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窝上方有一个连接扳机的击发装置,这个装置像勾起的手指的形状,末端有一个蘑菇头形状的小铁球,铁球的弧与凹窝相吻合。
开枪时扣动扳机、小铁球迅速砸进凹窝引燃纸炮、纸炮又引燃枪管里的火药。
这种枪的杀伤力来自于混合在火药里的铁珠子,珠子分大小两种。
大珠子(俗称独子)用于猎杀大动物,这样的子丨弹丨杀伤巨大,可以让老牛一枪毙命。
像打山鸡飞鸟之类的用很小很多的珠子,这样的散弹杀伤力小但覆盖的面积大,正适合打飞禽。
使用这样的枪需要有经验,瞄准也完全凭感觉。
装火药的量应该掌握好,装的少了威力不够,装的多了却容易炸膛,曾经有人就因此落下残疾。
某一天上午我和另一个同事跟着猎人进山了,他领了一条猎狗,并带了一把匕首。
进入山里的密林后我就紧张起来,在我的想向中,打山鸡肯定是应该小心翼翼的,发现它的位置后瞄准、开枪,然后一击中的。
于是我努力的东张西望,试图寻找到它的踪迹以便提供给猎人。
但猎人自己却一点也不积极,他背着枪无精打采的跟在狗的后面。
这样的行为让我有些不解,但这种疑惑只能在心里装着,
我知道他是公认的猎人,肯定比我这个第一次跟随猎人看热闹的人有经验。
这时候既不能质疑也不能讯问,一是担心说话声吓到可能藏在附近的山鸡,
另外也怕自己说了外行话被猎人取笑,因此只能盲目的在后面跟着。
慢慢的我有了发现,倒不是看见了山鸡,而是我发现那猎人的眼睛始终是盯着狗看,。
有了这个发现后我就有了观察的重点,于是我也不东张西望了,我的目光只是在猎狗和猎人之间游走。
终于看见猎狗有了反应,它忽然变得紧张又兴奋,
它做了一下停顿、竖起了耳朵、回头看着它的主人、然后跃跃欲试,那表情特有意思,我至今记着。
这时候猎人停住脚步、把枪摘下肩膀举在了手里,狗也在此时冲了出去。
瞬间就看见狗叫之处一只山鸡飞了起来,猎人及时的扣动了扳机,只听砰地一声枪响,山鸡向远处滑翔而去。
猎人开完枪后,就顺势坐下来开始吸烟,我们问打到没有,他说打到了。
我看他没有去寻找山鸡的意思,也估计到这个任务也交给猎狗了,于是我们也等在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猎狗叼着山鸡自豪的回来了,它把山鸡放到猎人的脚下就开始摇头晃尾的邀功请赏。
猎人拿出匕首沿着山鸡的丨肛丨门割了一圈,然后把山鸡的内脏从这里拽出来扔给了猎狗作为奖励。
猎人说这狗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如果不在现场把内脏喂它,下次再打山鸡时它就消极工作了。
另外他解释说,人在密林里不容易发现山鸡,即使发现并击中了它,也不容易找到。
你不知道它这一个溜子会落到哪里,有时候即使在你跟前的草丛灌木里你也不一定能找到。
但有了猎狗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它是猎人最得力的帮手。
(未完待续)
日期:2011-03-13 18:07:16
(接上,同时声明:本人不懂打猎,文中的故事都是听文中的人物讲的,我无法分辨他们所说内容的真伪,我只是把听到的故事转述在这里。特此声明、谢绝拍砖)
这个猎人还给我们讲过很多打猎的故事,某些内容听起来就像是传说。
他说东北人的习惯是冬天的第一场雪过后就开始打猎,这时候属于农闲的季节,俗称猫冬。
雪地里也容易发现动物的足迹,同时动物的皮毛这时候质量最好。
以前的老猎人打猎都是在秋后进入山里,选合适的地点修好地窨子,并储备好吃粮,
冬天打猎时就住在这,打到够多的猎物便运下山卖掉,然后再回来。
因为山里人烟稀少,所以猎人们彼此进入别人的地窨子可以随便吃这里的食物而不必花钱,这是当时大家共同认可的规矩。
那时候的人大都很淳朴,不像现在人们的道德品质沦丧到如此程度。
但渐渐的人的思想就变坏了,曾经就有道德败坏的猎人为了抢夺其他猎人的猎物而开枪杀人。
在深山老林里这类的事情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某些凶残的家伙毫无顾忌。
这些都是他给我讲的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的故事,我爱听、他也乐意讲,图的就是一个乐趣,至于是否拥有可信度就变得不重要了。
但他说他猎到过500多斤重野猪的事情我是绝对相信的,因为当地人猎到野猪是常有的事,只不过他猎到的野猪相对来讲比较重而已。
那次是他结束了一天的狩猎往回走的时候,当时已经开始要黑天了。
当他走过一道山梁时就听见山脊上有响动,凭经验他知道那是一头野猪,于是他瞄准了就开了一枪。
枪响后野猪没有倒下也没有逃跑,只是站在原地边嚎叫边转圈,
他装上子丨弹丨便向山上跑,等他到跟前时野猪还在那转圈呢,于是他又补了一枪,这下野猪被打死了。
后来他搞清楚了,当时他第一枪打掉了野猪的半个蹄子,那野猪疼痛难忍,所以站在原地转圈。
他说那次就是运气好,一般猎到这么大的野猪是很不容易的,首先是不一定能碰到,另外即使碰到了也不容易猎杀,因为野猪实在太凶猛了。
我认识的另一个猎手也是我们工区的监理,他99年到我们工区。
当年大约55、56岁,身体硬朗,不知什么原因,他退休比较早。
这老头喜欢喝酒,喝完酒后也比较健谈。
他老家在黑龙江省宁安市一个叫“鹿道”的地方,每年冬天他都回去打猎。
98年的冬天他也去狩猎了,并且收获颇丰,他说那个冬天他一共猎到了3头野猪、9只袍子、几十只兔子、几十只山鸡。
他狩猎不用枪而是下套,无论是抓野猪还是抓山鸡都是如此。
他下的套子是用钢丝绳做的,我曾经应他的索取而在长春买过来一些钢丝绳送给他。
具体他怎样改装、又是怎样系套我不知道,这老头保守,问他他也不告诉,即使酒后也是守口如瓶,
他唯独喜欢讲的是他打猎的光辉事迹,每次讲这些时也是在他喝酒之后。
他上山只带套子、刀子、斧子,这三样工具。
他说进到山里首先要找到猎物的踪迹,这需要通过观察动物的足迹、粪便、以及现场环境等因素来判断,
然后才确定套子下在哪里,捉不同的动物所下套子的大小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野猪也狡猾,轻易不容易套住,但用他的话说是野猪虽然狡猾但只有两个心眼(只会变通一次)。
所以想套野猪时要在现场制造一些假象,野猪会被假象惊吓而一头撞进真套,从而被捉,
如果没有假象的迷惑而只单独设一个套子野猪是不会就范的。
野猪被套中后会一直向后挣、不松劲,直到勒死为止。
狍子的头脑非常简单,俗称傻袍子,只要套子的位置正确它就会钻进去,它被套中后的表现是一直跳、直到勒死才停止。
这老头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本领是抓山鸡也用套子。
捉山鸡时他先在山鸡出没的地方把灌木丛清理出一条越来越狭窄的通道,在通道尽头合适的高度系上套子。
山鸡一个溜子飞下来后会向前猛跑,结果就会钻进他的套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