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特区的太阳》
第26节

作者: 采菽采绿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苏钺跟我有所不同,当然最大的不同是他已婚。他毕业于名校,分配在著名的大型央企,妻子是大学同学,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在单位,他属于单位领导心目中的“后备力量”。他的情况比我要麻烦得多。这个麻烦,恰恰不是别的,而是他已经拥有了很多,而且,显而易见,他如果不来海南,在那片旧大陆也前程远大,至少以世俗的眼光看就是这样。

  “可你为什么要来海南?”我问。
  我觉得我来海南不奇怪,我本来就是个浪漫的家伙,行事有冲动的一面,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总以为“生活在别处”,三毛式的流浪最对我的胃口;可是他,一个学理工科的高材生,思维缜密,做事理性,何况在那么大的企业,有着那么好的前程。
  他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我为什么要来海南吗?”
  他说,在单位,他的未来几乎像白纸黑字写下来一样清楚:六十岁以前,做到正厅级干部,当然,也能时不时公款出国旅游“考察”,物质生活上,没说的,会很舒适,不会缺钱花;六十岁退休,步入养尊处优的老年生活,甚至都能看到自己六十岁时的样子…
  说着说着,一向沉静波澜不兴的他,突然眼睛里冒出火花,语速加快,声音也变得高亢:“不行!我一定要出来!”
  他又解释说,一想到他的一生将会如此一目了然,如此舒服平静,如此一马平川,如同行驶在一条平滑的固定轨道上的车,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平稳地到达某个固定的终点站——,他就不寒而栗!

  日期:2011-03-26 13:27:16
  “这样的人生实在太没意思了!”他轻轻地用拳头捶了下桌子。
  这是个令人动容的时刻。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激动。第一次看到他那一向如冰川静静地行走般宁静伟岸的面容在一瞬间突然改变,看到他俊美的脸部线条在轻轻抽动。我注视着他,抑制不住地心潮澎湃。此刻,他英俊的面容像一座青铜雕像般散发出夺目的光辉,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听见了自己怦怦的心跳。
  他说的多好啊,他如此清晰地说出了我一直感觉到却没能形成语言的东西。当然,我在单位的前景,是无法跟他相提并论的,可是他却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斑斓多姿,为了融入更加宽广的社会洪流,宁愿抛弃既定的顺水航道,而改走完全陌生的峡谷险滩!
  壮哉!

  “就是这样!”我叫道。
  但是,不论是我,还是他,都有一些麻烦的具体问题要面对。
  他问我,“那你和你那企业家,打算以后怎么办?”
  “嗨,走一步看一步吧。”我说。
  的确,这个问题不太好办,首先,我舍不得离开海南,而他,愿不愿意毅然决然的抛弃那边已经打下的基础,到这里来,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我必须承认,我已经很少想到他了,连当时那么令我痛苦的伤疤好象都不那么痛了。他像一座远去的小岛,离我也越来越远了。
  不过,我说,“倒是你,你的情况比我更棘手,你说呢?”

  苏钺手支额角,有一会儿没有说话。他这样一种状态,也是我没有见到过的,看来,他的情况果然比我棘手!
  “是的,我这边有点麻烦。”
  原来单位果然在催他回去。
  “那你打算怎么办?”
  “不管他!反正辞职报告是交上去了。”

  我蓦然想到他的妻子,在我心里,曾悄悄勾画过她妻子的形象:一定又温柔又美丽,虽然一想到这个我心里就有点酸酸的,有点疼痛,“你妻子同意你这么做吗?”
  他脸上马上绽开一个笑容,说,“我们是大学同学,我的一切行动她都支持,无条件支持。”
  我反倒无语了。早就知道他是结了婚的人,可是,提到他的妻子,我心里仍然不是滋味,虽然还是我提起的话头。他的妻子爱他,这我早就料到了,能不爱他吗?哪个女人能够不爱他?我甚至能想象,在大学里,他不知道有多少的暗恋者啊?能够跟他结婚,他的妻子可以想象有多么的好。但我还是说不出的难受。
  气氛变得有些滞重。
  他突然转变了话题。“你有没有觉得,海南这片土地太可爱了?”
  说到这个,我精神一振:“那还用说!我一踏上这片土地,就无条件地爱上了它。”

  “是的,这是一片朝阳之地,一切都欣欣向荣,虽然落后些,但是这里是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一定能在这里大有作为的,是不是?”他引用毛主席的话,我和他都哈哈大笑了。
  “一定!”我顿时又豪情满怀。
  可不是,他不就是那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那一类吗?如果不是来海南,我哪有机会认识他这样出类拔萃的朋友?
  还是海南搞大特区的好啊,我不由想起老马当初说的话。
  不过我们都忙得要命,连喝茶都没有时间。

  在物资集团,苏钺虽说目前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外聘员工,可是他的份量,就像一座飞来峰兀立平原一样醒目而难以让人忽视,一去到公司,人家马上如获至宝。他所在的二级公司,经理是一位忠厚而勤勤恳恳的本地人,非常倚重他,事无巨细,都要跟苏钺商量,好象苏钺倒是老人儿似的。而爱才的梁总,也不断地催苏钺赶紧把关系转过来。苏钺一边忙于事务性的工作,一边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打通单位那边的关节。“真的很忙。”苏钺打电话告诉我。

  而我这边也一样。先锋报现在兵强马壮了,我进来后,又进了不少的人。关键的一点,现在进来一批专门拉广告的好手,广告多了,日子好过了,总编老裘底气足了,遂将报纸改为一周出三天。
  老板并没有给我们下死任务,规定每个记者每个月一定要交多少稿子。裘总是个文人,人看上去也一脸的斯文,他对我们就像一个不太负责任的家长一样,对我们这些孩子,完全持放任自流的态度。所以,在报社,好像没人见了他像老鼠见猫,反倒像看见空气似的,视为无物。反正我见了他,基本上也跟看见光洁无物的玻璃门似的,高兴了,点头打个招呼,没情绪则继续往前走。

  作为一名特区记者,我感觉自己一路高歌渐入佳境,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胆子越来越大,连新上任的省长也单独采访过。
  那是在海南新召开的“两会”期间,一次会议间隙中,我见缝插针的抢上前去。而在刚才,为了进来采访,在门口还遭到会议工作人员的挡驾呢。
  “不能进去!”
  “我是记者。”
  “有采访证吗?”

  “没有。”我说。在别的报社,比如说海南日报,有专人给办这些事务性的手续,我们报没人管。但我知道我必须进去。我说我是先锋报的,关于“两会”必须大力报道,这对海南很重要。我的态度很强硬,工作人员反复上下打量了我好几眼,终于放行了。
  会议休息时,一干记者,包括《海南日报》的记者,都摸摸索索地在会议大厅里溜达,大概在犹豫,是上前去采访某位领导呢?还是呆在原地不动?当然,要采访领导,自然是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兼省长份量最重了。
  我好不容易进来了,哪能犹犹豫豫贻误战机呢?实际上我什么也没多想,工作时我脑子里一点杂念也没有。我越过众人,几大步就跃上了主席台,拦住了刚站起身的新省长。
  新上任的省长据说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看上去与其说像位高官,莫若说更像一位儒雅的慈祥长者。至少在我眼里是如此。
  所以我来到他身边,一点也不感到紧张和害怕,如同一个初次上战场、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新兵,只是感到兴奋和高兴。
  “省长您好!我是先锋报的记者,我想采访您,可以吗?”我甚至双手递给省长一张我的名片——那是一张很朴素没有任何装饰的简简单单的素白名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