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海归的经历)》
第12节

作者: 阿简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林主任看上去有些不悦,慢吞吞地说:“这个嘛,我也正想和你们讲这个问题呢,我们学校是区重点,不光是周边的学生,别的区县,甚至是外省市的学生都来我们学校报名,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压力很大,既要保证教学质量,不能盲目扩大招生,又要对生源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我想你们能够理解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哪一方面不行都会砸了学校的招牌。我们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坚实,学习能力出色,您的孩子我们不了解,但中西方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担心您的孩子在我们学校会感到不适应,如果这样的话,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您说是吧?”

  林主任的意思很明显,并且他也强调赵校长事先也和他沟通过了,这就是学校的意思。
  任谭孟诚夫妇怎么低声下气为女儿争取,林主任都坚持为孩子着想,应为她找个适合她的学校,可是到哪去找适合她的学校呢?
  “他们的意思是不是要我们交钱呢?你们没问他交赞助费可不可以呢?”婆婆说。
  “什么?交钱?”简媛一听就急了,“我们合情合理地上学,凭什么要交钱?”
  “唉,现在学校收赞助费太普遍了。”
  “可我们不是择校啊,也要收?”
  “因为我们是插班生啊,唉,他们要想收理由多的是。”

  和婆婆一席话更让简媛心里堵得难受。
  谭孟诚说:“要交钱还不如上隔壁的这所私立学校,离家也近,省了不少心,明天我就去问问。”
  夫妻俩当晚商量第二天就去仰文学校咨询,仰文学校就是那所私立学校。
  日期:2011-01-05 10:33:12
  第二天上午夫妇俩来到了仰文学校。

  仰文学校和谭孟诚的家只隔了一条马路,简媛对这段距离非常满意,挽着谭孟诚的手臂开心地说:“优禾到这里来读书也不错,省了许多路上的奔波。”谭孟诚说:“谁知道人家收不收呢?”夫妇俩这次来学校没带优禾,担心再被拒绝了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仰文学校的校园,相比三明学校的狭小来说气派得多。正值盛夏,绿植、草坪点缀得学校生机盎然;还有篮球场、足球场和标准的跑道。
  “哟,这校园够气派!”简媛不由得感叹。
  若不是有要紧的事情要办,夫妇俩真想在这花园般的校园里多徜徉一会儿。
  他们按着路标,很容易找到了办公楼,找到了负责接待的老师的办公室。一位年轻、时髦的女老师坐在里面。听了谭孟诚说明来意后,非常热情地说:“谢谢您对我们学校的支持!不过,您的孩子要先参加我们学校的插班考试,我们根据考试情况酌情处理。您准备让孩子参加初一插班考试?好的,您放心,我们学校的教学方式是与国际接轨的,您的孩子会非常适应的。我们插班统一考试时间是八月二十五日上午八点开始,考试科目有数学、语文、英语。如果您带着孩子的照片现在就可以报名,免得再跑一趟了。”

  老师为他们着想,简媛很感激,在钱包里翻出优禾的一张一寸照片交给了这位老师,老师利落地将照片贴在了一张粉色卡片上,又“啪”的一声盖上章,递给简媛说:“这个是准考证,您拿好。考试的时候带着,另外您需要交五十元考试费。”
  简媛迟疑一下,从钱包里拿出了五十元钱。
  简媛和谭孟诚准备离开时,这位女老师又送给他们一个透明的文件袋,“这里面是我们学校的资料,您抽时间看看,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她热情地说。
  相比较林主任的一本正经、冠冕堂皇,谭孟诚和简媛都觉得这个女老师的态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快回家给孩子复习复习吧。”出了校门简媛催促着谭孟诚。

