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姥姥太喜欢这个树了吧,把树的精华已经带走了。就像得道的仙家,下来喝酒一样,仙家喝的是酒的那分气,气没了,酒自然也就没有酒的味道了。
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堂上一位仙家的亲戚,现在还在修行中,可能在仙道年龄还属于比较小的,我听到的说话声音也是小孩的声音。
那天我家孩子买了一盆花,红色的可好看了,晚上上香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个小孩的声音说“这花真漂亮啊”,然后就没动静了,第二天起来一看,那花竟然在一夜之间枯萎了,这速度的快让人觉得很神奇。
问问护身的仙家,结果说是那小仙家喜欢这花,把花的灵气带走了,就像人的精气神一样,植物没有那分气,自然也就生长不下去了!
2010-12-27 22:41:00
10.12.23: 编号给弄混沌了,请大家原谅。我瞎编了啊,呵呵~~~
今天继续更新故事,正题待续:
3: 世上的事情啊,翻腾之间就像旋转的轮子,眼前看的凶或者吉,未必就是真的凶吉了,时间久了,就会看分明了,天道是不会欺负良善之人的。
古代一个人,因家里贫穷尚未娶妻,家中有一个老母,母子以卖油为生,每天担着担子出去卖油,一天出门卖油,走在半路上想上茅厕,却在茅厕里捡到了一个布袋,里面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这人高兴的不得了,也忘记了上厕所,就跑回家里来了。
老娘问他为何今日回来这么快,问他难道是油都卖了?他悄悄的对老娘说,我今天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造化,就把上茅厕捡到银子的经过和老娘叙述了一遍。说以后就不用去赊别人的油卖了,用这些银子做本钱,自己贩油卖就行了。这么容易捡了这么多银子,明天去烧个香,以后您老人家就有福享了。
这老太太却正色说道,依我看来,这银子虽然不是你偷盗设心谋来的,但终归不是自己辛苦挣来的,常言道:贫富皆有命,富贵终在天,你要是有命享受这些,也不会生到这个要以卖油为生的人家了,只怕我们享受不起这银两,唯恐遭来什么祸殃。
这银子不知道是本地人丢失的,还是远方客人丢失的;不知道是这人自己家的,还是借贷来的。这一时间丢了这么多银两,如果找不到,这可不是小事,一时想不开也是有可能的。你快去远处等待和人来寻,领他回家来物归原主,也是一番阴德,皇天自不会负你。
这人本就是个本分之人,两外就对老母十分孝顺,被老娘这么一说就放下布袋急忙去了那个茅厕,从远处就见那一群人围着一个汉子,问来却是这人丢失了钱袋。还以为是自己上茅厕不小心掉了下去的,正欲找人下去淘,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这人便问失者说,你丢了多少银两,那失者忙乱回答说,有四五十两吧。 这个人就说是个白布袋吗? 这个失者一把扯住这个人说,正是,是你捡到了吗?还给我我宁愿出赏钱。
围观的里有口快的,就喊着说,人家回来找你,按道理说,平半分给人家也是应该的。 这个人说,是我捡到的,现在放在家里,你随我去取来便是。 这些围观的人都想,捡到的钱财,巴不得的瞒着别人,哪里见过还来找寻失主的,都想凑热闹跟着去看看。
到了家中,捧出布袋,交还失者。失者拿出银包看的时候,心里知道没有打开过,但是害怕这个人问他要一般的赏钱,又怕众人在此主张平分,就动了个坏心眼,反赖拾钱袋的这个人,说我的银子本有四五十两,怎么就剩这些了,你是不是藏起来一半,快拿出来还我!
这个人连忙解释捡到钱袋回到家中,老娘如何教训他,如何让他快去寻到失主还了钱的过程,说我和我娘根本就没动过这个布袋,哪里拿了你一半的银两。可是失主却一口咬定就是少了银子,两下争论不休,老太太从里屋出来也向失主和众人诉说经过,可这个失主就是赖定了这母子。
依仗着人高力大,将这捡到银两的人,像抓小鸡一样竟然给提了起来,竟然要大打出手,引得这老娘叫屈,众人也都觉得有些不平,就都冲这失者嚷了起来。赶巧了县太爷临时出行走在附近,听得喧嚣之声命衙役停下轿子来,要问个清楚。
失者和这对母子当街下跪,双方各诉其情,这边说,他捡了我银子,却藏了一半不给小人。那一边说,小人听了母亲之言,好心好意去找他还钱,他却反过来赖定小人藏了他的银两。县太爷就问众人,谁来作证?
众人上前禀到,那人丢了银两,在茅厕没有找到,却是这个人自己来寻找失主,承认自己捡到的银两的。领他到家去还他,这些都是小人们有目共睹的,只是银子数目是多少,小人们不得而知了。
县太爷说,你俩不必争吵了,我自有道理。令衙役带这一干人等来到县衙大堂之上,吩咐库吏,把银子数目兑准快来回复,不一会库吏回复,现银是三十两。县太爷又问失者道,你丢失的银子是多少两?回大人:是五十两。 又问,是你见他拾取的,还是他自己来承认的? 回大人:是他亲口承认的。 县太爷说,既然是他自己承认的,为何不全藏匿起来,只藏一半?还要反过来要找你还你银两?他不来找你承认,你如何找他?他拾到的是三十两,你丢失的是五十两,这银子不是你的,必然是另有丢失之人。
那失者急忙说,大人,这银子却是小人丢失的,小人情愿只领着三十两。 县太爷说,数目不同,怎么能任凭你冒领!这银两断给这厮,回家奉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己快去寻找吧!
这人得了银子,千恩万谢之后扶着老娘欢喜归家,那失者已经经了县太爷的官断,怎么敢争论!只得含羞而去,众人无不称快。。。
2010-12-27 22:44:00
10.12.24:今日平安夜,祝福每一位朋友,无论你身在哪里都幸福平安!
匆匆写好一则故事,献给即将结束的公历虎年,也献给每一位光顾此帖 的朋友:
多少人因女色失去了太多,有的甚至是失城池、失家国。古有纣王因一个苏妲己痛失了成汤六百年的江山社稷。
隋炀帝宠爱萧妃的美色,萧妃要看扬州的景观,隋炀帝居然召集百万的民夫,为了开一条河,类似民夫无数。又打造龙舟,居然让宫女们拉着,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后来有宇文化及造反,将隋炀帝斩首,国破家亡的又一例证。
刚才忘记写编号了,呵呵,,,在此加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