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铁建工程师讲亲身经历过的灵异事件》
第11节

作者: killall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7-27 20:10:00
  一个温州的朋友讲的一个温州六中的故事
  温州六中一年组织秋游,后来校车出了车祸,司机不知中了什么邪,直直把车开到车库,除四人外,全部遇难,表姐那时也快昏了,但她感觉有5,6人在拉扯她,力道之大,绝不是同学,后来据说是水鬼找替身。过后,学校的阿伯照样把教学区的总电闸关掉,后来他竟然发现有光从一个教室透出!正是遇难那个班! 只见四十多同学湿漉漉地坐在教室!
  阿伯吓得屁滚尿流,第二天告知校长,被批评迷信,第三天竟然发现阿伯吊死在操场的篮球框上!操场是上锁的,而操场是与教学区分离的,钥匙只有体育老师有,而且没有发现任何自杀迹象!这个案子不了了之,而学校多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六点后所有师生离开!据传现在那个班还在开课那!
2011-7-27 22:16:00
  住在老房子的故事
  年轻时,单位的小年轻多,而单位的房子太少,别说新房,就是几十年的旧房子都要按工龄排序来分的。结婚几年后,终于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连卫生间都没有老房子。老房子前面是一条马路,后面还有一幢同年代同格局的老房。再后面就是一片柑橘林,林子里有很多坟。照理说,我住的这幢还是比较向阳的,不像后面那幢,直接开窗就是柑橘林。

  孩子出生在4月初,那一年天热得好早啊,才4月,就像夏天一样了。从医院回家,晚上都是开着窗子睡,拉上半高的窗帘。上面没有遮住的部分能直接看到夜空。卧室的床边有一个梳妆台,上面一面镜子正对着床。抱着孩子回到家后,婆婆说,镜子对着床不好哦!我不以为然,因为孩子出生以前一直就这样都没事的。当时还是无神论者。所以镜子也一直没有撤掉。
  孩子回来后,白天夜里都睡不安慰,睡2个小时,就哭闹,也不是饿了。吃的也少。总是需要我抱着才能安静。一放下就惊醒。一般人都会觉得刚出生的婴儿哭哭闹闹不奇怪。就这样白天晚上地折腾,可怜的我,月子里自己身体都没恢复还要带孩子(婆婆不帮忙带孩子的,自己的妈妈又没退休),受的罪就不用说了。孩子一哭就需要我抱,不然就歇斯底里一直哭下去,婆婆担心孩子被惯坏,说不能这么将就她。有一次,孩子又哭了,我坚持不抱她,结果她就一直哭,哭了2个小时都没有停住的意思,婆婆正好过来,老远就听到了,进门只好把她抱起来。我当时只认为这孩子性格固执,也没有多想。

  有一天晚上,孩子睡了一会儿又大哭起来。半夜三四点钟的样子。抬头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空,我突然感到有点说不出来的害怕。孩子就这样一天天长大,一直睡不好,吃得少。3个月开始总是莫名其妙地发烧,并没有任何感冒症状。我那时候也没有经验,一看到孩子发烧就只知道送医院,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打针输液地折腾。好了没几天又发烧。这样不断地重复下去。孩子的身体慢慢地虚弱起来,睡着了头上的虚汗能把枕头打湿。8-9个月的时候,孩子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孩子突然从她的婴儿床上哭闹着爬起来,扶着栏杆往外爬。我把她抱过来放在我和老公中间,她很快就安静地睡着了。我也迷迷糊糊睡去。睡了一阵,感觉自己不能动了。眼睛明明是闭着的,却清楚地看到屋里的一切。我看到卧室门口有2个约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伸头往卧室里看,边看还边悄悄说着什么。看不清楚他们的脸。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家里来小偷了(因为我那时是无神论啊)使劲想喊醒老公,喊不出来,想碰醒他,也动不了。急得我不得了。后来能动了,那两个人也不见了。同样的情景还发生过一次。我还清楚地听见卧室隔墙的客厅柜子抽屉有被翻动的声音。

  有一天晚上,老公又不在家。孩子该睡觉了,又例行哭闹。我抱着她坐在卧室床边哄着,卧室没开灯,(客厅的灯光透过隔墙能照到卧室里,隔墙上面没有封顶的)孩子这次边哭变盯着墙角,眼神好恐惧的样子。我看了都不寒而栗。多年以后,我回忆起这些细节,感觉到幼小的孩子在老房子里看到过很多东西,因为她还不会说话,只能用眼神和哭闹来表达!而我一直没有多想想有什么有不对劲。有时候,因为要下楼买菜,还把她独自放在家里。她不断地发烧,又找不出原因,被医生不断地按照感冒,试用抗生素和激素来治疗,身体收到极大地损伤!1-6岁,是孩子第一个重要的发育阶段,就这样渡过,这期间,可以不夸张地说,一年365天,估计有360天都在吃药!孩子长大后,对幼年的事几乎没有记忆。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她虽然不得那些恐怖的东西,但是幼年时的所有事情都几乎不记得了。

  这位妈妈在断断续续描述完她的事情过后,语气中仍然带着深深的懊悔!
  诸位看官,我为这种真善美的真情所感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