  “后天就考试了,现在复习能有多大成效?”
  “唉,临阵磨枪吧。”
  日期:2011-01-07 09:08:16
  八月二十五日的清早,谭孟诚夫妇带着女儿来到了仰文学校参加考试。学校里已经有了一些家长和学生,而且陆陆续续地还有人来,人是越来越多,眨眼间就聚集成了一大群,这一点完全出乎谭孟诚的预料。
  “怎么这么多人啊?”他低声对简媛说。
  “是啊!唉,我看这次是凶多吉少。”简媛用更低的声音说,心里已经对这次考试不报希望。
  八点钟的时候,三名老师组织学生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进考场。
  简媛拉住女儿最后叮嘱说:“别紧张,尽自己所能吧,爸爸妈妈就在外面等你。”
  看着女儿进了考场,简媛心里再也不能安宁,她和谭孟诚找到椅子坐下来,默然地看着四周。家长们都等在外面,有独自坐着发呆的,有三五个凑在一起聊天的,有漫无目的的溜达的,不管做什么,每个人的脸上无一例外都写着忧虑。
  “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参加考试,怎么插班的也这么多呀?”简媛一筹莫展地说。

  “根据经验,参加初一考试的人应该是最多的,”
  谭孟诚说得没错,简媛更加为女儿担忧,眼看九月一号就到了,若这次考试通不过该怎么办呢?心里慢慢酝酿出怨气。没想到回国后女儿上学倒是成了难题,她十分不甘心,不满地看着谭孟诚说:“我就说过不该回国的!”
  “好了好了,这也算正常,你想插班总得让人家摸摸底细吧。”
  “我不是说不该考试!”简媛气恼地不想再说下去,起身向右侧的一排宣传栏走去。宣传栏里介绍的是学校的几位骨干教师,简媛看得饶有兴趣。
  简媛离开座位后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朝谭孟诚点点头,在孟诚身边一坐下就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问道:“你孩子参加几年级的考试?”
  “初一,你们呢?”
  “也是初一。”
  “嘿嘿,巧了啊,你不是红都人吧?”谭孟诚一时没有分清这男人是哪里的口音。
  “我们是湖南的,湖南衡阳的。”

  “你们那里教育水平不错嘛,干嘛要来红都?”
  “红都嘛,哪个不想来?最好的教育在红都呢。”
  聊了下来,谭孟诚了解到这名男子是做生意的,儿子学习很好,于是他想为儿子的成长做更大投资。“我已经在这学校附近买了房子,就让老婆陪着儿子在红都读书,我们外地的孩子虽然学习好,其他方面就显得傻乎乎的,我要让儿子见见世面。”
  谭孟诚为女儿担忧起来,听这个人说的情况,优禾是竞争不过这人的儿子的,他的忧愁添了一倍。这些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像女儿这种情况的并不多,这些学生都在国内接受了系统教育的,优禾和他们比起来差距可想而知。他不敢把想法告诉简媛,独自忧心如焚地等到十一点,女儿三科都考完了。
  简媛一见到优禾出了考场就奔了过去,忙不迭地问:“考得怎么样?数学有没有不会做的题?语文有作文吗?”
  “好了,”谭孟诚打断了她,“考完就完了,让孩子放松吧,明天就知道结果了。”

  简媛还像再问,看女儿没精打采的样子便住了口。
  日期:2011-01-10 11:02:22
  第二天,他们在家等着学校的电话。过了中午,简媛沉不住气说:“还是我们给学校打过去问问吧。”
  谭孟诚说:“学校说了会打电话通知的,我们就耐心等着吧,那天不是特别说明家长不要打电话问吗,怕他们接待不过来。我们打过去显得没有礼貌。”
  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简媛说:“我不管礼貌不礼貌,我打电话了,再不打人家要下班了。”

  谭孟诚看下时间,老师们确实要下班了,他心里诧异,不是说了打电话通知吗,怎么说话不算数呢?简媛打电话时的神情让他顾不得多想,紧盯着她,就听简媛失望地问道:“啊?为什么?
  一阵沉默,随后是简媛很勉强地说:“谢谢您。”
  谭孟诚一见简媛的表情就明白了答案,可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怎么样?”
  “分数太低,人家不要。”简媛叹口气颓然坐在沙发上。
  谭孟诚垂着头在房间里踱着步,家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终于,谭孟诚的父亲坐不住了,起身说去学校看看,到底成绩有多低。
  “我去,我去,您在家。”谭孟诚拦下父亲,自己出去了。

  谭孟诚去了不大一会儿,阴沉着脸回来了,看着父母和简媛眼睛里的问讯说:“三科都四十多分,这么低的分数,我想再争取都开不了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