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5-26 16:46:38
(四十一)
我曾经问黄大哥,“谋变”、“借力”、“执著”这三种生存智慧,哪种智慧更重要些。
黄大哥说,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天分来制定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奋斗,“执著”地追求,决不能放弃。而在奋斗、追求过程中,就要着重运用“谋变”、“借力”这两种智慧,以促成人生目标的早日实现。一句话,“执著”体现的是一种意志;“谋变”体现的是一种思维;而“借力”体现的是一种行动。
黄大哥这一番话,使我对这三种智慧的认识清晰了许多,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有所侧重。
黄大哥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小徐,你观察到吗?“谋变”、“借力”、“执著”这三种智慧,前后两种单靠自己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惟独“借力”这种智慧,则需要他人来配合。他人倘若不愿意帮助你,即便他有无穷大的能量,你也无法借助。所以,如何“借力”,如何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助你,这里面有很高深的学问。
鉴于此,在接下来的两章里,我想结合黄大哥的思想,重点讨论一下“借力”(让别人帮助自己)这种智慧。
请允许我先介绍一种特殊的合作行为:互酬。
美国生物学家杰拉尔德?威尔金森曾经对昼伏夜出的吸血蝙蝠进行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他发现这种动物主要靠吸食牛、马等家畜的血液为生,它们白天栖息在树洞中,一到晚上就外出搜寻猎物。它们锁定猎物后,由于要花费很长时间(约20分钟)才能在猎物身上咬出创口,舔食流出来的血,并且,受到攻击的家畜在刺痛中也常常在地上翻滚或将它们踢开,因此这些蝙蝠往往忙了一整夜仍然空腹而归,食物来源极不稳定。威尔金森博士作过计算,如果一只吸血蝙蝠连续60个小时没有吸到动物的血,它就会因饥饿很快死亡。不过,幸运的是,某只蝙蝠一旦有机会,就会饱餐一顿,然后飞回巢穴回涌一些出来让其它的同伴分享。到了下一次,同伴饱餐一顿时,也会回涌一些让这只蝙蝠分享。整个蝙蝠群体就靠着这种互相帮扶的“互酬”潇洒地生存着。
因此,所谓的“互酬”,顾名思义就是互相酬报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现在我需要你,你先帮助我;以后你需要我时,我再回报你——这就是“互酬”。
“互酬”行为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合作行为,它与一般的合作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合作行为,通常都是你出一份力,我出一份力,大家共同去完成某件事,然后再一起分享合作成果;即是说,你一定要耗费某些生存资源,付出某些代价,才能够获得收益(要先付出,然后才有收益,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互酬性”合作行为则不同,你可以先得到收益,然后再付出,前后顺序可以颠倒。
这种先得到,后付出的顺序的“颠倒”,对于人的生存意义重大。因为,人总有陷入生存困境的时候,人在困境时,生存资源往往是消耗殆尽的,就好比陷在泥潭中,自己无力自拔,一定要借助外力,才能够跳出困境。而朋友(包括权贵们)的帮助,恰恰就在于关键的时候能够拉你一把。有了这一把,你就可以跳出泥潭;没有这一把,你将越陷越深,湮没于泥潭中。偏偏朋友拉这一把,是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代价的,这对于你的生存是不是意义重大呢?
千古名相管仲就充分享受到了这种好处。《史记》里记载了他与鲍叔牙很多故事,他早年很贫困,常常陷入到生存的泥潭中,恰恰是鲍叔牙伸出援助之手,才把他拉出泥潭。并且,不仅仅拉一次,而是经常拉,一而再、再而三地拉!可以这么说,倘若得不到鲍叔牙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管仲必定是默默无闻,埋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哪还会有后来叱诧风云、建立了不朽功勋的管仲呢?
最奇妙的是,管仲得到如此大的帮助,却不需要消耗他任何生存资源,他当时几乎不用为鲍叔牙付出什么,就得到了鲍叔牙自始至终的无微不至的帮助,这对于他的生存是不是意义重大呢?
好了,现在讨论进入主题——朋友(包括权贵们)凭什么要帮助你?他为什么要拉你这一把?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有人就会不假思索地说:“自然是凭交情啰!”的确,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凭交情来帮助朋友的。近几年在社会上风靡一时的“情商”,就是引导人们如何与朋友建立交情的。某些“成功学”的高人,甚至还提出了情商比智商重要的观点。但黄大哥发现,生活中人们凭“交情”帮朋友的时候,一般仅限于日常事务,并且在帮助的同时,还订立了一个原则:以不损害自身利益为前提。譬如,你要办某件事情,你朋友刚好有门路,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一般都会很热心地凭交情去帮助你。他帮助你时,不仅他的“门路”越走越熟,你还欠了他的人情,这算盘不管怎么打,对他都是合算的。可一旦让他“割肉”,也就是一定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或者冒其他风险)才能帮你的话,“交情”恐怕就不起作用了,“情商”也派不上用场了。社会上抱有这种原则的人是很多很多的,你周围若有这样的朋友,你能够责怪他吗?
管仲与鲍叔牙有没有交情?肯定有交情。《史记》里明确记载:“(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证明俩人从小就交上朋友了。问题是,鲍叔牙少时应该不止管仲一个朋友吧?交情好的朋友,除了管仲,应该还有其他人吧?鲍叔牙如果道德高尚,宽宏大度,除了帮助管仲以外,应该还会帮助其他朋友吧?奇怪的是,为什么史书只记载他帮助管仲一人,而没有帮助其他人的记载呢?相反,史书记载,鲍叔牙对管仲的帮助还引起了周边朋友的妒忌!
是不是鲍叔牙与管仲的交情太深了,以至于抽不出身来帮助其他朋友呢?
我要说,不管交情有多深,你其他人都不帮,死抱着一根筋去帮一个人,这算哪门子事呀!
这只能说明,鲍叔牙不是傻大帽,他不是哪位朋友有困难都去帮助的,他只帮助精心挑选过的朋友!这更符合他的性格特征(要知道,在史书上,鲍叔牙并不是温和谦让、充满爱心的人,而是眼睛揉不进沙子,嫉恶如仇的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