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2节作者:
当朝七品 到了宿舍一看,我心里登时凉了半截。原来,学校当局为了磨炼入学新生的革命意志,让新生们住一年阴暗潮湿、半地下的寝室。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此刻,我已别无选择,只有用高考时倒背如流的名言警句激励、鞭策自己了。
我所学的专业是航空动力,是当时全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特殊要求双目视力必须在1.2以上,这是老的视力标准了。
这个专业属于军事工程专业,主要是从事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研究,学额一共二十五人。当时,这个专业在全国好像只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开设,每年毕业生只有七十五人,也算是稀缺了,方向主要是为军事基地培养科研人才。
全班二十五个同学中,男生二十一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贵州、江苏、浙江、湖北等十六个省市。女生四人,一个是沈阳的,一个是湖南的,一个是河北的,一个是哈尔滨的,资源可谓奇缺。
入学后,我静静地观察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而此时此刻,他们也在悄悄地观察我。几次考试下来,发现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学习的高手,我渐渐感到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上拥有的优势已经不再。
不安分的我,总有一种出人头地的冲动。在专业学习上纵向争锋难度太大,功夫在诗外,我必须寻求横向发展,才能在另一个跑道上超越别人,看来,才华只有“横溢”了。于是,我另辟蹊径,利用业余时间,悄悄地开始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选修音乐指挥。
潜心修练终于等到了施展的机会。在哈尔滨大学生合唱节中,我挥棒指挥了千人合唱团,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次感受到掌声与欢呼声给我带来的精神快感和虚荣心的满足。
虽说一时风光无限,但终无红颜相伴也终究是一件憾事。等我醒过神来,全班的美女皆已名花有主了。面对如此稀缺的资源,那些懂事早的男同学,谙熟“早下手为强”之道,挖空心思,抢前抓早,每日堂而皇之地以习题请教、上课占座、食堂打饭、晚自习护送等合法手段,明目张胆地展开爱情攻势,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路遥知马力,长达四年的情感磨合与求学磨砺,消耗了他们太多的荷尔蒙,最后,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也只有北京的一对。
“蜂蝶纷纷过墙去,疑是春色在人家。”我只能怪自己当年少不更事,下手太晚,手段太软,追悔莫及!
寝室——食堂——宿舍,大学生活日复一日地在三点一线上奔忙。我也难免有几日的荒唐,列举其一。
身为工科学生,却不务正业地酷爱文学,图书馆是我课余的文学圣殿和避风塘。工科院校的图书馆以理工科专业书籍为主,文学类图书本来就数量不多,而且品种不全,很快,在我夜以继日的博览群书之下,让我有兴致的图书书目日渐稀少,床头上几无心仪之书可读了。尤其是一些精华版本的极品,更是绝无仅有,只好求助于诸如师范大学这类文科院校的同学。
大二下半年,我开始迷恋上了二战史实类图书。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欧洲战场到太平洋战役,什么战争回忆录、战役纪实、名将传记等等无不涉猎。不论正传野史,也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战神抑或枭雄,皆一览无遗。图书馆中此类图书的书名我都了然于胸,几乎可以倒背如流。这其中,最让我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的是二战中战功卓著、赫赫有名,有“战神”之称的巴顿将军。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崇拜偶像。那威风八面的大将风度,那纵横捭阖的传奇人生,让我这个文弱书生仰之弥高,崇拜得五体投地,一时难以自拔。
读史自然少不了反思。我放下书本,环顾当代,在这种尚武思维的作用下,日渐感觉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之下,阴柔之气日升,阳刚之气日衰。于是,我开始向往军人风度,以扫一身的阴霾之气。
假期回家过年,在高中同学聚会上,我特意找到毕业后参军的吴同学,鼓足勇气,向他要一件正三号的军装。我感觉有点勉为其难,因为军人的军装一年四季就那么几套,如果他拒绝我也在意料之中。没想到,那位同学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在心里更加地佩服:军人果然豪爽!
这一件军装几乎成了我全年的外套了。草绿的军装,白色的衬领,时刻扣紧的风纪扣和领钩,走起路来我自觉笔直挺拔了许多,真有了几分军人的神气……邻班的同学还以为我真的当过兵呢。这些言论传到我这里,着实让我自信了好一阵子。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大学同学同窗四年,同吃同住,相濡以沫也是几十年的缘份了。我性格内向,交友谨慎,四年的大学生涯不求广交四海,但求得一知己!
张弛,我的上铺,人品才华绝对一流,二十多年的时间证明,确是我一生的知己和知音。我们同是班级团支部成员,经常共同组织一些活动,思维默契,私交甚笃。张弛沉静寡言,但出言必践,细心而大度,坚毅而随和,善于处理班级乃至年级的急难之事,在同学中极具影响力。他爱好非常广泛,体育特长,是学校的乒乓高手,文学造诣也十分了得,同寝室的同学看到他常常一个人早早地上床,手捧一本艰涩的文学巨著,在昏黄的床头灯下研读到深夜,一晚上都听不到他出声。
张弛与我同好,有时也弄些生僻字词与我切磋一二。大二下半年,一个深秋的夜晚,室外风雨交加,室内灯影重重。在床上刻苦钻研的张弛突然翻过身来问我:“姽婳一词为何意?”
我常驻学校的图书馆,书读纵横,涉猎古今,略知诗词曲赋,曾经看到过这个词,于是脱口而出:“专指女子娴静美好的样子,有诗为证: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肤铁为肠……”
张弛看了我良久,从他笃定的眼神之中,我坚信,此时此刻他已决定视我为知音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当下而心安”。正是从那个风雨之夜,我们开始了跨世纪、高山流水般的友情。
(待续)
日期:2011-04-11 15:24:39
第二章 母爱永垂
四年的时光如水而逝,波澜不惊,转眼就要大学毕业了。
当我从课本上和考题中抬起头来,我茫然了——生活原来是这样的,我必须学会生存,这是我对生活的确实发现。也许,人生真正的惊涛骇浪正在远方等着我。
我就读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国家国防工业的核心部门——航空航天部。当时,实行全国统一高考才两年,每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就是十几万人,大学生自然是稀缺资源,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