧有一个衣橱,里面稀稀拉拉的摆放了基本线装书,其中一册正是八卦岭的族谱,我大致翻阅了一下,里面却只记载了五六代的族谱名,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明健,你来看看这些器具。”,素素指着祠堂右侧角落里面的一个壁橱向我说道。
那壁橱上摆放着几个泥陶罐和锡铁罐,那罐上雕琢的非常细腻漂亮,一道道流线型的花纹蔓延开来,像是荷叶,又像是林木阔叶,看起来颇有几分熟悉之感。
“明健,是不是看起来有些眼熟?”,素素在旁边问道:
我点了点头,突然心头一动,明白了为什么这些纹理有些熟悉的感觉,我从袋子中掏出那个小方盒子,果然,虽然盒子上的纹理被磨灭了不少,但是纹理线条和雕铸手法和那些罐子上的纹理如出一辙。
我兴奋的说道:
“素素!看来管风的手艺多多少少还是流传了一些下来,这么说来,当初他在老宅院中挖掘寻找的,应该就是这小盒子了!”
素素点了点头,正要答话,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过来:
“你们两位是谁?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和素素倏然一惊,转头望去,只见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正满面肃然的盯着我们。
2010-12-21 15:58:00
我和素素倏然一惊,转头望去,只见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正满面肃然的盯着我们。
我们愣了愣,不由得面面相觑,素素灵机一动说道:
“老大爷,我祖父老家就是八道岭,我们这次想回来看看他老人家的家乡呢,也算是寻个根底,刚刚看到了这里有八道岭的祠堂,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您贵姓呢?”
那老人微微颌首说道:
“哦,是这样,我姓李,这村里大部分都是李姓,你祖父也是吧,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搬出村子的呢?”
素素想了想说道:
“嗯,我祖父也姓李,不过他老人家好像很小的时候就随家人去了成都,后来又辗转去了上海,后来就在那边定居了,现在老是惦记着想回老家看看,但是年纪大了不方便走动,所以我们便替他来看看。”
听我们这么一说,老人神情缓和了过来,呵呵笑道:
“原来是这样,你们来这祠堂,倒也算来对了地方,这里也没什么要紧的东西,你们随便看看,你祖父叫什么呢,看我还记得不?”
素素微微笑道:
“说起来还是我们不好意思,也没经您统一就进来看了。祖父叫李长青,我叫李素素”,说完素素冲我嘻嘻一笑说道:
“这位是我朋友,明健。”
老人想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
“可能搬出去的时候太早了,我没什么印象呢,如果不嫌弃我老人家的话,晚点来我们家吃饭吧,也算是老家人了。”
我微微一愣,素素却点了点头说道:
“好呀,那我们还得麻烦李爷了。”
老人看素素点头同意,乐呵呵的说道:
“算不上麻烦,我儿子媳妇都在广州打工,老伴走了后,就剩下我这个老头子孤零零的,有你们俩陪着吃顿饭也是乐事!”
老人就住在祠堂旁边,时光还早,我们和老人约定去他家吃晚饭后便离开了祠堂,打算再到别处探访探访。
在别处的一些地方,我们又陆续找到一些瓷器、铁器,上面的纹理和那小盒子都有些共通之处,想来都是管风流传下来的制作工艺。可惜我们询问过数户人家,但对管风其人其事都从未听说,查不出任何线索。
2010-12-21 16:57:00
大约在五点多,我和素素便向李爷家返去,远远便闻到了香浓的炒菜味,我和素素相视一笑,加快了脚步。
果然,我们到门口的时候,正看到李爷在厨房忙上忙下,李爷连忙招呼我们进来坐,我和素素放下背包,便去厨上帮忙,李爷却连连摆手,呵呵笑道:
“我来我来,别看老头子年纪大了,这些年可都是我一个人在过,这些活我利落的很,你们就在旁边等着就行了。”
果然,没多久李爷便倒腾出了四菜一汤,一个青椒炒肉、一个水煮香肠切片,一个炖酥肉、一个炒空心菜,外加一道紫菜蛋花汤,菜式色香味俱全,看的我和素素食指大动。
落座之后,李爷颇为自得的说道:
“别看我们这都是土家菜,这些可都是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肉是自家养的猪肉,菜是自家种的蔬菜,就连这香肠都是老头子我自己一手灌出来的。快尝尝看味道如何!”
我和素素赶紧尝了尝,果然味美无比,不是城市中的饲料猪肉能比的。我和素素吃的不亦乐乎,李爷笑呵呵的看着我们狼吞虎咽:
“素素、明健,我们这里穷乡僻壤,你们城里来的不大习惯吧,我儿子媳妇在外面待久了,回来都不习惯了。”
我心头微微一动,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李爷,城市中有城市中的繁华,乡村却也有乡村的清静呢,我现在倒想在乡下多待待”
李爷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的也对,儿子接我去广州玩过几次,但总是不习惯,这不又回来了,这里乡里乡亲熟人多,就连水喝起来和香甜一些,我这把老骨头就打发在这里了。”
素素喝了口汤叹道:
“李爷你的想法和我祖父差不多,他老人家总是想起小时候在村中的一些往事,老说起落叶要归根,漂了一辈子,老了却还在异乡,我们小辈这才回来帮他圆这个夙愿。”
李爷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现在我们八道岭人烟稀少,很多人都出去了,不像当年咯,想来我们这岭子也是有些历史的,到现在也落到只有我们这些老人在看家的境地。”
我心中微微一动,和素素相视了一眼问道:
“李爷,您说这个村子有些历史,那一直都是叫这八道岭吗?”
李爷放下筷子,有些自豪的说道:
“那是,我们村的历史算是很悠久的了,之前很多战乱都没有波及到这里,就连八王剿四川那场惨祸也躲过去了,你们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村里面有条河,这河很早前还是条小溪流,我们村子那时候好像便叫做什么意溪村,到了土改的时候,看到这小溪已经成了河流,而且村子不远处就有八道山岭,于是就改名八道岭了。”
我和素素相视一笑,果然,这里就是意溪村。
我想了想,掏出了那个小方盒子说道:
“李爷,这是素素祖父家传的东西,但是一直都不知道来历,要不您老人家给看看?”
李爷接过小盒子仔细看了半晌,皱了皱眉说道:
“做盒子的手艺倒像是我们这里的,不过村里做的都是一些田地及家里的用具,这样的小盒子倒是很少做,这盒子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吧,至于来历嘛我是看不出来,你们倒是可以去找找村头的老牛头,他眼睛毒,说不定能看出出些来历。”
“老牛头?”
李爷呵呵一笑说道:
“你们别看这名字很土,他可是这里面的行家,早年的时候盗墓掘坟,倒腾了不少古董,现在钱也赚了不少便收了手,还顺带在做些善事,估计是怕今后得了报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