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海军某部大院的诡异事件》
第6节作者:
鹰龙哥哥 首先,他又认真复习了一遍纪律条例,还有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以说是背的滚瓜烂熟,从此以后他是大祸没有,小错不断。整日游走于违纪的边缘,倒也没出什么大事,如果这样下去,他不出意外,将平安等到退伍时节,平安的回到家中,平平淡淡的工作生活娶妻生子。
可是,意外还是不期而至了,杨大个终是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
那是一个初秋的夜晚,杨大个去附近镇子的饭店喝酒。喝完后已经十二点多了,他急匆匆向回赶,因为两点单位要查岗查铺,如果到时不在,那将是夜不归宿,是要处分的。他可不想再触这个霉头,所以他必须凌晨两点之前赶回部队。
这个点从大门进去是不可能了。也只能翻墙而入了。大院西南角外有一片小槐树林,攀着小树就能够到院墙的墙头,再说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没有多想,急匆匆就进入了小槐树林。
这片小树林是部队在几年前植树节种下的,种树挖坑的时候很是费了一番周折,地下全是青砖瓦片,甚至还有几具不太完整的棺椁,遗骨。这个地方本是多年的乱葬岗。所以大家倒也不觉得奇怪,挖出来就随便向墙角一扔,任其腐朽千古了。后来过了好几年,种下的小槐树也始终不见长大,总是病怏怏营养不良的样子。大家都说:这地太贫瘠了,连树都不长。
话说杨大个进得林子,微风一吹,酒劲上头,不由的晕了起来。打眼一瞅,树林深处竟然不知何时建造了一所小木屋,透过窗户,昏黄的灯光照射出来,看来是有人居住。他一时好奇心大起,轻手轻脚的猫了上去,透过窗子,向内瞧去。。。。。。
只见屋内一张小床,床上端坐一位妙龄女子,梳着两条乌黑的鞭子,身着一件对襟红棉袄,下面是黑色的裤子。唯一感觉别扭的是脖子上竟然围着一条白色的纱巾,看上去乖乖的,但又说不出怪在哪里?
正当杨大个诧异间,室内女子抬头一笑,苍白的面色稍显红润,冲外面喊了一句:“外面大哥,既然来了,就进来吧,站在外面偷看有什么意思?”
正可谓酒壮怂人胆,杨大个听到这里,顿时晕的更加厉害,哪里还多想什么,推门就走了进去。
那真是:
酒壮英雄遇鬼姑
何怕诡异小木屋
翻云覆雨在此时
纵然做鬼也不输
且不管杨大个在小树林里翻云覆雨,风光旖旎。中队这边已经翻了天了,两点正队长查铺,杨大个不在,一摸被窝,冰凉冰凉,显然早就不在了。老班长、区队长马上集合,满团里开始寻找杨大个。
闹闹腾腾大半夜,天快亮的时候终于在外面的小树林找到失踪了的杨大个。
大家迅速赶来过去,此时的杨大个已经惨不忍睹,衣服早已不知去了何方,全身赤裸,趴在一块腐朽的棺材板子上,睡的正香呢。
由于不知是死是活,有一个小战士战战兢兢走上去拽住他的胳膊把他翻了个身,大家惊讶的发现,杨大个的小DD正插在棺材板的一个洞洞里。这个洞竟然是订棺材的木楔子腐烂后留下的。
杨大个被人翻动,迷迷糊糊睁开眼睛,问了一句:我这是在哪里呢?
后来,据附近村子的老人讲,小树林这一块埋葬了一个民国初期上吊自杀的未出阁女子,由于是未出阁,所以人死后不能进祖坟,只能埋葬在乱坟岗。
按照杨大个的描述,正是此女子无疑了。
从那天起,杨大个再也没出军营一步,一直到退伍回家。平时天天搬个凳子懒洋洋的在外面晒太阳,大家都说他是被恶鬼吸干了阳气。他走的时候,原本近二百斤的体重,整整掉了一半,整个人瘦的都走形了。
到今天时隔二十年过去了,祝愿他早已走出了阴影,过的幸福安康!
