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挨着的加拿大 -- 你所不知道的国外生活》
第31节

作者: yrcrab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29 12:14:14

  加拿大的原住民没有像美国那样死的比较绝,但是也不多,大概100多万,基本都在西部四省。原住民比较多的省份就是SK和MB,这里说的不是数量而是比例,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会经常见到原住民,而原住民的势力也比较大。但事实上原住民的自治或是政治组织发展最好的是BC,和经济发达程度以及经济类型都有关系。
  加拿大原住民一般说有两到三大类,比较常见的是First Nation,这个因为占绝大多数,所以基本上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经常就把他等同于原住民的称谓了,但事实上还有起码一大分支叫Métis,这些人是早期的混血儿后代,所以和第一大分支之间矛盾很深,属于地位很微妙的。另外就是大名鼎鼎的因纽特人,这一支系因为数量已经很少又多数生活在领地和保留地中,所以影响不大。而其实因为如同非洲的部落一样,原住民自己也有原来部族的划分,所以他们并不赞同这种洋人的分类法,这一方面提升了原住民的自治运动,一方面也因为互相内耗削弱了这一团结的力量。所以现在原住民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倾向,而在西部四省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日期:2011-01-30 14:15:46

  68.牧师和传销一样的定额及拉人入教
  一般的天主教主要是靠家庭传统和社区活动吸引教徒,而新教则会更积极的发展下线,虽然不会如摩门和耶和华见证人那么离谱,但是方式有时也有些相似。比如,劝说了某长辈加入教会并且受洗的路德派华人教堂的H牧师就是如此。初来乍到的华人新移民未免都有对环境的不熟悉和很强的孤独感,于是教会就有了发挥空间。靠着介绍和举办餐会等活动让这些新移民进入教堂,然后就会以帮你找工作为名拴住你,而这些教会手里都会有那么10来份工作的机会,当然都是劳动性工作,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已是可遇不可求的了,等到你干了6个月,教会也加入了,就会把你解雇再拿这个工作去吊其他人,我们这里当然没那么阴险,但是以归属感和互助为诱饵还是有很多人因此入教。加拿大的神职人员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所以这位H牧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炒股,而且大发其财。当然,每年上级教会会给她若干指标,也就是发展的下线人数,不会很多,一般有两个人能受洗就算完成任务了。于是其另外的工作就是给可能的“客户”打电话,约时间去讲经,主持周日的教会活动,策动下线再去发展新人。总之这套网络和传销也并无二致,激励办法甚至也相似,加上免税的诱惑和没那么严格的清规戒律,有时候真的有些怀疑学神学的动机是否纯正。

日期:2011-02-02 16:40:29

  69.加拿大的庙
  有亚洲人就有佛教徒,有佛教徒就有庙。最早在加拿大看到庙是在温哥华。温哥华不愧是华人扎堆的地方,某日因为坐公车下错了一站而在陌生的地区游荡时,忽然发现一座建筑物的门口放了一尊大肚弥勒,仔细一看,这座并不出奇的建筑牌子上写着“天恩弥勒佛院”,算是中西结合的标题吧。如果不是门前的这尊塑像,还真看不出这里与一般的商业建筑有任何不同。而往前走了没多远就看见另一座庙,有了前面的经验,这次留意了一下,不然也是极容易错过。这个庙的名字记不住了,不过可以看到是有院子的,可能上一处比较重修行,这一处比较重参拜,所以气氛上仿佛有些庙宇的感觉,但仍是平常的很的建筑,如果不多加留意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我所在的城市也有庙,这还是某朋友告诉我的。我虽然不信宗教,但每次还是与他们愿意拜佛的人去看看,我是只看不拜,而多数友人是只拜不看。大概是对于宗教研究的比较多,我看佛学不拜佛教也许就是此理,对于其他宗教也基本是这个态度。以我的眼光看,这个小庙建的很不错。外表仍是没什么出奇,在一个不太喧闹的街边,一座不大不小的房子,不过正门并不对着大路,而是对着一条侧面小道,所以不绕一下是看不到庙的正面的。而这个庙只有正面才比较有气氛,中国飞檐式的装饰,陪着有些寺庙气氛的大门,由于这座庙是越南人开办,所以匾额上除了中文还有越南的拼音文字。而大门一般是不开的,进去都走后门。这座寺庙只有周日对一般信徒开放,中午还会提供免费的素斋,但大多数人就是来烧香磕头。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讲经,当然是用越南话讲,怎么听都觉得像是粤语和闽南话的合体,遇到这种时候就要无聊的等着,因为朋友基本是不上香不罢休的。地下室是饭厅,也就是吃斋饭的地方,二楼是佛堂,一进门的楼梯就有红地毯,故此进门就脱鞋。二楼上去先是一个小房间,供着达摩像和一些信徒的照片,还有香炉是取香、点香的地方。旁边有几柜子的经书,但是没有中文的。小房间与大佛堂旁边有一个小空间,放着一个桌子和签筒,可以在这里求签,好像这算是汉传佛教特有的传统,应该是受了道教影响。而大佛堂足有60平米,讲经时坐个四五十人不成问题。正中央供着释迦摩尼佛,旁边是观音和地藏菩萨,从造像风格看是典型的南传佛教。佛教大致可分为北传佛教也就是汉传佛教,进入中原后与本土的道教多有融合,并经高丽传入日本。另外一支是藏传佛教,与当地苯教结合,成为密宗佛教。而由尼泊尔印度本土向南的一支就是南传佛教,如今的东南亚和海南岛都是这一支,其佛学理论和宗教结构与造像都与中原的北传佛教有很大区别。不过我的来拜佛的朋友们既不懂这些也没什么兴趣,中国人讲临时抱佛脚,其实就是讨个心安而已。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不过这些拜佛的人多数仍是觉得酒肉比佛祖来的实在,大概只有磕头的片刻佛祖是在心中的吧。既然烧了香、磕了头,多数还会捐点功德。某君都已经没钱吃饭了,却还是咬着牙捐上5块钱,不知祈祷何事。有些人是要回国时来拜一下,祈祷旅途平安,有些是考试后来拜,但愿成绩及格,有些人每周都去,帮助香火,但几乎所有人都为宗教而去,鲜有思考佛理者,故此应该说仍是国人方便主义世俗化的延伸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