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地区------青藏高原地下隐藏着的秘密》
第18节

作者: 人人都爱亚克西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2-14 1:56:00
  “不过,现在我倒是真的有些相信你能帮我揭开到底谁是隐藏在科考队的那个凶手了。”
  我点了点头,便拉着洛桑走出了这个石洞。
  洞外张凡和何影已经等得有些不太耐烦了,见我们出来,便追问洞内的情况。
  我只简单的把看到岳丛林的尸骨这一段给他们讲了讲,在洞里和洛桑的对话略了过去,没有说。
  洛桑一句话也不说,径直走进那个带有符号的洞口。
  张凡和何影也毫不犹豫的跟着走了进去。

  我在进去的一瞬间,抬头看着通道口上面的字符,想起洛桑说的:“只有清楚了一切,才可进入”这句话,迈开的步子稍稍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在这一瞬间,心内突然感觉如同进入了一个未知世界一般,虽然我知道这只是那句话对我起的心理暗示作用,但是仍旧预感到洞内可能会发生不寻常的事情。
2011-2-14 2:25:00
  进了洞内,果然如同洛桑之前对我们描述的,里面是一个非常空旷的石洞,足足有一个足球场这么大。黑黝黝的石壁上在手电筒光线的照射下,透出有些微蓝的反光。洞内也不像以前那般的幽静,总让人感觉有种窸窸窣窣的声响,似乎在黑暗的地方有着某种东西在注视着我们。
  在洞的对面,有一个直接雕刻在石壁上的巨大石像,石像高达十多米,造型怪异,确实像洛桑所讲的如同原始人崇拜的图腾一般。两只和脸不成比例的大眼睛正直勾勾的盯着我们,似乎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在洞的正中间,我们看到了那个直径在五六十米的巨大石窟。我们几个慢慢地围了上去,张凡拿手电照向里面,手电筒的光线渐入石窟之内,然后消散。给人感觉这个石窟如同黑洞一般,吸收着一切事物,包括光线。

2011-2-14 2:40:00
  张凡在洞口边探头探脑的望了几下,然后说道:“要是那几个德国佬也在下面,多少也能看见些他们的手电筒的光亮啊。现在下面这么黑,估计他们还没有找到这个地方。”
  洛桑在旁边嘿的笑了一声,道:“你以为人家会像我们这样用这么原始的照明方式啊?他们肯定都用的红外夜视仪,根本不用手电来照明。”
  对于德国佬用什么照明方式,我并不十分关心,但是听了洛桑的这句话,感觉有些问题,我扭头问洛桑道:“你好像比较了解这些德国佬,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洛桑犹豫了一下才道:“他们的到来其实和我有着莫大的关系。”

2011-2-14 3:15:00
  我和张凡还有何影不由得都把疑问地目光盯向了洛桑。
  洛桑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向我们也招了招手,示意我们不要离石窟边太近。等我们也后退了几步之后,洛桑这才对我们解释道:“当时赵秉义和岳丛林发生意外之后,科考队的成员对老刘的固执多少都有些意见,都要求老刘公布出这次科考的目的。老刘在多方思考之后对我们说,这次白公山的地下之行是一个巨大的猜想,如果在还没有接近到目标的情况下就把此行的目的说出来,一但这次行动失败,出去后很难保证大家都能严守这个机密,所以请大家能够理解。老刘说完这些以后,科考队成员显然对老刘这番话并不满意。有成员就说只是一个猜想,你有能怎样保证这次猜想的正确性呢?老刘只是说,猜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他是在得到的一份德国方面的材料后有所顿悟的。”

  张凡插嘴道:”就凭这也不能断定今天来的德国佬是和洞内的事物有关系啊?“
  洛桑并没有理会张凡的发问,扔自顾自的说道:“关于这份德国材料的具体来源,老刘并没有说明。但是我在洞内脱险以后,非常想弄清这次科考之行的目的,就忍不住给德国一家名叫马普克实验室发了一封邮件,并且附有一小块白公山铁管的样品。我并没有做太多的说明,只是想让他们做一个详细的化验。当然,这里面试探成分较大,而且我也没有抱有太大的幻想。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我就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信内感谢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样品,并说要付给我一笔钱,然后要求我详细说明怎样发现的铁管,具体在什么地方。我当时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太对头,也就没在理会。没想到,两周后,竟然来了两个德国人按照我的发信地址找到了我,想让我给他们带路,去找这个发现铁管的地方。我当时拒绝了,那两个德国佬临走的时候,对我说:其实我们也知道,09年8月22日这一天,到时我们也会来的。”

  我听了吃惊道:“今天8月20号,离22号就差两天,这一天会发生什么?”
  洛桑道:“那个德国佬说这句话我想也是试探我对事情的了解程度,我当时感觉到了,其实他们知道的比我更多。我虽然不知道8月22号这一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于是就把这个日子记了下来。今天你说你在路上碰上了一群外国人,我立马就感觉到一定是他们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