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殡仪馆里背尸体,收入挺高的,可是没人愿意嫁给我》
第3节

作者: 我是李小墨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一个女朋友是上学的时候认识的,那年我17岁,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早恋了。其实相对我们小城市的而言,那个年龄谈朋友一点都不算早,我的很多同学20岁出头就结婚了。
  我的女朋友是同校的师妹,她不是我们这种定向分配的中专班,我们学校是个正常的中专学校,我们班属于殡葬系统交给学校委托培养的班级,全校也只有我们一个班是特殊的,学习的科目也是特别安排的。
  虽然同属一个学校,我们和其他班级的同学很少交流,单位支付给学校一笔费用,把我们班级安排在学校最西边的教学楼里,那是我们单独上课的地方,平时我们也很少去其他班级的教学楼。
  学校里的其他人都觉得我们挺古怪的,有时候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们会跑来偷窥,我的女朋友也是常常跑来偷窥的众人之一。
  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那个年纪的恋爱,特别单纯,都是学生,也没有什么钱,无非是一起走走路,看电影,或者是去学校附近的小山上坐一坐。

  我第一次知道情人节是二月十四号,是因为那天是我女朋友的生日,小朱说情人节是要送玫瑰花,那时候网络也不普及,我不知道要送多少朵。只记得有次和女朋友看电影,电影里的男主角捧了一大把玫瑰出来给女主角,当时我女朋友就羡慕不已。
  跑去花店问,发现扎成了一大束的玫瑰花是九十九朵。
  老板娘说,你们学生不要送那么多,送个九朵十朵表示一下意思就可以了,可是我当时一门心思就看中了那束九十九朵的。
  老板娘还说,平时的玫瑰便宜的,也就几毛钱一朵,到了情人节那天就贵了,要三块钱一朵,可以提前一个星期来买,放在家里养几天,到了情人节那天再送。
  我知道老板娘是好意,但是总觉得送一束有点枯萎的花给女朋友有些过意不去。虽然我知道她其实不会在意。
  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当时大家的工资都不高,社会上和一个工作人员一个月正常工资也就几百块,就算我们行业算不错,父母那时候的工资也不过上千而已。送花的事情,我也不可能向父母拿钱。
  一束花算起来差不多要三百多块,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了。
  日期:2011-02-14 20:49:23
  我和小朱的家都是本地的,平时吃住都在家里,不像外地的学生,真有经济上的需要可以省生活费,而我们不行,总不能让父母把饭钱折现给我吧。
  我和小朱平日里零用钱也少,凑一起也不过几十块,距离三百块的数额差的很远。
  小朱建议我们放学后去赚点钱,我们没有工作经验,而且时间也不固定,就是去个饭店里端端盘子或者送送货啥的,别人也不是太想要。
  所以,小朱和我最后还是去了熟悉点的行业,也就是我们的殡葬业。
  再来说些风俗,可能越大的城市,风俗讲究的越少,可是越向底层,风俗便越多了,到了我们这种县级城市还有农村地区,风俗便特别多了。

  出殡也是有讲究的,送葬的人是越多越好,而且家中的晚辈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才能体现逝者生前德高望重嘛,送葬的晚辈也觉得有面子。
  所以,在有些小城市的殡仪馆附近会有一些职业的哭丧人员,一旦有人家办白喜事,就去充当孝子,孝女啥的。
  做这个行当的现在已经是男女不限了,因为现在大家的观念比较开放了,如果是解放前,那就只能由男子充当了,女孩都被认为是嫁出去的外姓人。
  哭丧的方式也挺简单,基本上是不用打招呼,直接上去哭就可以了。一般一场下来,事主家里都会给个3块5块的打发的哭丧的人,在这种场合里,谁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斤斤计较的。
  一般来说殡仪馆的正式工作人员是不会去当哭丧人员的,因为这些人收入高,也放不下面子,去哭丧的人,多半是住在附近乡镇里的青年男性或女性。
  年纪大的也不行,因为都是去哭长辈的,年纪太大也不像是吧。

  也不是什么人想去哭丧就能去的,因为,长期哭丧的人群,也会形成势力,后来的人想进来,会经过地头蛇的同意才可以。
  我和小朱是属于非常特殊的人,因为我们本系统的子女,那些哭丧的人多少有些认识我们,我们去哭丧的时候,也不懂什么规矩,他们也不好意思对我们动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情人节的前几个月,我和小朱就常去混白喜事,有时候也能遇见熟人,我们就说是学校的社会实践课,别人也不好问什么了。
  边写边贴的。有啥错字见谅。。
  日期:2011-02-14 21:38:46
  我和小朱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去,而且去了也未必能找到场子,再比如事主家里人已经很多了,我们再混进去也不适合的。
  哭丧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见男人喊:爹呀,爹呀,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呀。见女人喊:娘呀,娘呀,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呀。就是可以了。
  刚喊的时候特别不好意思,总觉得在诅咒家人一样,但是看到大家都那么喊也坦然了。
  钱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难赚,就是这么三块五块的凑了一个多月,才凑了三百多块。
  中间也闹过比较糗的事,有次小朱看到一家办丧事的人非常少,死者是个老人,送葬的是几个青年和尚,当时看到和尚也没有想太多了,因为有些有信仰的人家,长者去世以后,会请些和尚道士什么的来做佛事活动。
  我和小朱爬上去就开始哭了,哭了几句就觉得不太对劲,一般我们哭的时候,死者一样会跟着哭,可是这次我们哭了后,旁边几个原本在抽泣的人都不哭了。

  我和小朱停了下来,看到旁边的几个和尚样子都特别的尴尬,后来一个领头的和尚说:死的是他们的师父,已经出家三十多年了,你们上来喊“爹呀,爹呀”,被不明情况的人听到,会毁了我师父一生的清誉的。
  那个领头的和尚人特别好,我们走的时候还给了我们5块钱,其实也挺不好意思的,当时我也想再去喊几嗓子,师父呀,师父呀,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呀。但是我和小朱都没有皈依过佛门,也怕亵渎了他们的宗教,所以最后还是没有轻易去喊师父了。
  现在进了寺庙都觉得和尚挺亲切,给香火钱也挺真心的。
  本来没想到会写那么长的,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如果大家觉得不想听了。。我们就换些话题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