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世界之复仇》
第27节

作者: 应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几个人正说的热闹,隔壁开五金水暖的小刘端着碗凑过来了,“说什么呢这么热闹,我也听听。”
  老周说正说饺子呢,小刘一听笑了,“你们怎么知道我吃饺子?”他端的碗里正好是饺子,旁边饺子馆买的。
  吴淑芬“切”了一声,“谁说你了,我们说张卫东他老婆包的饺子呢,好吃,你吃的这,又小又扁还没馅,跟人家都没法比。”
  小刘一听非要尝尝,可今天带的已经被吃完了,听吴淑芬他们说的神乎其神的,也被吊起了胃口,拉着张卫东“张哥张哥”的叫了好半天,非让他答应明天再带点来。

  结果第三天一下来了好几个人,都是听小刘说的。
  张卫东的饺子没让他们失望。只是人越多,每个人分到的就越少。于是又有了第四天……
  晚上张卫东下班的时候,在市场门口被人叫住了。
  一个笑的挺热情的中年男人,先给他递了支烟,“老兄是张卫东吧?”
  他摆摆手,“我不抽烟。我是。找我?”
  男人把烟收了回去点点头,“嗯,是这样,我也姓张,张爱国,咱俩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在路那边开了个饺子馆,这几天听朋友说,嫂子会包饺子?”

  张卫东明白了,谦虚的笑了笑,“自己在家瞎弄吧,算不上什么。”
  张爱国搓了搓手,“是这样,我想来问问,嫂子有没有空,到我那上班?”
  看了下张卫东的神色,他赶快补充:“工资待遇都好说,我一定不会亏待嫂子。”
  张卫东摆摆手,“谢谢张老板的好意,可惜不行,家里孩子还小,她没时间。”
  “要不老兄你开个价?好商量。”张爱国有点急了,突然他灵光一闪,“干脆你跟嫂子都来我这帮忙吧,老兄你擀皮手艺也厉害,我给你们俩……”

  张卫东笑笑拦住了他的话头,“我在这呆惯了,不想换地方。你说的事,我回家商量商量。”
  张爱国连忙说好好好,你们商量商量,我等你消息。
  日期:2010-6-28 1:10:00
  张卫东回家的路上大包小包买了不少吃的,一进门就惹得点点惊叫起来,跑过来围着他非要先尝尝,黄月英正在做饭,也问他今天这是怎么了,不年不节的买这么多东西。
  他乐呵呵的什么也不说,帮着把桌子摆好,炒好菜,一家人都坐好以后,才笑着对妻子说:“月英,把你的工作辞了吧。”
  黄月英吃了一惊,“你说什么胡话呢?辞了工作我干什么?”

  “卖饺子吧。”他给自己倒上杯酒,喝了一口,不紧不慢的说,“记得前几天咱们说起来那个擀面皮的吗?当时我就想到你包的饺子也不错,应该有市场。这几天我让你每天包了带到市场上,就是先试试,结果你猜怎么样?”
  黄月英还没说话,点点先叫起来了,“爸爸别卖关子,快说快说。”
  “怕了你了”,他无奈的摇摇头,做了个投降的姿势,“凡是吃过的都说好,今天还有人开玩笑说要给我钱预订明天的了。有个开饺子馆的也知道了,找我想让你去帮忙。”
  黄月英有些相信了,“你的意思是我辞了工作去饺子馆?”
  张卫东一摆手,“不是,哪能去给别人打工。我的意思是咱们自己干。”
  “自己干?哪有钱啊。要开个店至少得有门面招工人……”黄月英摇头,觉得这个想法不怎么靠谱。

  张卫东挠挠头,“你先别急,听我给你解释。”
  他的计划是借鉴那个擀面皮的模式,不开店,只在自己家里做然后销售,并且要限量供应,每天提前接受预订,这样既减少了费用,还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要知道越是难吃到的东西,吃起来才更有乐趣。当然前提是要保证质量。
  按他的计算,每天即使只卖二十斤,一个月下来收入也远远超过月英现在做清洁工和卖咸菜加起来的费用,并且不用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辛苦。
  黄月英还是将信将疑,拿不太准的说,“能行吗?”
  “相信我,没错的。”他笑着伸出拇指,“这还只是第一步计划。等过一段时间,咱们的饺子形成品牌之后,我就要开店,招工人,扩大规模,然后开分店,搞连锁经营,一间变两间,两间变四间,四间变八间,八间之后上市,上市以后再集资,接着就是搞房地产……”

  张卫东越说越兴奋,母女两人越来越惊讶,他看到两人的表情才停下, “上市、房地产什么的好像是远了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随口就说出来了,就跟在哪听过一样”,他不好意思的挠挠鼻子,“不过开店搞连锁经营的计划我确实是有。”
  黄月英又给他倒了杯酒,“我倒没想那么远的事,不过听你这么讲讲,好像是有希望,那就试试吧。”
  得到妻子的肯定,张卫东精神大振,他把那杯酒一饮而尽,“岂止是有希望,要我说啊……”
  点点和他异口同声,“是很有搞头。”
  日期:2010-7-1 23:45:00
  黄月英一星期之后辞了工作。

  开始她还不太放心,说先试试看,张卫东说行。第二天他到市场的时候,表示跟月英商量过了,大家真要喜欢吃她做的饺子,她就抽时间做,不过就一个人能力有限,每天做不了多少,谁想吃的话就提前一天预订,价格也不多要,收个成本加手工就行。
  吴淑芬第一个订了两斤,准备吃一半,带回家一半。
  第一天是8斤,第二天12斤,消息传开后不断上涨,张卫东只好定了上限,每天20斤,来晚了就没有。
  他原来想订30的,可惜忙不过来。
  家里吃顿饺子不怎么费事,但要每天都做20斤,就成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买材料、清洗、调味、和面、擀皮……每天晚上夫妻俩都要忙到深夜。

  以他们两个人的能力,20斤已经是极限。
  张卫东买了20个大号的保温饭盒,按顺序写上编号,每盒一斤,快到中午的时候,月英在家里把饺子下好,用三轮车送到市场,他站在旁边按预订的顺序发放,吃完了再把饭盒给送回来就行。
  手忙脚乱一个星期下来,等孩子睡了以后两人一算,除去各种成本,净利润将近400,比黄月英以前扫马路卖咸菜要好的多。
  张卫东手下飞快的擀着皮,高兴地说,“我就说有搞头吧,你看怎么样?”
  黄月英包着饺子,瞥了他一眼,“还行吧。才一星期,看你得意的。”

  “虽然才一星期,但咱们已经朝开连锁店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张卫东显然很有信心,“照这样发展下去,咱们很快就会需要个商标,你说用什么名字好?”
  “就家里包个饺子,还要什么商标啊,没那个必要。”黄月英觉得这个提议有点可笑。
  “嗯,我跟你说,任何一种优秀的产品,都需要有醒目的标识,简单好记,使消费者能够迅速从众多同类商品中记住它。可口可乐,最早的时候翻译成蝌蚪啃蜡,你听这名字,谁敢喝才奇怪。后来改成可口可乐,一下子火了”,张卫东用擀面杖指点着,“按我的计划,顶多一年后咱们就要开一家实体店,三年内要达到连锁店的目标,到那个时候商标的重要性就能显出来了。万一被人抢注就麻烦了。你知道豪享来吧?一个卖牛排的店,原来就一家,生意好了以后,好几家就因为这个商标争的你死我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