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隔壁邻居是个悍匪以前他丫的差点打死你因为你那时候太怂你现在好容易活下来了你给老子争口气不能再让人欺负了
这就不是爱国主义了???
我嚼着,《鬼子来了》完完全全没有一点自贬——如果一个人真正强大的话,不需要用回避残酷历史的方式来让自己看上去很美,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
当然,每个人看电影,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方式,我只是说说我的想法。
日期:2011-02-12 20:57:18
转发一段姜文对爱国主义和日本的看法:
————————————————————
鲁迅对自己民族与文化中某些问题进行讽刺与挖苦,这也是充满了爱的。他为什么不挖苦日本去呀?因为他是想让中国比日本强了,这是最大的爱国。反过来个别人为了自己的私欲违心地故作赞扬歌颂状,而不让人们看到问题的实质。我觉得比“卖国贼”更可怕的是“爱国贼”,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危害却比“卖国”还大。我虽然达不到鲁迅那么高的境界,但我很崇拜和欣赏他。他有时候表现得比较尖刻,但他看问题很准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看不到问题、不愿意看到问题或者看到了也不愿意说。
我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每次日本反华势力出招的时候我们就接招,而是需要从深层次上研究这个对手。日本不断利用我们在群情激昂时说过的一些过嘴瘾的话来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包括我们的一些电影都成了他们开脱罪责的例证。比如我们老拍游击队,他们就援引有关的国际战争法称游击队员被俘后不享受正规军的战俘待遇,为他们杀人找借口。再比如我们有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叫“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他们又非常险恶地把很多杀戮的罪行推卸到中国的伪军身上。
有些老电影被日本人拿到日本去放,并以此教育日本的年轻人说:你们看,中国的老百姓哪一个不是间谍,他们哪个不是不穿军装的军人?既然他们“全民皆兵”,我们就可以对他们“全民歼灭”。于是,我们的这些老电影成了他们掩盖当年屠杀中国平民的把柄。但事实上,那时候我们并没有“全民皆兵”,那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而我们现在拍电影,就再不能给日本人这种口实了。我觉得通过拍一部电影过嘴瘾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地讨点好,但是事情过去之后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观众真正进行思考。
在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交往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右翼分子、反华势力、否认战争罪行的大有人在,并不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是一小撮,只不过在那里上蹿下跳的是一小撮。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等于没有正视日本这个强大的对手。另一个不好的倾向是:我们有些文艺作品经常替日本人向中国人谢罪。 事实上不肯谢罪的日本人是一大撮,我们为什么总要用那一小撮谢罪的日本人来麻醉和满足自己呢?
————————————————————
我早说过,一个粉丝,如果能够真正地、深刻地、长久地热爱和追随某个偶像,那肯定不会仅仅是因为长相、身份、角色甚至才华这些东西(除非你尚在18岁以下),真正发生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就是——价值观!!!
日期:2011-02-12 21:30:54
尽管,《鬼子来了》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等多项国际荣誉,作为一部抗日背景的电影,它居然还获得了日本“每日”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在日本,由于片子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看过该片的人都难免因赞赏或者排斥的态度而显得泾渭分明。
据日本媒体报道:《鬼子来了》的放映现场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剧终亮灯时,场内会有几秒钟缄默,然后是不同意见的尖锐对立。有的观众走出剧场时连声称赞“了不起的作品”,也有观众认为影片把日本兵描写得过于残忍而愤怒不满,更多观众则是沉默地走出剧场。
尽管存在着意见分歧,尽管大部分观众被刺痛,但是,在日本人气最旺的几个电影论坛中,60%的观众为影片打了满分5分,其中打4分的观众也占到1/4,《鬼子来了》取得了近年来日本电影界少有的平均4.3分的好成绩。
然而,《鬼子来了》在中国被禁、在国外被一些日本右翼势力抵制的遭遇,却让身为导演的姜文一度被封杀,投资方也亏得血本无归,姜文还为此承受了不少官司,事业陷入低谷。。
其中一个官司尤其令人匪夷所思——
主要是,《鬼子来了》改编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坦率说,《生存》本身还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军民共同奋勇抗日”,也就是主旋律作品。
但凡看过《生存》和《鬼子来了》的人,大部分都会觉得,经过姜文大刀阔斧的改编之后,整个作品的立意、取向、观念、角度都大为不同,深度和高度都大大提升,基调变得深沉、痛苦、残酷、但又震人心扉,跟原作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巴特,尤大作家,一纸状词把姜文告上法庭,指控《鬼子来了》“对原小说的创作主题、故事细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窜改,这种行为破坏了原作完整性”!!!
——会不会是被广电逼的???
日期:2011-02-12 23:24:22
2002年,姜文拍摄了《寻枪》
对于这部片子,最大的八卦就是——姜文自此戴上了“戏霸”的恶名。。。
还有人更加赤裸裸地说,如果你请姜文来演你的片子,那你就要做好一遍一遍被强奸的准备。。。
据传,姜文出演此片时,完全凌驾于导演陆川之上,以至于这部片子是完完全全的“姜文制造”。
本来,我也倒不知道陆川本人是神马风格,因为《寻枪》是他第一部作品。。后来吧看了《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我就不在这里评价《南京南京》这种片子的立意了,单纯就片子的拍摄方式来说,反正陆川确实是写实型的记录风格。
而《寻枪》充满主观镜头、跳跃、节奏快、信息密集、台词简练而富有个性,这是鲜明的姜文风格。。。我不得不说——好吧,陆川真的被姜文强奸了。。。一遍一遍地。。。强奸了。。。
一对父母生了个孩子,谁的基因强就像谁,只能说姜文实在太强势了。
日期:2011-02-12 23:38:34
2003年,姜文和赵薇拍摄了《绿茶》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
我对这种拍得比较玄、情节飘忽不定、调调比较文艺的片子,不是很感兴趣;对用极端人格分裂的方式来探索人物内心这种题材,也不是很感兴趣。
而且赵薇演的也不咋地,从来也不咋地,在姜文旁边就更窘了,真替她着急。
话说,本来,我是不喜欢赵薇的,因为赵薇开始走红的时候我上高中。。。上高中时我每天好像只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高考,另一个是“怎样才能作一个有个性的人?!”——那时候就是比较迫切地希望自己具有独立人格,跟别人不一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