下一个故事:站岗的清朝兵勇
日期:2011-4-6 2:41:00
站岗的清朝兵勇
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在某个小岛,小岛的形状看上去类似于一头昂面朝上的恐龙。岛子虽然不大,但现在是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相信很多人都去过,早在一百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海战,那场战争导致晚清政府整个海军损失殆尽,由于那一年是甲午年,所以后来大家把这场战争叫做甲午海战。应楼上兄弟们的提醒,小岛的名字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的~:)
这个岛上驻扎着我们的一个下属单位,算是一个训练大队。今天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军营里面,而是发生在旅游区的北洋水师衙门的大门口。
小岛上有三个码头,分别是渔民的麻井子码头,铁码头和石码头。石码头是专门观光旅游的码头,平时接待游客上岛离岛,铁码头是军用码头,这个码头也是当年的北洋水师驻泊军舰的码头,后来稍作修改,继续发挥着作用,供海军补给船和小型军舰停泊。
话说有一天深夜,老孙和老何两个老兵在码头执勤下岗,饿得饥肠辘辘。回到宿舍后,怎么也睡不着,由于两个都是老兵,单位管理也不算严格。于是两人偷偷莫出营房,去附近超市买吃的。
小岛是风景区,白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到了晚上,随着游客下岛,岛上就变得冷冷清清,沿海一线的超市商店基本都关门大吉。岛上有两个小村,分别叫西村和东村。
西村就在铁码头边上,小卖店早就关门了,于是两个人沿着海边大道,向西村走去。途中经过一个景点,名字叫北洋水师提督府,当年是北洋水师提督大人丁汝昌办公的府衙,也是当年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不过现在成为了大众观瞻的一处景点。大门上方四个大字:海军公所,据说是李鸿章李老先生的亲笔。
老孙是个书法迷,以往每次走到这里的时候,都要呆呆看上半天,大赞李老先生的墨宝。这一次也不例外。快到大门的时候,他习惯性斜了一眼,在路灯的照耀下,大门的金字仍旧闪闪发光,大门两边站着两个身穿清朝兵勇服装的军士,一左一右,腰跨大刀,显得威风凛凛。
看了一眼后,老孙回头继续陪老何一边聊天一边走,忽然,他一个急停,低声叫道:“喂。老何,不对啊?门口怎么有两个清朝的士兵在站岗?”
老何属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加上眼睛有点近视,听完回头瞅了一眼,道:“是两个保安吧?说不定是有大人物来参观,还没走呢。”
老孙向回走了两步,仔细看了一下,转回身来,对老何说:“老何,我没看错,绝对是两个清朝的士兵,你看你看,身前面有一个大大的兵字呢。”
老何仍旧慢条斯理,道:“快点走吧,饿死我了,先买着吃的再说。说不定是有摄制组正在拍电影呢。一会买完吃的咱回来仔细看看。”
见老何如是说,老孙也就不再坚持,只是一边走一边想:拍电影?还从没见过呢,一会回来一定问问能不能当个群众演员啥的,咱也上一次萤幕混个脸熟。
。。。。。。
日期:2011-4-6 12:02:00
站岗的清朝兵勇2
十分钟后,两个人如愿以偿,敲开东村一家商店的大门,买了一大包面包、方便面、火腿肠,老孙还买了一瓶白酒。他心里惦记着当群众演员呢,便急匆匆的向回赶。老何在后面追的气喘吁吁,连连叫着:“老孙,你慢点啊,等等我。等等我。。。”
不大一会,两个人一前一后就跑到了总督衙门门口,两个清兵耸立大门两边,目光注视前方,显得威严而庄重。
老孙把白酒递给追上的老何:“先给我拿着,我上去问问去。”便跑上台阶,问道:“大哥,你们这里是在拍电影吗?能不能让我们进去看看?”话音未落,只听后面“扑通”一声,急忙回头一看,老何摔了个狗啃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