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
第41节

作者: 宋文涛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27 21:03:41

  午饭后,郑来丽去了邻居家,家里只剩了陈东和戴琴。陈东拥抱着戴琴,吻着她的头发道:“我是多么希望,时间就在这里停止,咱俩永远也不分开!”
  “我也是,在我心里,永远也不想离开你。”戴琴忽闪着大眼睛,流了泪。
  “可是,咱们得面对现实。”陈东叹了口气,“唉,我真担心啊!”
  “你担心会留在东北是吗?”
  “嗯。”陈东忧郁着点了点头。
  “你的心事已经够多了,分数还没下来呢,先不要为这事苦恼了。”说话间,戴琴突然发现了挂在墙上的那支箫,便擦了泪水,推开陈东望着他笑道,“你是不是忘了对我的许诺了?”

  “你指的是哪个?”陈东茫然地望着戴琴。戴琴不说话,微笑着斜了一眼那支箫。
  陈东恍然大悟,跳上炕把箫从墙上取下来,又跳下炕,擦着吹孔对戴琴笑道:“答应过的事,我一定会做的。只是,要是我吹错了,你可不要笑话我啊!”
  “你要是吹陌生的曲子,吹错了我也听不出来啊!” 戴琴嗔笑道,“哎,你可不要糊弄我啊?”
  “不会。”陈东微笑着摇了摇头,“你喜欢什么曲子?”
  “这箫适合吹什么曲子啊?”

  “我说过了:低沉的、凄凉的。”
  “那,你就自己选一个拿手的吧。”
  “好吧。”陈东坐在凳子上,挺直了身子,气沉丹田,端起笛子一横。
  “哎哎,”戴琴突然又道,“你的歌谱呢?我看电视的时候,那乐队里吹笛子的都照着谱呢!”
  “我想吹的是《京华春梦》,这是新歌,我只有歌词,还没讨到谱呢。”陈东笑了笑,又道,“我听过的歌都会吹,你听着啊。”

  戴琴坐在陈东对面,闭上眼睛,那睫毛便成了两个黑黑的小月牙儿。她静静地听着,陶醉在陈东的箫声里。陈东盯着戴琴的脸庞,忘情地吹着,忆起了在东北时想念戴琴的日日夜夜,不觉已是泪眼婆娑……
  “太好了!真的好棒啊!”曲毕,戴琴情不自禁地拍着手,睁开眼,又发现了陈东脸上的泪滴,“这曲子真的好忧伤啊,你都流泪了。”
  “远听笛子近听箫,这间屋子家什少,比较空旷,听起来效果就会好一些。”陈东擦了擦眼角,冲戴琴微微一笑。
  “嗯。我从来没听过这支曲子,你把歌词唱一遍给我听好吗?”
  “好吧。”陈东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京华春梦》。那带有磁性的男中音听起来照样婉转凄凉……
  陈东唱到“错为情爱一生落泪,往日情侣负了寒盟”时,戴琴突然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叫唤道:“不听了,我不听了,我不要这样!”说罢,又上前用手捂住了陈东的嘴巴。

  陈东看那戴琴时,恰似“空对落花我泪垂” ……
日期:2011-01-30 00:30:16

  七天后的晚上,陈东一家正在院子里吃饭时,王长清和李新远来了。他俩这个时候来,使人感觉有点不寻常。陈东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急忙站起来迎了上去。王长清一边停放自行车一边对陈东笑道:“陈东,我俩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分数单下来了。”李新远补充道。
  陈少山夫妇都兴奋地站了起来,冲他俩笑了笑,各自心里却是忐忐忑忑。
  陈东冷静地望着他俩问:“怎么样?”
  “458分。”李新远把分数单递到陈东手里,“你自己看吧。”
  “唉!”陈少山听罢,腿似乎在抖,叹了口气,无力地坐下了。

  “458分,考上了吗?”郑来丽来回地看着这三个学生,迫不及待地问。
  “娘,我考上了,是雪原商专。”陈东冲母亲苦笑了一下。
  郑来丽看了看儿子的脸色,也坐下了,不再言语。
  陈东接过分数单,一边打开一边匆匆地走近挂在晾衣绳上的灯泡,一眼便看见了自己的语文成绩——62分!

  陈东心里打起了锣鼓:“语文本是我的强项,平时考试低于100分的时候都不多,这次却只有62分!倘若没有熊富贵的干扰,倘若语文能够答出102分,单凭这语文便会上拉40分,那他的总成绩就是498分!如果其他科也能够正常发挥,600分应该不成问题,那样,齐东大学就一定会考上的!退一步讲,即使齐东大学走不成,其他的政法学院真的就可以走上一个了。”
  陈东,又开始埋怨起已经被自己宽恕了的熊富贵来。
  “这个成绩,如果报考了师范院校,本科当是不在话下,而自己报的却是齐东大学和政法学院——这个分数意味着他将被本科淘汰!而那个雪原商专只是自己随意填的一个,也幸亏报了这雪原商专,否则,自己连继续求学的机会都没有了……也许我太自信、太大意了!如果当时随便填报一个山东的师范院校,想必会被录取的。”
  想到这里,陈东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把成绩单揣进兜里,分别给王长清和李新远拿了凳子递过去:“坐呀,还站着干什么?”
  “哎,你们都没吃饭吧?”陈少山望着王长清和李新远问。
  “我俩都吃过了。”王长清和李新远应着接过凳子,并排着坐了。
  “这个结果,我已经想到了。”陈东拎着凳子到他俩对面坐下,笑了笑,“你们,都考了多少分?”
  “我考了435分;李新远考得好,512分。”王长清难为情地笑了笑,“看来,我也只能上那个新辽煤校了;李新远可以走中国纺织大学。”
  “乔治林呢?他怎么样?”陈东接着问。
  “乔治林考得不错,495分。他报的浙江工业大学不成问题了。”说罢,王长清又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你们知道童华考了多少分吗?”
  陈东和李新远都摇了摇头。
  “586分!”王长清继续道,“我听说,这一次,他把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各大名校全都报了!”
  “哦,真是了不起啊!”陈东想起了童华在火车上拜义父的事,又推测道,“看来,童华这次高考,一定是很顺利了。”
  “他义父那么有城府,肯定不是个简单人物呢!”李新远道。

  “嗯,我想也是。”顿了顿,陈东苦笑了一下道,“哎,不管考得怎么样了,咱们也算是榜上有名了。应该说,咱们都已经翻过了高考这道分水岭!你们稍等,我去买酒,为了榜上有名,今晚咱们一醉方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