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张守节曰:“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庚属金,肺属金;三伏之日,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慢性疾患的最佳时机。这三伏贴可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发病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道理我都懂,但我从小身体强健,也不记得有什么冬季疾患。
“这是贴来治什么的?”我问老板。
“扶正祛邪。”老板难道的惜字如金。说道惜字如金,之前的梦境又浮现出来了。特别是第二个梦,那个梦在发烧之前我根本没有印象。而现在,即使是梦醒之后,各种细节也是历历在目。那真的是梦吗?
老板看我呆呆的坐着,有些着急。
“听话趴下,不然药效就过去了。”老板拍了拍我的脊梁,“这样吧,你要是好好的听话敷完药贴,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听。”
这话怎么听怎么像幼儿园阿姨在哄小孩,但我还是按照老板说的话,低头趴好。
“那么我就来说一个饺子的故事罢。”
日期:2011-7-18 20:56:00
对于传统的北方人家,饺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对家境贫寒的人家,逢年过节也一定要做盘饺子。不少传统相声段子,也是跟着必吃不可的饺子有关,虽说都是拿穷人家故事打趣的笑话段子,但这笑语里取透着泪。
在段子里,这些故事一笑便过,但对于现实中的家庭而言,就不会这样轻巧。
其中,华子家就是贫苦人家的典型。
华子的双亲原本都在小城里的国有企业供职,两人兢兢业业的风险了一辈子,倒头来,随着经济风向的改变,却被革除了工作岗位。二人年时都是不惑之年,又没有熟识的关系可走。而华子又在上学,正是要大把用钱的年纪,无奈之下,华子爹四处请托,找了个门卫的伙计,华子娘则找了个清洁卫生的岗位。每月挣的不多,好歹还是能糊口。但是每月这工资,除了水电煤气,还要为华子将来大学一笔笔的攒下,能支出的就也不多。
华子一家每晚都自己做了便当,中午拿去或单位或带去学校,也是省了几个外餐钱。但即使是家里自制的便当,华子娘也不敢太过破费。常是早起去菜场,一直磨叽到菜市收摊,才捡着便宜买些萝卜白菜,回家加点油盐烧了就做一餐。时间久了,正在发育期间的华子也常是面有菜色。华子娘看着儿子如此可怜,也常常暗自落泪自责。
每看到娘暗自伤心,华子总是安慰娘,说是古人也知道“肉食者鄙”,吃肉多了脑筋反倒是不灵光。知道这是儿子安慰自己的话,华子娘表面是摸干泪水,内心却更加自悔,怎么能因为自家贫苦而委屈了这个好孩子。
华子不仅孝顺听话,也是成绩也是优异。家中虽然贫寒,墙上却也挂满了各种奖状。
华子今年就高三了,转过年来就又是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的高考,其他人家天天想着花样给孩子们补营养,而华子依然是一盒素菜就馒头。
这年过年,华子娘想想,是在是不能然孩子再委屈了,怎么说,过年,也要有个年味,于是就提着篮子,进了市场。
“等一下,”我打断老板,“是不是那个当妈的,因为没有钱,就想趁肉摊的老板不注意,从肉摊上偷了一小块肉,然后被老板发现了?”
“哦,你听过这个故事?”
我点头,这个故事从小时候就听我妈讲过,虽然人名模糊了,但是大体的剧情还是记得的。
华子娘从偷肉被屠户抓了个现行,屠户当街骂的华子娘抬不起头来。
而周围围观的人群里,有个人正是华子家的邻居,知道华子家确实穷的可怜。就拉着屠户,把华子家的事情当众的讲了出来。
所有人知道之后,都为之动容。屠户二话不说,从摊子上取来自家准备过年的精肉,塞给了华子娘,又告诉她,只要是华子想吃肉,随时可以来他家的肉摊取,分文不用。
华子娘低头接过肉,跟老板鞠了个大躬,就匆匆转身回了家。
她回家之后,什么也没说,用这些肉包了香喷喷的饺子,三口之家吃的开开心心。而当晚,邻居就听到有人呼救的声音,赶紧打了电话叫来丨警丨察。等开门一看,就发现一家三口都已经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的昏死过去。
后来才猜想到,华子娘那天被逮了现行,又被邻居说出了家事。回家路上越发觉得羞愧,最后干脆在饺子里包上了毒鼠强,全家在饱餐了一顿之后,同赴黄泉。
这在正是当时大批国企裁员下岗时盛传的故事,“我还记得,传说最后一家人都死了。”
“这个可不是传说啊,”老板刚好敷完最后一贴,示意我已经可以起身了。“这个可是有据可查的事情,我还记得,这事情当初上过不少报纸。
虽说报上和坊间都传说全家都中毒,但实际上这家是有人活下来的。”
日期:2011-7-18 20:58:00
“华子娘回家闷不作声的煮好饺子端上桌之后,华子毕竟是小孩心性,看到人,便忙不迭的送下筷子,华子娘也是陪儿子吃了不少。倒是华子爹,刚刚回家的时候就追问,这是从哪里买得的肉,华子娘告诉他是好心人给的。听着这话,即使是热腾腾的饺子,华子爹也没心情下箸。心想自己人生在世这些年,落到如今,吃顿饺子还要靠别人施舍来的肉。越想越添堵,整顿饭也没什么胃口,又见他娘俩吃的欢,于是只夹了几个下肚。
待到饭后觉得头晕恶心时,就看到母子二人早已倒在地上没了声息。华子爹强撑着喊了几声救命,也就昏死过去。等到被医院救醒,才知道三口之家已经只余自己孤身。”
“接下来呢?”我套好T恤,背上贴了膏药的地方火辣辣的疼。
“华子爹中年丧妻又亡子,就在老家睹物思人,越发的难过。便买了家产,从北方老家一路向南漂泊。”
我坐到了饭桌旁,老板拿过了醋碟和筷子。
高烧又加昏睡,现在我的肚子已经饿的咕噜直叫。即使刚刚讲的是毒饺子的故事,但是眼前这两碗皮薄馅大隐隐透出肉色的饺子,还是引的我口水直流。
“唉,想想那时的人,也真是可怜。”草草的回应了一下,现在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这两碗饺子上,我伸出筷子就夹了一个。“好吃!”我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好吃吗?这管理员的饺子可是有秘方的,”看我吃的开心,老板的眼睛又眯成了月牙状,“但说这油,就要在用油泡葱花,泡上一天,转天包饺子的时候再用它们绞陷。因为油里边已经侵入了足够的葱香味,吃起来味道可就不同一般了。”
“真没想到,楼下的大爷还有这么一手。” 果然是馅料异常的香美,我吃的口滑。不一会功夫,我这碗就吃进去大半。
“那位大爷,每年逢了寒暑假的节气,都要给独自留在宿舍过节的学生们送点饺子的,”老板依然没下箸,只是眼看我的碗里饺子一个个吃光,
“之前和他聊天,才知道,原来他在北方住的时候,家里是穷到吃不起肉。有个独子,聪明伶俐,也只能跟着受穷。某年,好不容易让孩子他妈找了点肉,全家高高兴兴吃完一顿饺子,当晚,孩子和老婆就因为食物中毒,留下他一个人走了。”
听到这里,我僵硬了一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