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轻松一下,来聊聊老一辈明星吧》
第18节

作者: 大脸撑在小胸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康熙王朝》里,首先细节错误就很多,也就是俗称的硬伤。。
  比如斯琴高娃一口一个“孝庄”地自称自己谥号;还在提起皇太极的时候,说“圣祖托梦给我”——圣祖不是康熙么?不是正给你当孙子么?托神马梦啊?!
  还有康熙的那几个儿子,对着有些个大臣居然也自称“儿臣”??!!!
  还有个状元跟康熙讲“王郎卧冰”的故事,本来王郎只是古代泛称姓王的小伙子,结果那个状元说“从前有个叫王郎的人。。。”
  最离谱就是那个朱三太子,说“当初大明宫破之时,清兵杀光所有人”——直接把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给人间蒸发了。。。

  还有葛尔丹军队的旗上居然写个“葛”??!!!
  。。。。。。
  ——我倒不是说历史剧就得十全十美,问题是这都属于常识范畴,实在错得太低级了,跟“贫妾”有得一拼。。。
  另外,在人物和情节上也全面架空,苏麻拉姑本来是跟孝庄一辈儿的人,被搞成跟康熙一辈儿,好像康熙对她还有点意思。。。还有容妃是乾隆的妃子,也就是康熙的孙媳妇儿。。。蓝齐儿也没有嫁给葛尔丹。。。宝日龙梅那更是。。。

  ——这倒是没什么,为了情节紧凑而演义一下,这在创作上是合理的。。。问题是你这么创作完又说你是“历史正剧”。。。
  当然,说到历史剧,你要说多么真实,那确实也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完全遵照历史,那估计可看性就要大打折扣,我们也不能要求电视剧都拍成纪录片;另一方面,有些历史真不真,本身也有争议,如果在这个问题里较真的话,那别说看电视了,干脆别活了。。。
  但是,即便是不那么符合历史的历史剧,至少也应该懂常识吧???
  要仔细说起来,其实大家一致好评的《雍正王朝》也不见得就多么符合历史——当然比《康熙王朝》是好多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观众去骂《雍正王朝》捏???

  ——因为《雍正王朝》尽管不那么符合历史,但是它符合逻辑;而《康熙王朝》连逻辑都不符合!!!
  就算你生造了容妃这个人物,你干嘛叫她去跪在两军阵前大哭大叫?干嘛叫康熙罚她去刷马桶?最后还一帮人殉葬?这些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合逻辑的事情。。。
  其实吧,《康熙王朝》的拍法,就是奔着个人传奇的路子走的,就像武侠小说一样,怎么high怎么来——当然这是会更好看,传奇往往是符合大家看电视剧的心理需要的;而且它那种硬生生框出来的几段式剧情发展,也更适应观众看电视时情绪的张弛。。。
  我真的并不反对历史题材的东西,拍成传奇剧、武侠剧甚至是闹剧、恶搞剧。。。
  但是我觉得既然你是这个路子,那就不要说自己是历史剧,向琼瑶奶奶学学人家的诚意,不要老是这么端着,迎合市场也可以大方坦率点么,何必这么矫情?!
日期:2011-02-17 17:14:55

  另外,《雍正王朝》屡屡用来跟《康熙王朝》比较,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雍正王朝》当年可以说是横空出世、万人空巷,带动了之后帝王剧的大火特火,而且说实话我认为到现在也没有被超越。。。《康熙王朝》是跟着上马的,拿来比是必然的。
  ——况且它们还是父子关系。。。。。。。
  从表演风格上来说,《雍》的认可度比《康》高的多,雍正里两个主角,焦晃演的康熙和唐国强演的雍正,都是比较收的风格,不动声色而又入木三分,在这部戏中的表演登峰造极;而相比较起来,陈道明和斯琴高娃尽管也很打动人,但是演戏的痕迹太重,看多了有点慎得慌。

  从细节上来说,我前面也说了,《雍》没那么多硬伤,尽管也做了改编,但是逻辑上是合理的。
  从情节上来说,《雍》更加平实而丰富,很多地方惊心动魄但是不露痕迹,但是《康》的情节设置经常是很刻意的,为了戏剧矛盾而矛盾,很多都是套路。
  。。。。。。
  其实这些也都还麻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雍》的立意比《康》高出不止一点半点来,根本不是一个境界的!!!
  《雍》带有很强的借古讽今的意味,比如反XX;而且由于导演胡玫的一贯立场,这部片子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对当时已经那啥了的 朱 镕 基 的致敬之作。
  一部好的、动人的片子,是不可能脱离时代的,也许你今天看它觉得soso,但是当年它出现的时候,态度是很明显的,而且也引发了很多共勉,这也是它被很多人称道的原因之一。
  ——尽管后半部里,雍正也摇身一变成了鞠躬尽瘁的焦裕禄。。。
  相比起来,《康》就太大鸣大放、歌功颂德了,看的时候轰轰烈烈情绪激动,看完以后想想神马也没剩下,也就是主旋律而已。。。当然这种问题也没法说太细。。况且朱大编剧一向就是很肉麻的人。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一切历史剧也都是当代剧,《雍》《康》两部戏的现实意义到底怎么样,谁在迎合什么,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