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MM从一线城市回归三线城市的幸福生活》
第23节

作者: gongwu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我还是暗暗给自己打气:相信顾客,就等于相信自己。
  日期:2011-01-02 22:12:24
  慢慢的,在我和父母的苦心经营之下,店里的生意好了一点,我们每天也觉得有了奔头,觉得自己的辛苦快要有了回报。
  一天,妈妈在店里意外的碰见了老同事,住在附近的邓老师陪着小孙儿来买铅笔。

  同是退休老教师,这俩老姐妹可有说不完的话要聊。原本妈妈有点放不下教师的清高,担心被老同事看见自己做生意会看不起自己,不过这个邓老师压根儿没有这样的想法,反而一个劲的赞叹妈妈头脑灵活,退休了还能发挥余热,自己退休了却只能在家带带孙儿,无聊死了,觉得生活没有了激情。而且,她觉得自己这么老了,想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可真没想到妈妈作为跟自己一起退休的老同事,居然还能自己创业,了不起啊!

  临走前,这个邓老师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夸了又夸,对妈妈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再瞧瞧妈妈,笑得嘴角要咧到耳根了,那个灿烂哦!原来其他老师的看法对她来讲,真的很重要呢,看来她帮我创业确实鼓起了不少的勇气啊。
  至于铅笔,她自己也没收老同事的钱,当做小礼物送给人家小孙儿了,妈妈为了补偿我,发话说以后凡是我很要好的朋友来店买东西,我也可以做主白白的送给人家,只要金额不要大得我们承受不起就行了。
  哈哈,我心里笑想:象咱们这种做生意还这么客气的人,看来就不是发财的主啊,因为总是听说一些精明的生意人,都是很小气的。
  日期:2011-01-02 22:30:45

  原本以为公务员公示之后,我就很快可以去上班了,结果,左等右等,也没等来上班的通知。
  算了,着急的人也不止我一个,其他考上公务员的人,专门停了工作在家里等着,更着急,这时候我就更庆幸自己开辟了第二职业,弥补这难熬的待业时光。
  有时,一些单位临时需要某种办公用品,打来电话试试看是否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及时送货,这样闲在家里的我便责无旁贷的担当起了送货的重任,有时甚至十几二十元的货物我都送,而且确保在电话打来的15分钟之内将货物准确送达,这样的快捷方便的服务,的确让一些单位对我们有了好感,将我看做是诚实守信的小老板,或是小店兢兢业业的外送员。

  有一次,当我送货到某单位办公室的时候,一位正在喝茶看报纸的阿姨签收了商品之后,很关切的问我多大年龄,是不是在文具店打工。我一想,反正小店以父母之名营业,我也算是给父母打工的,于是便爽快的承认自己就是打工仔。当她得知我和她女儿年龄差不多的时候,顿时便用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说:你父母为什么要这样,不让你多读一些书,考上大学去大城市生活该多好啊,成天在这小地方当一个小小的送货员,能有多大前途啊,姑娘,我看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怎么当初就不多读一些书呢,可惜了呀!

  日期:2011-01-02 22:48:29
  我被她激烈的反应给震住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从哪儿跟她解释,难道一一阐述对她说,我父母含辛茹苦的奋斗了几十年,将我送到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然后我又回到了小城,而且还连累父母帮我打理小店,自己沦为小小的外送员。。。。。。
  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解释,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我的解释,估计她的逻辑也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因为当她提及自己的女儿在上海外资公司上班时的语气,是那么的荣耀和自豪,因此,我想她并不能明白,为何我要放弃北京外企的工作,跑回家乡来开一家小文具店。
  索性,我什么都没说,耐着性子听她长篇累牍的演说。
  偶尔,在她过于夸耀女儿的时候,极力向我展示与我同龄的女儿在繁华上海滩的工作和生活是多么的光鲜亮丽的时候,我内心有点接受不了她的洋洋自得,甚至忍不住想要打断她:十里洋场的风光也只是表面的繁华,真正拥有和享用的人又有几个,就算是有了一片天地,背后的辛酸和痛苦又怎能用言语形容。但是,想了又想,我还是把这些话语忍了下来,我不能打断一个自豪的母亲,对自己女儿生活和职业的美丽想象。因为,从她的话语中,我也能够得到一些信息,她的女儿2008年从上海某大学本科毕业,进了一家外企,所以肯定是优秀的人才,但通常本科人进外企的第一年是最辛苦和最苦闷的阶段,你要迅速的接受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流程,要全面的通过讲究效率的外企的所有考验,所以凭借我对外企的认知,她女儿在外企应该尚属基层工作人员,每天的日子肯定也过得鸭梨山大,并不如她所言风光无限,也许只是不愿意让母亲过于担心,所以才处于好心的欺骗和安慰了家乡的母亲。为了善良的女儿,我又怎能将美丽的谎言戳穿呢?

  日期:2011-01-02 23:03:32
  最后,她教育完我了,也将自己的女儿炫耀够了,总结性的说了一句话:姑娘,还是要多读一点书啊,你父母不让你读,你哪怕自己读个函授拿个文凭,到外面去打工都比在家里打工强呀!
  如果,我真是农村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是那种读了中学便辍学打工的孩子,听了她的这番言论,兴许会改变我一生的命运,也许我会真去读个文凭出去长长见识。可,问题我不是她想象中的那类人,世面也算是见过一些,书也算是读过一点,所以她的这些话语,倒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难道我的这些决定和举措,在普罗大众看来,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历史的退步?

  那天的思索并没有让自己得到什么答案,反而越想越乱,最后干脆就不去想了,怎么决定是我自己的事情,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的事情,不管别人的唱衰和看轻,坚决不后悔,坚决不回头!
  后来,当我到了商务局上班之后,由于工作关系跟这个阿姨有了一些交集,还记得当我以工作名义与她接洽的时候,她惊讶得眼珠子也快掉了出来,问了一句让我更加吃惊的话:你是哪个领导的亲戚,居然可以把你弄进行政单位来?
  她的思维,真的不同凡人!关于这个人具体的详述,后章再表。
  日期:2011-01-02 23:27:02
  某天,我将要供职的商务局居然也打电话过来,联系我们说要送一些文件夹过去。

  当时,接完电话的父亲看了我一眼说:你将来是要到那儿去工作的,被人看见了影响不好,所以这单货我来送好了。
  我不忍年迈的父亲来回奔波,于是执意说要自己送去。妈妈担心的问我:你难道不怕人家以后看不起你吗,或者有什么偏见?
  不怕,我给自己家里的店送货,有什么可丢人的,再说,我将来要去那儿上班,提前一点去侦探一下敌情也不错呀,也好有个心理准备。我这样对父母说。
  父母笑我说话没有分寸,对方是一个工作单位而已,说得人家象是敌人一样。我连忙解释:只是说说,这样比较形象。
  话虽说得底气十足,可真到了商务局的楼层还是有点紧张,鬼鬼祟祟的摸到了办公室一看,发现居然只有一个憨厚的年轻男同志坐在里面,顿时就不太慌张了。

  将东西送了过去,趁势与他闲聊了几句,得知商务局有12个办公室,一正二副共三个局长,他是办公室的小科员,是去年考过去的公务员。呵呵,只比我早一届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