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
第46节

作者: 暗黑山老妖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5-24 16:32: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3
  “打,给我狠狠地打!”

  赵佶身披貂裘,和王诜并肩站在苏家大院外,一边喝酒一边给自己的家丁鼓劲。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被王诜耍了,还兴致勃勃地亲自带人来拆房——他说要看看热闹。
  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人二到什么程度:
  你见过任志强亲自开铲车吗?
  你见过希特勒挽起袖子修毒气罐吗?

  你见过马k思头套丝袜抢银行吗?
  对面抗拒天兵的刁民们被打的鬼哭狼嚎。
  王诜的家丁也都投入了肉搏,只留了高俅在身边——他此时深得王诜的混世之道,一直自称腿上有伤,不能干体力活,当然也就不能打。
  他的任务是等会去通知开封府,来处理一下残局,顺便把受伤的刁民抓去坐牢。
  眼看端王府的人就要冲到大门前,大院里忽然起了一阵欢呼:
  “日,这**的说明书终于看懂了!”

  然后几个火球从院墙里飞出来,朝着正在指点江山赵佶飞来。
  后来经调查,原来刁民们早有准备,凑钱买了各种轻重武器,包括一台投石机。
  大院里的全体老少爷们儿齐心努力了俩礼拜,终于看着IKEA的说明书把它装好了。
  “王爷小心!”

  高俅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冲上去啪啪几脚,把几个火球全部踢飞。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刁民们实在买不起弹药,燃烧弹都是用自己家抹布蘸火油裹着硫磺做的,要不高俅的腿早就断了。
  即使是这样,他踢完了这几脚也用力过度,旧伤复发,好久爬不起来。
  那几个火球被踢得高高飞起,原路飞回了围墙内。

  “轰!”
  一声巨响,火焰冲天而起。
  大院里前一阵子备战热情很高,全体老娘们儿日夜加班连轴转了俩个礼拜,生产了好几个基数的弹药,全堆在投石机旁边,结果直接被引爆了。
  大院的大门被炸开,还有不少刁民身上起了火,被烧得惨叫不止。
  家丁们潮水一般冲了进去。

  这时开封府的捕头们及时赶到。
  “王爷,这些尸体......”
  “你新来的吗?全按自 焚处理!”王诜呵斥道。
  而赵佶仿佛对眼前的焦尸视而不见。

  他盯着高俅半晌,问道:“刚才那招那是‘鸳鸯拐’吧?”
  “小的孟浪,王爷恕罪!”
  “瘸了腿也能踢球,人才——以后跟着我吧。”
2012-5-24 16:32: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4
  高俅后来说,我的成功不能复制。
  这话没错。
  但是他的失败在当时的大宋早就被粘贴得到处都是了。
  这种例子不永远找,史进就是个高俅的失败复刻版。
  据施耐庵记载,王进在史进家呆了几个月,培养出一个武林高手——史进在他的指导下武艺突飞猛进,熟练掌握十八般兵器。
  最起码王进是这样对他说的。
  从常识来看,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即便在我国这样一个盛产奇迹的国度,加速度也有其极限,比如说别人三个月刚学会发动的车,我们十天内就能开回家,但是碰到打雷下雨还得另说。
  因此,可以想象,王进对史进说的是假话。

  他当时已经攒够了路费,只想赶紧走人。
  王进承认,史进是块练武的材料,而且相当勤奋。
  这孩子天不亮就起床练功,练完了去艺院上课,放了学晚上再练到深夜。
  史进这么用功,有兴趣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
  兴趣是从武侠小说里来的。
  历史原因是指当年在东京找工作时,老是有当地流氓到出租屋里来收保护费。
  史进这人说话比较冲,挨了好几次打。
  他身上纹的第一条龙就是为了吓唬这帮流氓的。

  这也可以解释他为什么面对陈达的时候这么镇定自若。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史进讳莫如深。
  他这人表面上颓废,但是骨子里还没有自我放弃。
  他要证明,自己这辈子学的东西,至少有一样还有用。
  王进离开史家村是在史进毕业后不久。
  前边已经简单介绍过吉祥艺院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因此该院校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王进身兼十几个专业的教师,把一辈子的本事都拿出来糊弄学生了,教武艺,教识字,教记账,甚至还有车辆维修和摊煎饼,毫无藏私。
  即使是这样,本来说好一年的培训,三个月就结束了。
  因为王进那时候除了床上功夫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了。
  当时毕业班全部被打手们圈在教室里,每人面前摆着一张文书,上书“已就业”,不签字不放人。
  王进看到这种情景,没几天就赶紧辞职走人了。
  估计是怕学生晚上来扔黑砖。
  李吉当然不敢难为史进,相反,他甚至想给史进提供一份工作。
  “留校当老师?我?”史进都愣了。
  史进学的专业是财会。这个行业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艺徒(实习)岗位极其难找——谁敢让一个底细不明的人看自己的账本呢?
  更何况吉祥艺院名声在外,一般单位不敢要他们的学生,想去当艺徒的学生还要自己掏一笔钱,像行贿一样买一个位置。
  这笔钱当然也是李吉代收的,他一经手,钱就少了一半,有的师傅就会嫌少,因此很多学生交了钱也得不到当艺徒的机会。
  由于李吉害怕史进,因此没敢收他的实习费。
  这件事有好的一面,那就是省了史家的钱;
  坏的一面也很明显:史进压根就没出去实习过。

  而艺院的毕业生没有实习经验,根本就没人要。
  因此史进此时如果用大宋职场的标准来衡量,依然是如假包换的废物。
  李吉解释说,“有钱大家赚”是他办学的一贯方针。
  留校可不是想留就能留的——这种机会我只给铁定找不着工作的学生。

  结果史进说,去你妈的。
  史进的自负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他觉得自己现在有手艺,有文化,会功夫,而且经过东京的历练,求职经验丰富,在家门口找个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他还是高估自己了。
  人的思维有这么一个定势,那就是在一段时间只能注意到眼前的问题,想不到以后。
  在东京的时候,每次面试,有一个问题史进始终无法回答,碰到了就铁定瞠目结舌。
  这个问题就是“你会什么?“

  史进在这个问题上栽的跟头太多,以至于他忽视了自己在别的方面的短板。
2012-5-24 16:33: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25
  史进到了华阴县的罗斋场,看到人头攒动的景象,心里先咯噔一下:没想到这么个二线城市找工作的人也这么多!不比东京少啊!
  进去浏览了一下招聘启事,心就更虚了。

  史进从小熟读经史,诗词文赋什么的应该也没少写。
  不过据我所知,他最熟悉的文体应该还是招聘体——由于在东京看得太多了,只要扫一眼就知道要招什么人。
  然而此时他发现自己蛰伏两年,世界又发生了变化,自己连招聘启事都越看越糊涂。
  比方说,有的启事看上去不是要招年轻人,因为要求“工作经验十五年以上”,但是仔细一看又不尽然,因为后边又注明必须“年龄二十五岁以下”。
  有的看上去是要招年轻人,因为要求“每天工作八个时辰以上,全年无休,病事假不带薪“,但是后边却又注明“八年内不得婚恋”。
  有些广告看起来是要招男人,因为注明“酒量不得少于五斤”(那时候的酒都是低度酒),但是仔细一看,后边又说“双乳要对称”;
  有些看起来是要招女人,因为条件是“身体健康,相貌姣好”,但是后边就不对头了,要求“抗压能力强,服从性好,对男女客人不挑剔”……

  以上这些含义不明的招聘启事大约占百分之五十。
  剩下的一半通俗易懂,史进打眼一看就明白了,该单位招的不是人:
  “诚聘抄书手(相当于现在的打字员)一名,要求珠算八级,契丹语六级,有驾照,熟练掌握冶铁技术,有厨师证者优先。”
  “妈的你们是在找人抄还是在找超人?”史进看了十几份之后忍不住去问牙侩(招聘人员)。
  那人两条腿架在桌子上,一边修指甲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说:
  我们是干的是挣钱的生意,培训的事我们不干;你干不了不要紧,这么多人找工作,总能找出一个能干的。
  史进无奈地吐了口痰,骂道:干!

  史进在熙熙攘攘的罗斋场里来回奔走,越走心越凉。
  他心想:我自幼头悬梁锥刺骨,一度自以为是天之骄子,结果落到连碗饭都混不上的地步;
  放下面子不要,去上艺院这种野鸡学校,自以为学到了手艺能安身立命,谁知还是一场空!
  难道我这辈子注定就是个废品?
  就在史进彻底绝望之际,他惊喜地发现有个单位的招工标准很简单,只要身强力壮即可。
  一般来说,要求不多的工作都会注明“须处丨女丨”,但史进把这张纸来回看了好多遍也没发现这句话。

  他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去问,结果人家看了他两眼,说:你不行!
  史进火了:你怎么知道我不行?我是练家子,十八般兵器,你说,咱们俩挑出来练!
  那人依旧不慌不忙:功夫好的,我们见得多了——我们是事业单位,还有别的要求……
  “什么要求?”
  “太学文凭!你有吗?”那人盯着史进脖子里露出来的纹身,轻蔑地问道。
  史进愣了半晌,然后狂笑起来。
  末了他掏出一张纸往桌子上一拍:“太学内舍毕业,做个保安够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